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中國政務> 地方政務> 陜西省>

綠色榆林丨光伏+治沙一體化共築沙漠生態屏障

2024-11-04 16:25

來源:中國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編者按:榆林市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把握高品質發展根本要求,立足得天獨厚的能源稟賦,按照煤化産業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發展方向,做大做強能源産業集群,持續鞏固黃河中游生態屏障,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貢獻榆林力量。本組報道從不同側面聚焦和解讀榆林市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的探索實踐。

沙地隨風向變化不斷侵蝕綠洲,如何固沙治沙、“鎖住”黃沙,成為重要的生態課題。

在榆林,有這樣一道“綠色屏風”:廣袤的沙地上浮現出一片由光伏板組成的“海洋”,光伏板下向日葵與狼尾草生機勃勃,共同組成一道防護墻,阻擋住流沙,仿佛給沙地織上了一條“綠圍脖”。

近年來,榆林市加強荒漠化治理,探索形成多種光伏治沙建設方案,帶動沙地治理、耐旱作物種植等相關産業發展,形成沙地治理、生態修復、生態經濟、沙地産業多位一體、治用並行、平衡發展的光伏治沙體系。

沙地上的綠色奇跡

沙漠化的擴展不僅導致了土地肥力的流失,還加劇了沙塵暴等自然災害的頻繁發生,給北方地區的居民生活和農業生産帶來嚴重影響。

在我國,沙漠化長久以來一直困擾著人類,我國擁有的沙漠面積佔到國土面積的約六分之一,是農業發展和生態平衡的重要障礙。

根據陜西省第六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監測調查報告顯示,陜西省流動沙地5.13萬畝,其中榆林市4.77萬畝,佔比92.98%,主要分佈于榆陽區、橫山區、神木市、定邊縣、靖邊縣、佳縣6個縣(市、區)。

位於毛烏素沙地與黃土高原過渡地帶的榆林是黃河入陜第一站,也是曾經全國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之一。

因“能”而興,因“能”而行。近年來榆林市在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上“能”下決心,在堅定不移走好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道路上“能”踐承諾,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品質發展。

隨著光伏技術的發展,一種新型的治沙方式在榆林出現:光伏發電,應運而生。

10月24日上午,穿越曲曲彎彎的一段山路,一個拔地而起的光伏發電站突然矗立眼前,規模巨大,讓人無比震撼。它位於榆林市榆陽區孟家灣鄉圪求河村附近的一片沙地上,名為“華能陜西孟家灣150兆瓦光伏發電項目”。一排排蔚藍太陽能光伏發電板為沙地草灘披上湛藍色的“新衣”,光伏板下種植著向日葵、蘿蔔、糜子、高粱等作物;而上面的光伏發電板,在陽光的照射下正將太陽能源源不斷地轉化為“綠色動力”。

華能陜西新能源分公司項目經理馬寧超説,該項目總投資約10億元,總容量150兆瓦,佔地面積3380畝,年平均發電量29887萬千瓦時,年等效運作小時約1640小時。

與相同發電量的火電項目相比,華能陜西孟家灣150兆瓦光伏發電項目每年可節約標準煤9萬噸,減少排放二氧化硫約2496噸、氮氧化物約967噸、粉塵104噸,為榆林市生態環境治理、能源結構轉型等提供了綠色低碳動能。

華能陜西孟家灣150兆瓦光伏發電項目,也是榆林市探索綠色低碳發展之路的重點項目之一。光伏發電不僅可以提供清潔能源,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還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止沙漠的擴張,為沙漠治理帶來了新的希望。

治沙與能源雙贏

向“光”而生,逐“綠”前行。

作為我國重要能源基地,榆林是我國“西煤東運”“北煤南運”的核心腹地,也是“西氣東輸”的重要源頭和“西電東送”的主要起點,被譽為“塞上明珠”。光伏發電作為一種新興的清潔能源技術,近年來榆林市探索出“光伏+生態+農業”發展模式,開啟了一條治沙與能源生産並行的道路。

“板上發電、板間種植、板下修復”。這種技術利用太陽能轉換為電能,而沙漠地區充足的陽光和廣闊的土地,為光伏發電提供了理想的條件。在光伏板的遮擋下,板上可以發電,板間的土地可以因地制宜地種植經濟作物或草本植物,而板下則通過養殖等方式進行生態修復。

馬寧超説,項目建設過程中,他們嚴格落實“控面、覆土、林帶、監管”八字要求,確保新能源項目開發與生態環境和諧發展。場區內外設置60米寬的防護林帶,面積569畝,累計種植樟子松2.61萬株、紫穗槐89.71萬穴,完成3000畝的草方格施工及植被恢復,累計種植沙地柏約140萬株,播種苜蓿1.1萬斤,糜子300斤。

這種模式不僅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還促進了生態環境的改善和當地經濟的發展。

光伏發電優勢明顯

光伏治沙把光伏技術與生態保護技術結合,利用光伏板在沙漠地區形成覆蓋層,降低地表風速,從而防止沙塵暴的形成和擴散,改善微氣候條件,促進植被生長。據了解,每在荒漠中建造100萬千瓦的太陽能發電場,就意味著增加400萬平方米的防風固沙面積,相當於種植64萬棵樹。

馬寧超説,他們還積極探索“光伏+生態+農業”發展模式,與重慶交通大學開展合作,選取330畝地用作沙漠土壤化試驗田。其中300畝打造優質牧草基地,種植禦谷狼尾草;20畝打造生態修復試種區,混播苜蓿、沙打旺等耐旱植物;10畝打造經濟作物試種區,玉米、向日葵、蘿蔔、糜子等農作物,進行農作物和經濟作物試種,提高土地的經濟收益,實現光伏項目開發與生態環境修復協同發展。

既要治沙,還要致富。榆林在築牢綠色生態屏障的同時,還在沙海中揮鍬“淘金”,讓百姓吃上了“生態飯”。

孟家灣鄉圪求河村監委會主任白海軍説,村民土地被流轉後,每戶每畝地每年都有300元的流轉費用收入,同時村民外出務工收入也獲得了提高。

生態之變,折射發展之變。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榆林從昔日“沙漠之都”到發展向“綠”向“新”。

逐“綠”而行,向“新”發力,厚植生態底色,提升發展成色。如今的榆林,正在奮力描繪生態宜居、高品質發展新畫卷。

【責任編輯:王琦】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