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如何大於“3”? 銀光集團“三結合”改善模式激活員工創新“小宇宙”
臨近年終歲尾,走進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北化研究院集團甘肅銀光化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現代化的生産線,一台臺高精密的智慧設備正在自動運轉,幾輛智慧搬運小車正沿著磁條導航系統精準“送貨”,員工們坐在視頻監控操作臺旁,全神貫注地盯著螢幕,不時通過對講機下達指令……一幅緊張有序、忙而不亂的四季度奮戰圖,無不透露著近年來銀光集團以數字賦能,大力實施員工創新改善,推進生産線智慧化建設帶來的紅利。
今年榮獲中央企業勞動模範稱號的銀光集團員工楊得斌分享時説道,“得益於‘三結合’改善團隊的模式,我們實施了大量一線員工的合理化建議,智慧搬運小車就是其中的代表,不僅減輕了員工的勞動強度,又提升了本質化安全程度和生産效率,讓從前人工‘肩挑背扛搞生産’傳統生産方式成為歷史。”
機制調動熱情,建議凝結智慧
近年來,銀光集團充分挖掘員工中蘊藏的創新精神,將合理化建議平臺打造為發揮員工聰明才智、實現價值和提升成就感的有效平臺。為了進一步調動全員參與熱情,銀光集團在170余個基層班組成立由一線員工、技術人員、管理人員組成的“三結合”改善團隊,以問題為導向,由崗位員工提出建議,再以聯、幫、帶的形式,由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加以完善、推動實施,進而發揮各層級人員優勢,引導、激勵員工立足崗位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全集團合理化建議參與率、採納率、實施率有了大幅提升。
“‘三結合’改善團隊,既能讓一線員工的好想法得以實施、改善,又能讓建議得到昇華、實現更大的價值,真是一舉兩得。”今年榮獲銀光集團合理化建議“三結合”優秀改善團隊之稱的“銀豐夢之隊”團隊成員坦言,通過實施合理化建議讓他們有了收穫感,更有成就感。
去年,該團隊實施了員工提出的“關於更改機械密封冷卻沖洗方式”的建議,憑藉團隊成員多年來對設備維修的豐富經驗,他們查詢資料、反覆驗證,創新性地改良了沖洗方式,減少了維修頻次,節創價值20余萬元,團隊成員也獲得了1600余元的節創價值兌現獎勵。他們還相繼實施了“提升反應釜穩定性研究”“優化設備傳動結構運轉形式”等系列改善課題,持續提升設備運作效率,相關課題還獲得兵器行業年度QC成果一等獎。
“如何激勵廣大員工持續地參與合理化建設工作,關鍵要建立一套好的機制。”銀光集團工會副主席、黨群工作部部長董時釗介紹説。“‘三結合’改善模式的應運而生,既尊重一線員工的首創精神,又能讓技術人員、管理人員立足崗位實際,發揮自身專業優勢,讓管理、技術和一線生産三個維度環環相扣、職責清晰、協同推進,讓一線的‘金點子’含金量更高。”
銀光集團不斷完善合理化建議工作機制,建立相應的評價、激勵、保障和推進,並自主開發合理化建議管理資訊系統,覆蓋到每名員工,實現從提交、評審、獎勵、實施的全流程閉環管理。今年前10個月,銀光集團各崗位員工累計提交50087條,實施42389條,累計節創價值976萬餘元。
創新源於需求,改善體現關愛
銀光集團PVC生産線包裝機自2009年産線投運以來,10多年的運作,讓當年最先進的“自動包裝線”跟不上時代的新需求,不僅零部件老化、故障頻發、現場有粉塵,而且稱量系統精度不高,需要每班專門配備4名員工手動復稱。崗位員工每天都要戴上密實的防塵口罩進行包裝袋送袋、人工縫紉、補重分袋等80次的頻繁操作。
“啥時候能讓包裝機也與時俱進?”崗位員工的辛苦讓車間技術員王英濤看在眼裏,急在心裏。他把解決員工的現實需求作為自己創新改善和技術攻關的動力,通過前期調研、設備評價、工藝驗證,在今年檢修期間,通過“三結合”改善團隊的集智攻關,成功實施了包裝機改造項目。
“大大地解放了雙手,現場作業環境明顯清潔了!”崗位員工交口稱讚。
“一個包裝袋節省4毛錢,一個班就能節省2000多塊,這是我們為企業節本降效的具體舉措,而且,新的PE卷膜袋可以回收利用,更加環保。”王英濤算了一筆賬。
“一線員工發現問題、技術人員主動攻關、單位搭建平臺,‘三結合’改善團隊管理模式幫助一線員工解決實際問題,也是我們黨總支關懷員工、尊重創新、團隊協作、成就員工的體現。”聚銀公司PVC廠黨總支副書記、副廠長汪東説。
今年以來,銀光集團加強黨建帶工建,將“三結合”改善團隊模式與“黨員創新工程”“黨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等黨建品牌結合起來,賦予其新的內涵,讓“三結合”改善團隊模式不僅局限于合理化建議實施過程中,更滲透到企業安全管理、工藝創新、項目建設等方方面面。每一個“三結合”改善團隊都是基層員工集體智慧的力量,每一次小小的改善都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從優化工藝流程到提高工作效率,從降本增效到環境改善,“三結合”改善團隊模式的良好效應持續在一線閃光,節創效益也正在源源不斷地從一線産出,實現了1+1+1>3的倍增效應,成為推進銀光集團高品質發展的一股澎湃力量。(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北化研究院集團甘肅銀光化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供稿)
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