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司75載丨勇做“拓荒者”,國壽壽險新時代交新答卷
器大者聲必閎,志高者意必遠。
與共和國同庚的中國人壽,在國內人身保險業拓荒的年代,扮演著領頭羊的角色,參與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建設、承保重大項目、促進社會發展繁榮,成為保險業服務國家戰略的生動樣本。
隨著保險業踏上高品質發展的新征程,行銷體制改革、人才梯隊建設等已拉開大幕,這家頭部險企還在奮筆書寫踐行國家戰略的“示範答卷”。
國壽強國夢
回望新中國成立75年以來的保險史,可謂在曲折中前行。
1949年,中國人民保險公司成立,標誌著新中國保險業的起點。由於歷史原因,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裏,保險業發展緩慢,直到1978年改革開放後才迎來真正的春天。有行業人士曾表示,從保險職能看,“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一個經濟強國必有一個發達的保險市場做後盾”。1979年-2001年,我國保險市場經濟初步形成;2002年至今,保險業迎來騰飛階段。
中國人民保險公司,即中國人壽的前身。作為國內最早經營保險業務的企業之一,中國人壽肩負著我國壽險業探索和開拓的重任,堪稱壽險事業的拓荒者。在過去75年間,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人壽壽險公司”)也經歷了諸多高光時刻,20多年前的成功上市是其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2003年12月17日、18日,中國人壽壽險公司分別於紐約、香港敲響上市的鑼聲(目前已于紐交所退市),彼時其已是國內規模最大的壽險公司,此舉又獲得“中國內地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壽險公司”及“當年全球最大IPO項目紀錄的創造者”之稱。三年後的2007年1月,該公司回歸境內A股上市。
上市20多年來,中國人壽壽險公司從一家傳統險企,逐步成長為一家治理結構不斷完善、業務水準持續領先、創新及競爭力日益增強的現代金融企業,既有全球化視野和綜合佈局,又長期堅守服務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的職責。
以保費規模看,2003年-2010年,該公司保費收入多數年份保持快速增長。
第一次轉捩點出現在2011年。當年先是人身險銷售渠道受制于銀保新政,行業業績下滑。保險業整體保費收入急轉直下,而中國人壽壽險公司憑藉較強的業務韌性,依然保持了正增長。
跌宕起伏是每個行業前進過程中的規律,反覆探索、不斷修正才能實現穩健發展。中國人壽壽險公司通過持續優化業務結構、加大隊伍建設方面的戰略性投入等舉措,保費收入增速逐年回升,于2016年重回兩位數增長,並分別在2016年、2017年突破4000億元、5000億元大關。
行業第二次轉捩點出現在2018年,受增員紅利消失、行銷團隊改革及資本市場利率下行等影響,壽險業保費收入增速再次放緩,行業進入深度調整和轉型期。儘管受到種種不利因素的影響,中國人壽壽險公司依然展現出良好的發展韌性,主要業務指標實現持續性突破,並於2020年保費收入首破6000億大關,市場領先地位穩固。
而後,中國人壽壽險公司推出“鼎新工程”“八大工程”等重大舉措,持續鍛造發展韌性。
從最新數據看,今年上半年,中國人壽壽險公司實現總保費4896億元,同比增長4.1%,保費規模創歷史同期最好水準。
國壽民生情
保險,旨在保障,但又不止于保障。長期以來,中國人壽壽險公司堅持主動融入國家大局、服務社會民生的政治站位,積極參與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建設,承保重大項目,築牢群眾因病返貧致貧堅固防線,體現社會責任和為民情懷。
2002年國家啟動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後,中國人壽壽險公司于次年在業內率先試點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經辦業務;2007年國家啟動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試點,該公司當年又在行業內率先經辦了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業務。
如此“領先身位”一直在保持。2012年,國家發改委等六部門提出實施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中國人壽壽險公司是最早參與國家大病保險制度的保險公司之一,經過多年實踐,成為大病保險主要服務商,助力政府構建“基本+大病+補充+救助”多重保障網。截至2024年6月30日,該公司已在全國承辦200多個大病保險項目,有效緩解了人民群眾大病醫療負擔,為提升群眾風險保障水準做出積極貢獻。
在我國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後,保險如何助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防止人民群眾“返貧”成為新課題,新産品持續涌現。中國人壽壽險公司在“扶貧保”“扶貧幹部”等專屬系列産品基礎上升級開發了“鄉村振興”系列專屬産品,圍繞鄉村振興人群及根據鄉村振興政策開展工作的相關人員風險特點,提供意外傷害、疾病、醫療、身故等全方位的保險保障責任。這也是踐行普惠金融的縮影。
跟隨時代變化,保險業肩負的責任使命還在不斷加大。隨著我國老齡化進程不斷深入,中國人壽壽險公司堅持發展養老金融,積極服務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健康中國”戰略,致力於提供有溫度的養老保險産品,進一步保障老年人生活品質。
作為規模大、週期長、穩定的可投資資金,保險資金具備服務國家戰略的天然優勢,在許多重要項目中,也不乏中國人壽壽險公司的身影。例如2016年起,該公司出資200億元助力川氣東送天然氣管道以及擴能工程和儲氣庫等建設;2022-2023年,通過烏市綜合管廊基礎設施債權投資項目出資近20億元,投資烏魯木齊地下綜合管廊,推進烏魯木齊市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節點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助力西部大開發戰略。
國壽人文魂
服務國家戰略和經濟民生都離不開人的推動。
在壽險行業,銷售隊伍對壽險業發展壯大功不可沒,而中國人壽壽險公司的行銷隊伍規模始終居行業之首。
管理和激勵如此龐大的隊伍,除了人才理念,中國人壽壽險公司還曾在業績報告中稱,“我們深悉業以人興的道理,注重傾聽員工和行銷夥伴的心聲,為員工和行銷夥伴事業成長搭建平臺,穩步提升隊伍收入水準,增強內在驅動力。”
受企業文化熏陶,在該公司銷售團隊中涌現了不少行銷服務先鋒,他們用專業熱情的保險服務,書寫了國壽人對客戶的責任和承諾,而這也是員工情感認同企業文化並轉化為自身行為習慣的體現。
近年壽險代理人隊伍正站在又一個轉型路口。2018年以來,監管先後發佈多份通知,要求加強和改進保險服務、加強保險銷售人員管理,推動保險行銷體制健全完善。壽險代理人隊伍歷經由“多”向“精”深層次蛻變,中國人壽壽險公司也不例外。
緊鑼密鼓地實施了一系列行銷體系改革措施。從2022年底啟動“八大工程”高品質發展策略,到2023年明確“現有隊伍專業升級”、“新型行銷模式佈局”兩大重點改革方向,以及試點推廣“種子計劃”、建設金融保險規劃師隊伍,中國人壽壽險公司持續打造特色個險行銷體系,改革成效已初步顯現。
個險隊伍規模在業內率先企穩,質態持續改善。今年上半年,該公司代理人數量企穩回升,截至6月30日,個險銷售人力為62.9萬人,較一季度末的62.2萬人環比提升1.1%;代理人每人平均産能持續提升,月每人平均首年期交保費同比提升12.4%。這再次印證,中國人壽壽險公司作為行業頭雁引航的背後,必然是人才在做支撐。
國壽科技芯
薪火相傳,一批批國壽人還在繼續書寫“大國保險”這一奮鬥壯歌。在轉型過程中,大船要平穩“調頭”,除了人才,科技同樣是重要驅動力。
以大病保險保障服務為例,中國人壽壽險公司持續加強科技創新能力,致力於醫保公共服務標準化規範化建設。通過公司大病保險系統與外部系統對接,為被保險人提供大病保險“一站式”即時結算服務,即患者結算時無需支付應由大病保險賠付部分的醫療費用,在一個出院窗口就能完成基本醫保、大病保險等所有報銷政策的即時結算,實現“最多跑一次”目標。
再以用戶獲得感最強的理賠環節為例,數智化助力下,理賠服務效率持續提速,理賠平均時效0.34天,位居行業前列,該公司還將“報案提醒主動賠”“理賠預付提前賠”等創新服務模式進一步推廣,“理賠直付”最快可達秒級。
在這背後,則是中國人壽壽險公司高效有力的行動方案。該公司于2019年發佈“科技國壽”三年建設行動方案,提出全力建設“科技驅動型”企業。2023年,該公司全面啟動金融科技數字化工程,開啟人工智慧建設新階段,為實現世界一流壽險公司建設目標提供強大的科技動能。
談及科技變革的初衷,中國人壽壽險公司表示,保險業是提供保障業務的服務行業,要讓好服務觸手可及。據了解,該公司已打造了多樣化前端科技産品,其中中國人壽壽險APP為上億客戶提供便捷高效的線上自主服務,國壽e店已成為銷售夥伴展業服務的“有力武器”。在提升用戶體驗感方面,該公司還統一了客戶聯絡中心服務,實現集團3個板塊、境內境外、9家子公司間95519電話無感知轉接,當客戶撥打95519時,可實現“號碼只撥1次、語音只聽1次、需求只説1次”的便捷服務。這些科技創新讓國壽的服務形成了差異化優勢。
在企業端,為紮實推進保險業支援小微企業發展,中國人壽壽險公司開發了“e企投”功能,實現線上授權、線上自助繳費等,讓中小微企業能享受快速便捷的全鏈條線上投保服務,實現小團單一日可保。此外,為助力中小微企業發展,該公司已上線面向中小微企業客戶的定制化産品“員福保”意外險組合産品,並配套推出全流程線上化出單新模式,打造快捷、完善、高效的團單投保體驗。
在科技強國戰略指引下,近年數字化快速下沉,壽險行業紛紛步入智慧化發展時代,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逐漸融入保險作業價值鏈。“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實現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是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支撐,也為壽險塑造新動能提供重要機遇。”中國人壽壽險公司表示。(朱愛玲)
(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