張毅君:能被海外市場接受的中國遊戲一定是精品
中國網11月20日訊(記者 張芃芃)日前,第三屆國際傳播同濟論壇在上海成功召開。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第一副理事長張毅君在會上表示,中國遊戲産品的海外熱銷,既是中國文化産業利用新技術創新發展的成果,更彰顯了中華文明的巨大魅力。會後,針對中國遊戲“出海”的格局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國際傳播機遇等問題,中國網記者對他做了專訪。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海外亮眼表現源自厚積薄發
在專訪中,張毅君首先澄清了一個可能存在的誤區:中國遊戲“出海”並不是“為了出海而出海”,而是厚積薄發的産物。他表示,電子遊戲具有高度市場化的機制,只有人們真正喜歡,市場才能接受,才能成長和壯大。同時,遊戲這一沉浸式文化産品的特性決定了只要略有瑕疵,例如技術上的卡頓等,玩家就會予以苛刻的負面評價。因此,中國遊戲在海外取得的成功可以視作對中國遊戲的一種肯定。
張毅君表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中國市場也是遊戲市場的試驗場,經過中國市場的檢驗並被中國消費者認可的遊戲,“走出去”成功的概率是相當高的。“凡是能走出去並被海外市場接受的遊戲産品一定是精品,代表了中國遊戲的思想精深、藝術精湛、故事精彩、製作精良。”張毅君認為,“産品能夠被接受,一定是精益求精、完善再完善的結果。”
談到中國遊戲“出海”的現狀,張毅君給出了這樣一組數字:2023年,全球遊戲市場規模為1680億美元,同期中國自主研發遊戲在海外市場實際銷售收入為163億美元,僅海外營收一項就達全球遊戲市場營收總規模的近10%;在美、德、英、日、韓全球五大主要海外移動遊戲市場流水TOP 100産品中,國産移動遊戲均佔30%以上份額。這足以説明,中國遊戲在國際市場上蓬勃向上的生命力,同時也彰顯了中國文化軟實力在全球範圍內的影響和認同。
愈講愈深,常講常新:傳統文化寶藏資源深不見底
隨著中國遊戲一起走出國門的還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張毅君舉例説明瞭日前全球火爆的單機遊戲《黑神話·悟空》,“《西遊記》的故事講了很多年,但是這個遊戲又講出了新意,挖掘出更深層次的文化內涵,現在不僅被海外玩家接受了,還引起整個行業的轟動,對國內的遊戲廠商是很大的啟迪。”張毅君認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故事常講常新,就看從什麼角度挖掘,中國有數千年的文化積澱,裏面的寶藏值得一挖再挖。
張毅君表示,遊戲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國際傳播中具有兩大優勢。其一是具有潛移默化的特性,能使文化元素自然地融入劇情與玩法中,摒除了生硬宣傳。例如在《黑神話·悟空》中,《西遊記》的故事背景與通關要求相關,這促使海外玩家對原著內容進行檢索學習,又進一步在學習過程中被中國神話的魅力和其中蘊含的哲思哲理所感染。其二是在跨文化傳播中,遊戲媒介的“文化折扣”較少,因其具有沉浸、直觀的體驗形式,並且對語言要求不高,各類型遊戲玩法共通,容易理解和上手,因此能夠自然而然地為玩家所接受,實現更廣泛文化傳播的目標。
張毅君提到,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發佈的《國産網路遊戲“走出去”情況調研》報告顯示,對比沒有玩過中國遊戲的普通民眾,國産遊戲的海外用戶,對中國國家形象的正向評價整體高出20%以上。這正驗證了遊戲媒介強大的文化傳播能力。
採訪最後,張毅君表示,目前國內遊戲市場競爭激烈趨於飽和,走向海外已經成為行業整體的戰略共識。當前,中國遊戲“出海”的態勢只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未來前景十分廣闊。中國遊戲企業要發揮自身優勢,讓更多精品遊戲“走出去”,滿足國際消費者的需求,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數字時代持續煥發出勃勃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