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徐州:賡續中華文明,讓兩漢文化“活”起來
歷史文化遺産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基因和血脈,也為每一座古城打下了鮮明的烙印。作為兩漢文化的發源地和集萃地,徐州眾多的文化勝跡、豐富的考古成果、深厚的文化底蘊,吸引著越來越多人前來一睹彭城風華,千年古城掀起文旅熱潮。
如何保護、傳承、活化利用好歷史文化遺産,留住中華文明的根與魂,讓千年文脈薪火相傳?近日,徐州市兩漢文化學術交流會在徐州市博物館學術報告廳舉行,50多位專家學者帶著文史新觀點、考古新發現前來,共同研討兩漢文化研究熱點話題,為助推文化賦能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獻策。
碰撞思想火花
“漢家陵闕起秋風,禾黍滿關中。”縱使往事越千年,在元代詞人薩都剌這首《木蘭花慢·彭城懷古》中,依然能夠窺見巍巍四百年大漢王朝的萬千氣象。
徐州漢代楚王墓群目前已出土十余座規格較高、規模較大的漢墓,然而墓主、年代、排序問題一直是考古界備受關注的議題。
早在2013年,徐州市文物保護和考古研究所所長劉照建就在《考古學報》上發表了《徐州西漢早期楚王墓的序列、墓主及相關問題》一文,指出了獅子山楚王墓墓主應為第一代楚元王劉交。
此次交流會上,徐州戶部山歷史文化街區明清建築保護中心主任李春雷闡釋了不同觀點。他從漢墓出土的錢幣變化,得出北洞山楚王墓墓主為第一代楚王劉交、獅子山楚王墓墓主為第二代楚王劉郢的推論。徐州漢兵馬俑博物館館長葛明宇認為,獅子山楚王陵出土的“元園”銘文銅器作為判定墓主為劉交的依據並不成立,他還提出北洞山楚王墓的墓葬年代,早于獅子山楚王陵。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滿園春。此次參與研討的考古專家,有業界“大咖”,亦有學界“新秀”,在這場思想的“交鋒”中,能夠感受到他們對於學術的敬畏之心,以及保護和傳承好歷史文化遺産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
徐州漢楚王墓群的考古進展不斷“更新”,正是考古人一代代接續奮鬥,不斷通過發掘、研究和保護工作,為更好賡續中華文明提供借鑒。
傳承文化根脈
徐州是劉邦故里,兩漢四百年間,留下了豐厚的漢代文化遺存,專家學者研究的腳步也從未停歇。
本次學術交流會,共收集與徐州兩漢考古、文史、文化研究相關的論文20余篇,內容涉及陵園建造、皇家建築、徐州玉雕、漢畫藝術、鐵甲胄考古等多領域,繪就兩漢文化濃墨重彩的燦爛星河。
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産保護傳承,提高文物研究闡釋和展示傳播水準,才能讓文物真正活起來。前不久在巴黎盧浮宮第三十四屆ART SHOPPING當代國際藝術博覽會上,江蘇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顧穎攜帶6幅漢畫像主題作品受邀參展,其中一幅《水上雲臺》被收錄于《盧浮宮畫冊》。當傳統中國畫的卷軸緩緩展開,色彩絢麗的朱雀祥雲、遊魚細石、水榭樓臺讓徐州漢畫藝術穿越國界、跨越時空,釋放出中華傳統文化的無限魅力。
星斗遺存,文脈綿長。在百家爭鳴的熠熠“星”光中,徐州不斷完善漢文化學術體系,為傳承歷史文化根脈、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提供基礎性支撐。
徐州市兩漢文化研究會會長李君超説:“徐州擁有得天獨厚的文化資源和研究條件,著重挖掘兩漢文化的思想內涵和時代價值。兩漢文化研究工作空間廣闊,意義深遠。”徐州市社科聯主席苗加清説。“我們熱情鼓勵有創意、有新意的專家學者出精品、出名著,也希望能夠指導、引導廣大漢文化愛好者積極創新,培養漢文化研究領域的一代新人,讓漢文化傳承有序,後繼有人。”
近年來,文旅市場升溫,激活消費新引擎。徐州這座承載著楚韻漢風的古城也掀起“文博遊”熱潮。江蘇省智慧文旅平臺數據顯示,今年國慶假期,徐州A級景區共接待遊客331.91萬人次,全市旅遊總接待人數和文旅消費規模均列全省第四位。
交流會上,許多專家也表達了對於文旅深度融合發展的思考。彭城民間藝術館副館長周莊和徐州博物館社會服務部主任杜益華認為,要通過“節慶+非遺”的模式,打造漢文化活動新亮點,從而吸引更多青少年關注。“要聚力高品質政策設定、多維度優化服務、多領域産業發展、全方位傳播宣介,不斷推動漢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江蘇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國際交流中心副主任楊修紅説。
高品質文旅融合併非簡單的産業疊加,而是在全面保護好歷史文化遺産的基礎上,進行統籌推進、系統考量。事實上,徐州近年來不斷積極整合資源,將漢文化基因融入城市肌理建設,謀劃文旅融合“一盤棋”,力爭建設世界級漢文化傳承地和旅遊目的地。
歷史跫音不絕,文明輝光日新。一場文化交流活動,是思想的碰撞,是文化的傳承,也積蓄起前行路上的力量。更好地展示兩漢文化,持續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也是徐州當地文旅部門孜孜以求的目標。徐州市文廣旅局副局長張偉表示。“在未來的文旅事業和産業發展中,期待與專家學者加強交流與合作,共同為傳承和弘揚兩漢文化貢獻智慧和力量。”(劉涵 朱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