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榆林丨打造黃土高原生態文明示範區的榆林實踐
編者按:榆林市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把握高品質發展根本要求,立足得天獨厚的能源稟賦,按照煤化産業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發展方向,做大做強能源産業集群,持續鞏固黃河中游生態屏障,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貢獻榆林力量。本組報道從不同側面聚焦和解讀榆林市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的探索實踐。
小紀汗林場萬木蔥蘢、綠波盪漾,昔日荒涼之地,蛻變為綠意盎然的生態寶庫;高西溝村以其獨特的生態治理智慧,將溝壑縱橫的黃土坡變為梯田層疊、果蔬飄香的生態田園,書寫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願景;榆溪河生態長廊宛如碧綠綢帶,輕拂古老土地,串聯起榆林生態文明建設璀璨成果……
在廣袤的陜北大地,榆林市正以綠意為筆、生態為墨,繪就色彩斑斕的生態文明畫卷。
綠波盪漾 荒涼沙丘變綠色屏障
位於榆林市區西北方向榆陽區小紀汗林場的十萬畝樟子松林,是榆林市治沙造林的重要成果之一。始建於1958年的小紀汗林場,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將最初黃沙漫漫、植被稀少的荒沙地,變成了如今樟子松挺拔、草灌喬結合的綠色屏障。
小紀汗林場場長郭偉介紹,林場所在區域曾飽受風沙侵襲,周邊沙丘密布,幾乎沒有植被。七十多年來,榆林飛播造林種草、人工栽植喬灌木,並於2012年開始栽植樟子松。如今的小紀汗林場,一片綠意盎然,身姿挺拔的樟子松鬱鬱蔥蔥,覆蓋著廣袤沙丘。除了林場工作人員每天在林場開展巡視,由榆陽區政府及職能部門相關成員組成的“林長”團隊,負責著不同沙丘的生態保護。同時,林場採用熱成像監控技術,隨時觀測著林場火情。
“林場改造前,流沙對周邊侵蝕很大,吞沒了村莊良田。隨著生態環境改善,人們終於可以在家鄉發展種養殖業,實現增收致富。”郭偉説,“將來,我們要在樟子松上嫁接紅松,實現生態價值與經濟價值雙提升。”
隨著森林面積不斷增大,與林場相鄰的小紀汗村,生態環境也得到了明顯改善。村民們依託良好的生態環境,發展起了種植業和養殖業,生活水準顯著提高。
村民曹佔林表示,過去由於風沙侵襲,土地沙化嚴重,農作物産量低且不穩定。如今,隨著生態環境改善,土地變得肥沃起來,農作物産量大幅提高。他把家裏的五十畝地用來種植玉米,再用玉米作飼料,發展養殖業。“2020年村集體林地大面積綠化後,土地生産效率進一步提高。目前,我養殖了100多頭羊、40多頭牛,總價值達100多萬。”曹佔林説。
小紀汗村黨支部書記蔣培華介紹,目前全村耕地面積6500畝,林地達17.8平方公里。在此基礎上,村民大力發展種養殖業,全村存欄兩萬餘只羊、兩千余頭牛,每人平均純收入超2.2萬元。為守護綠色發展成果,該村還成立新時代文明服務隊、建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
梯田層層盤山頭 金秋果香飄滿溝
位於榆林市米脂縣的高西溝村,僅有4平方公里,卻擁有40座山峁、21道溝岔,是典型的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
在高西溝水保生態教育基地,生動記錄著高西溝的改變之路。曾經的高西溝村,生態環境脆弱,水土流失嚴重,村民生活貧困。為改變貧瘠面貌,高西溝提出“宜林則林、宜草則草、宜糧則糧”的“三三制”發展模式,全面治理坡、溝、坬。
高西溝人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在陽山陸續修建了700多畝人造水準梯田。2000年,他們又發展出來1000畝山地蘋果園。2011年,高西溝被授予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2016年被授予國家級水利風景區。2022年,高西溝村為果園示範區配套實施滴灌系統、防雹網架設工程,實現畝均産量2000公斤,果園總産值達120萬元。
“梯田層層盤山頭,金秋果香飄滿溝。高山松柏連成片,陡坡牧草綠油油……”經過四屆支部三代人的帶頭治理,高西溝逐漸發展成為黃河中上游水土流失生態治理樣板,實現了農、林、牧全面發展。
當前,高西溝村還建成500畝穀子示範樣板田,配套建設“四位一體”集雨補灌節水設施,使小米産量比米脂縣平均水準高出30%。與此同時,該村建成米脂小米博物館,並通過線上、線下結合模式,暢通小米銷路。
多年來,隨著村子日益發展,一些村民吃上了“旅遊飯”。村民高錦武除了種地務農外,還騰出自家6個房間,辦起農家樂。今年,村子周邊的工程隊在他的農家樂食宿,給他帶來了3萬元收入,加上零星散客以及種地收入,預計今年收入接近10萬元。
“高西溝村初步實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共處,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生態環境極大改善,糧食實現穩産,蘋果變成致富增收‘金蛋蛋’,肩挑人扛變成機械化操作,村民生産力得到解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雙顯現。”高西溝村黨支部書記姜良彪介紹,“2023年,村集體純收入達62萬,在家村民每人平均收入突破2.3萬,高於全縣平均水準。”
水潤榆林 織起城市綠色“絲帶”
榆溪河古稱帝源水,宋代稱明堂川,明代稱為榆溪。發源於榆陽區小壕兔鄉刀兔海子,從榆林穿城而過,滋養了一代代的榆林人,因此被稱為榆林市的母親河。
榆林市引用榆溪河水源,建起榆溪河生態長廊。該長廊北起紅石峽,南至氮肥廠水庫,全長19.8公里,佔地342.62公頃,幾乎貫穿城市南北。作為榆林市的綠色“絲帶”,榆溪河生態長廊集城市休閒、人文展示、生態景觀、健身娛樂等功能于一體。
長廊內種植有各種花卉、喬灌木130余種,草坪佔地150公頃,野生鳥類、水生動物種群迅速增多,已形成榆溪濕地生態體系,實現了“一河碧水、兩岸綠蔭、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城市生態景觀。
長廊內通過鎮北門封、駝城人傑等景觀,展現榆林歷史文化、邊塞風情,通過榆陽小街、五哥放羊、鄉韻窯影等景觀,展現黃土高原民俗特色、淳樸民風。
作為長廊標誌建築的榆溪樓,樓高32米。登樓遠眺,上郡湖及周圍景觀盡收眼底,春來百花盛開、姹紫嫣紅,夏天綠樹成蔭、睡蓮滿塘,秋季天高雲淡、色彩斑斕,冬天長河落日、銀裝素裹。
榆溪樓對面廣場上,夕陽余暉中,一群群身著鮮艷服裝的人們隨著歡快的音樂翩翩起舞。在廣場一角,年輕人架起手機,開啟網路直播,將榆林生活傳播給廣大網友。
“自從榆溪河生態長廊建成後,我經常來這裡散步。這裡空氣清新、景色宜人,走在長廊上,看著波光粼粼的河面,心情都變好了。”在榆林生活多年的郝社鋒説,“它不僅美化了城市環境,還吸引了更多的遊客前來參觀,帶動了榆林旅遊業的發展。”
沙海變綠洲 築起“綠色長城”
榆林位於毛烏素沙地與黃土高原過渡地帶,全域處於黃河“幾字彎”攻堅戰核心區,是阻止毛烏素沙地向東南侵襲、減少黃河泥沙輸入的重點區域,也是國家“三北”工程建設的重點區域。
榆林市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王立榮介紹,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榆林堅持“生態立市”,“北治沙、南治土、全域治水”,實施了三北防護林、京津風沙源治理等林草重點工程。2019年作出《關於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打造黃土高原生態文明示範區的決定》,並先後開展“三年植綠大行動”“林業建設五年大提升”“防止二次沙化及國土綠化五年行動”等造林綠化活動,全市林木覆蓋率大幅提升。
“我們的林木覆蓋率從20世紀50年代初期的0.9%到現在的36%,翻了40多倍。目前的860萬畝流動沙地,基本得到固定和半固定,控制了毛烏素沙地南侵勢頭。”王立榮説,“同時,榆林南部的黃土丘陵溝壑區,每年入黃河泥沙量由20世紀50年代初的5.13億噸,減少到了每年2.12億噸。”
榆林生態環境的改變,對社會經濟發展起到了巨大促進作用。“現在全市一年四季能看到綠色,沙塵暴、大風揚沙天氣大幅減少。隨著植被覆蓋度增加,空氣品質逐步改善。同時,隨著農田林網的增加,榆林糧食實現了增産豐收。”王立榮表示,“將來,榆林將按照東、西、南、北、中不同區域,開展相應治理。預計到‘十四五’末,全市沙化土地全部達到固定和半固定,沙區植被狀況明顯改善。預計到2030年,沙區植被覆蓋度提高到6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