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學者共話第三屆國際傳播同濟論壇 構建更有效力的國際傳播體系
中國網訊 11月3日,中國公共關係協會、同濟大學在上海共同舉辦第三屆國際傳播同濟論壇。圍繞“更高水準對外開放與更有效力國際傳播相互賦能”主題,來自政府部門、高校、智庫、企業、媒體、研究機構、社會組織等40余位專家和嘉賓,深入展開國際傳播實踐梳理和學理探索,為“構建更有效力的國際傳播體系”獻計獻策。論壇同期舉辦了“通達四方 連接世界——中國橋梁的故事”圖片展。
與會專家圍繞“構建多渠道立體式對外傳播格局”“多維賦能國際傳播體系建設”兩個議題,共話國際傳播理論研究與實踐案例,提出了很多建設性意見建議。現摘發部分發言內容。
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主任、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原主任趙啟正指出,當今,國際環境錯綜複雜,國際傳播工作十分重要,公共關係大有可為。通過回顧利用公共關係改善當年上海浦東開發國際輿論環境的實踐,他認為要進一步擴大公共關係的概念和應用範圍,要善於走出去、請進來,與國外政要、知名人士、媒體記者、企業家廣泛接觸,開展形式多樣的國際人文交流合作,讓國外理解真實的中國和真實的人民,往往會起到事半功倍的連鎖反應和傳播效果。他強調,要善於發掘公共關係可以利用的傳播資源,抓住國外想了解中國的線索,有針對性地解疑釋惑、主動宣介。例如,當年國外把上海當作了解現代中國的一把鑰匙,他以此為契機,主動設置“亞太經濟走廊”的議題,既彰顯投資上海的優勢地位,又體現出中國對外開放的堅定決心。他指出,要善於在國際傳播中講好中國故事,針對外國受眾,用大家能接受、聽得懂、聽得進的語言和表達方式,講述真實、生動的中國故事,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他建議在高校開展公共關係、公共外交和國際傳播的通識教育。
原文化部副部長、國際儒學聯合會常務副會長丁偉認為,堅持開放包容的文化交流,可以有效助力中國的國際傳播。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最具標誌性的精神特徵,通過文化講好中國故事是中華民族強大的資源和力量;中國優秀文化思想對當今世界具有重要價值,是世界上有識之士的共識,使我們更有信心在國際上講好中國文化思想的當代和世界意義。他建議,國際傳播要注意避免灌輸説教式傳播,注意宏大敘事和小故事、小道理並重,注意主觀願望與客觀效果相統一,注意傳統傳播方式與新科技人工智慧等手段融通賦能。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認為,經過40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一大貿易體,製造業排在全球第一位,人民幣佔SDR(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的12.18%,是創新發展方面走得最快的國家,讓世界上眾多發展中國家看到了發展的希望,也面臨著西方愈來愈烈的遏制、打壓,國際輿論環境仍處於西強我弱的局面。她建議,要從國家整體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重要支撐的高度,提高對國際傳播重要性的認識。面對新形勢新任務,調動各方面資源和力量,跨領域跨學科協作,加強國際傳播。要構建有説服力、影響力、擴張力的立體化國際傳播體系,提升國際傳播中的議題設置和立論能力,強化多元主體跨界傳播能力。要用事實説話,全方位、立體化、可視化、多視角、沉浸式地展示真實的中國。
深圳大學開放與創新發展研究院院長顧學明認為,當前,中國對外開放水準不斷提高,更高水準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正在形成。中國經濟呈現出新的趨勢,從要素供給優勢轉化為市場調節優勢,從製造業和貨物貿易為主轉向以服務業和服務貿易開放為主,從少數最優轉向共同利益最優。在此背景下,為推動更具自主性、系統性、引領性、安全性的對外開放,構建多渠道立體式的國際傳播格局尤為迫切,需要利用多語種、多矩陣、多渠道、全媒體,提高國際傳播的效率和效果。同時將商品和文化緊密結合,擴大人文交流。
華東師範大學中國自貿戰略研究院院長、上海海關原關長高融昆表示,三十多年來,從浦東開放開發,到自貿區、新片區、引領區建設,從世博會到進博會,從五個中心建設到長三角一體化高品質發展,上海不負重托,引領中國開放和發展。上海的高水準開放高品質發展為全國樹立樣板,對世界産生重要影響,成為國際傳播與對外開放雙向賦能的最佳案例。要加強對中國實施自由貿易戰略,為新的經濟全球化貢獻中國力量和中國方案的國際傳播力度。
同濟大學外國語學院院長吳贇表示,從同濟的學科發展過程看中國科技對外交流發展的歷程,有很多經驗啟示。當前,中國科技對外話語體系建設是國際傳播建設的重要著力點之一,中國科技領域已經有許多標準、範式成功融入國際話語體系。要抓緊研究科技議題、科技概念、科技語境、科技敘事的變化,充分認識並積極破解科技對外話語體系構建中的各類風險挑戰。構建多元協同的對外話語傳播生態,搭建多重互補的戰略化表達平臺、具體政策化平臺和科技對外話語議題專門化平臺,重塑AI賦能創造未來科技對外話語新格局,同步提升國家科技創新硬實力和科技話語軟實力。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黨委書記、總編輯王曉輝認為,對外話語體系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在長期的國際交流實踐中,逐步形成國際社會普遍認可和接受的系統話語表達,蘊含著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政治立場、價值取向、文化傳統和語言表達等多種要素。今天的中國,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上,日益走近世界舞臺的中央,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有能力、有條件、也必須建立起自己獨立的對外話語體系。他建議,對外話語體系的構建要找準對外傳播的資源,要培養內知國情、外知世界的人才;要有強大的議題設置能力,尋找、提煉那些外國受眾能夠理解並且容易引起共鳴的內容;要有紮實的語言基礎和高超的翻譯能力;要有運用新媒體新技術的能力和營造互動的能力,要有家國情懷和世界情懷。
中國傳媒大學國家公共關係與戰略傳播研究院院長董關鵬認為,企業在國際傳播中的作用日漸突出,中國企業在全球分佈廣、成果實、貢獻大,既是內容“富礦”,更是平臺與場景的“整合”。近年來依託企業所開展的傳播取得了很多紮實的效果,隨著國際環境的變化,企業要以效果效能為導向,進一步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補齊保障短板,形成更多共識,成為企業“標配”。他建議,中國企業海外傳播應該主動用好自己的“富礦”,用宏大敘事與微觀講述相平衡的議程設置,在注重嚴謹的“事實傳播”的同時,借助AI賦能,將前方實踐升級到“事實-情感-價值”“三合一”的內容組合,不斷增強在多元文化環境中的傳播能力和傳播效果。
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副院長孫明表示,隨著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力度的不斷加大,各類智庫在講好中國故事、貢獻中國智慧、提升國際傳播效能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當前,提升各類智庫的高品質發展和國際影響力,形成同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相匹配的國際話語權,仍需進一步開闊視野、拓寬思路,提升智庫的品質和國際影響力。為此,她建議,更精準地開展智庫研究與創新實踐,以智庫建設推動國際傳播“講清”“傳開”“傳廣”:一是品質為要,強化話語敘事,對外“講得清”;二是調研為基,推動知識共用,對外“傳得開”;三是交互為媒,建設自主平臺,對外“傳得廣”。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復旦大學全球傳播全媒體研究院副院長張志安提出,城市已成為新時代國際傳播的新載體、新範式,城市擁有可供傳播的多種要素,以城市為對象探索中國國際傳播的路徑與資源,有利於構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對城市特色與城市文化的深度挖掘,是提升城市國際傳播影響力的關鍵。具有真正跨文化交流的城市公共空間,本身就是新型關係的創作者,傳播不僅是功能性的媒介活動,更強調人與空間線上上線下相處當中的互動機制。這給我們啟示,在今天的數字社會當中,在城市新的傳播範式當中,如何在話語、敘事和內核上,從現代走向高尚,或者是現代與高尚話語的混合範式,需要我們做更多努力。
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第一副理事長張毅君認為,近期國産遊戲《黑神話:悟空》在海內外引起廣泛關注,再次顯示出遊戲這種文化産品作為文化傳承傳播載體的清晰定位和潛在特質。中國遊戲産品的海外熱銷,既是中國文化産業利用新技術創新發展的成果,更彰顯了中華文明的巨大魅力。遊戲出海已經成為中國遊戲行業發展的戰略共識,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將繼續加大力度搭建國際交流與合作平臺,助力我國遊戲産業進一步繁榮健康發展,更好地發揮向世界傳播中國文化的獨特作用。
中國交通建設集團黨委工作部執行部長、品牌文化部執行總經理查長苗介紹,中交集團海外屬地化率超過80%,外籍員工總數近10萬人。國外民眾對中國的感知和認識,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們對身邊的中國企業和企業僱員的印象,其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增進文化認同、傳遞價值理念。要以中國企業的精品工程來展現中國品質,打造鑄就的“中國路”“中國橋”“中國港”“中國城”“中國裝備”“中國高鐵”等國家名片,是立體式展現國家整體形象的有力證明和傳播素材。我們要對構建中國話語體系充滿信心,善於選擇國際輿論戰主戰場,主動推動文明交流互鑒,理直氣壯地傳播中國文化。
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傳播學院研究員、紀錄片中心主任陳亦楠認為,要發揮紀錄片作為構建中國對外話語體系的中堅力量作用,主動設置闡明中國問題的典型議題,對外傳播中國解決現實問題的行動力與價值理念,提升中國國際話語權。以直觀、生動且富有感染力的方式,對外講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故事、展示中國古老智慧與獨特魅力,講好中國式現代化的故事、呈現中國發展成就與創新活力,講好中國對外交往的故事、詮釋合作共贏的中國理念。通過不同層面的“和聲”和“共振”,形成“復調傳播”的多元格局。她提出,用紀錄片的國際語言推動構建中國對外話語體系,用中國敘事美學豐富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和多元性,用東方智慧為解決世界面臨的共同問題提供具有參考價值的中國方案。
攜程集團攜程研究院執行秘書長孫博文以入境遊為切入點,分享海外行銷和國際傳播的實踐舉措。借助入境遊各項便利化措施落地的利好,以海外遊客受眾為中心,搭建海外宣傳平臺和出口,鼓勵不同國家的海外網紅拍攝中國美食、美景等視頻吸引客源,併為海外遊客打通從激發意願到線上購票再到景區體驗的閉環。特別是當前中國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對多國單方面免簽政策效應全面顯現,更需要以海外視角,用分享體驗、沉浸式、一站式等方式,推動國內目的地文旅高品質、國際化發展。
《藝術與設計》雜誌社社長兼總編輯錢竹認為,在國際傳播中講好中國式現代化的故事,特別是“共同富裕”“可持續發展”這類故事,能夠讓世界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國。藝術與設計雜誌社曾和一些地方合作,利用2024年倫敦工藝周平臺策劃了“和韻華夏”主題展,展示了一批中華手工藝作品,國外觀眾不僅十分欣賞作品獨具匠心的技藝和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更是讚嘆中國手工技藝幫助人民脫貧致富,認為這樣的活化才是對民族文化的保護和傳承。下一步,我們要運用好藝術與設計的力量,更有溫度地講述中國在非遺傳承、綠色減貧、低碳節能等領域的生動鮮活故事,讓國際社會真切感受到什麼是中國式的現代化。
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橋梁工程系特聘教授、國際橋梁與結構工程協會前主席葛耀君在同濟論壇舉辦的“中國橋梁的故事”圖片展開幕式上表示,中國的橋梁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通過“中國橋梁”這張重要名片作為案例,探討把講述中國式現代化故事與傳播中國文化、中國價值、中國精神更好融合。橋梁是一個國家科技水準和綜合國力的重要體現,也起到溝通人們之間、機構之間、地區之間甚至國家之間的交往作用,中國橋梁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不斷貢獻著中國智慧、中國方案和中國力量。“橋”不僅使中國通達四方,也可以連接世界,成為促進文化交流、文明互鑒的重要載體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紐帶。
中國公共關係協會副會長兼學術委員會主任、原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副臺長夏吉宣作論壇總結時指出,這次論壇聚焦對外開放、國際傳播和橋梁建設,既體現了同濟論壇跨界研討的特色,也揭示了三者間密切相關,相互借力、相互賦能、不可分割的內在聯繫。他指出,在當前國際輿論鬥爭中,面對美國搭造“高墻小院”的修墻行為,我們要講好中國推動“合作共贏”的建橋故事。
上海部分國際傳播和公共關係專家,同濟大學外國語學院、土木工程學院和藝術與傳播學院的部分師生也列席了論壇交流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