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榆林丨“煤都”向綠 勇“碳”發展新路
編者按:榆林市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把握高品質發展根本要求,立足得天獨厚的能源稟賦,按照煤化産業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發展方向,做大做強能源産業集群,持續鞏固黃河中游生態屏障,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貢獻榆林力量。本組報道從不同側面聚焦和解讀榆林市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的探索實踐。
能源型城市在國家能源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然而,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和資源枯竭的嚴峻挑戰,這些城市也面臨著一些新的挑戰:發揮好能源産業優勢的同時,做好現代能源經濟這篇大文章。
地處毛烏素沙漠邊緣的陜西榆林,擁有豐富的煤炭資源,是我國重要的能源安全保障基地。榆林市的煤炭儲量佔全國的五分之一,多年來,依靠這些豐富的礦産資源,榆林經濟社會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今年年初公佈的2023年經濟數據顯示,2023年,榆林實現地區生産總值7091.44億元,首次邁入七千億大關。對於中西部非省會城市,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績。全年完成規上工業總産值8441億元,工業增加值增長5%,與全省持平,工業增加值總量佔全省40%以上,連續17年穩居全省第一,為穩定全省工業大盤發揮了“壓艙石”作用。
幾十年來,榆林憑藉豐富的煤炭資源,迅速崛起為重要的能源基地。從基礎煤化工到現代精細化工,榆林的發展足跡清晰可見。這裡的第一座特大型現代化高産高效煤礦、全球規模最大的煤基乙醇項目、陜西首個風電裝備製造項目、首個煤制烯烴項目等,都見證了榆林在能源化工領域的輝煌成就。
“吃”幹榨“凈”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健全生態環境治理體系,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了實現可持續發展,榆林市必須走低碳轉型之路。在榆林市的發展規劃中,這一切早有跡可循。
為推動煤化工産業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發展,榆林市錨定“雙碳”目標,大力推動煤化工産業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發展。跳出“挖煤—賣煤”的傳統路子,榆林推出更多高附加值、差異化煤化工産品,讓煤炭實現了“七十二變”。
走進陜煤集團榆林化學有限責任公司的生産現場,高塔林立、釜罐錯落、管廊縱橫,現代煤化工技術在這裡展現出了神奇的“魔力”。一塊黑色的煤炭,在這裡經過分質利用和高效轉化,可以變成清澈透明的液體,進而做成瓶子、衣服等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的産品。
“乙二醇是衣服的原料之一。它與精對苯二甲酸(PTA)經過酯化、縮聚反應製成聚酯纖維,最終製成布料。我們生産的乙二醇産品大部分供給國內紡織行業廠家。”10月24日,陜煤集團榆林化學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榆林化學”)副總經理鄭寶祥介紹説。
榆林化學年處理煤炭能力達到1500萬噸。鄭寶祥説,該項目以榆林優質的長焰煤為原料,引入陜煤自主産權的“粉煤熱解”技術,以“粉焦+粉煤”氣化技術為龍頭,經過合成氣的凈化、分離、提純和催化合成,最終生産出聚酯級乙二醇。在這裡,每天通過兩趟專列將産品運至江浙地區,為下游紡織行業提供優質原料,並紡成線做成布料,進入千家萬戶。以前論噸賣的煤炭、焦炭,變成了論斤賣、論克賣的精細化工材料。
近年來,目前榆林市已建成榆橫工業區、榆神工業區、靖邊經開區3個現代煤化工産業集中區,建成現代煤化工項目25個,形成了煤—甲醇—烯烴、煤—油品、煤—乙二醇、煤—乙醇、煤—甲醇—醋酸等多條産業鏈。這些,都為現代煤化工産業向高端多元低碳方向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榆林化學正是這一産業鏈中的關鍵環節,通過現代煤化工技術,將煤炭轉化為高端化工産品,實現了高碳産業低碳化轉型。
逐“光”追“風”
榆林市在推動傳統煤化工産業轉型升級的同時,積極發展新能源産業,加快構建以非化石能源為主體的多元能源生産供給體系。
在華能陜西孟家灣150兆瓦光伏發電項目現場,一排排太陽能光伏發電板在廣袤的沙地上熠熠生輝,將太陽能轉化為源源不斷的綠色動力。這個位於榆林市榆陽區的光伏發電項目,不僅是陜武直流特高壓工程的首個新能源配套項目,也是榆林市探索綠色低碳發展之路的重要里程碑。
華能陜西新能源分公司項目經理馬寧超説,該項目總投資約10億元,總容量150兆瓦,佔地面積3380畝,年平均發電量29887萬千瓦時,年等效運作小時約1640小時。與相同發電量的火電項目相比,華能陜西孟家灣150兆瓦光伏發電項目每年可節約標準煤9萬噸,減少排放二氧化硫約2496噸、氮氧化物約967噸、粉塵104噸,為榆林市生態環境治理、能源結構轉型等提供了綠色低碳動能。
華能陜西孟家灣光伏發電項目不僅注重經濟效益,更在生態修復方面做出了積極探索。
項目團隊在光伏發電板下種植了向日葵、蘿蔔、糜子、高粱等作物,實現了光伏與農業的有機結合。同時,還設置了569畝防護林帶,種植樟子松、紫穗槐等樹木,完成了3000畝草方格施工,種植沙地柏、苜蓿等植被,有效改善了周邊生態環境。該項目通過“光伏+生態+農業”的發展模式,實現了光伏項目開發與生態環境修復的協同發展,為榆林市的綠色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該項目採用了大量節約土地和提升發電量的新技術,使得項目直流側每萬千瓦佔地僅為170畝,成為北方地區集中式光伏已投産項目中每萬千瓦佔地最小的項目。此外,項目還採用了最新研發的直流2000伏高壓逆變器,標誌著光伏系統成功從1500伏進階至2000伏,為光伏降本增效邁出了關鍵一步。截至目前,榆林全市風電和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分別達到1500萬千瓦和500萬千瓦,合計佔比超40%。其中,定邊縣建成亞洲最大沙漠風電基地,單體項目規模達1000兆瓦;榆陽區則打造西部首個百萬千瓦級光伏領跑者基地,年均減排二氧化碳約300萬噸。
“氫”舞飛揚
氫能作為一種清潔、高效的二次能源,具有廣闊發展前景。在榆林推動低碳轉型的藍圖上,目前氫能産業發展成為重中之重。作為國家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榆林氫氣資源豐富,每年氫氣供應潛力約60萬噸,發展氫能産業的稟賦得天獨厚。
近年來,榆林市氫能産業取得了顯著進展,不僅成為推動當地經濟綠色轉型的重要引擎,也為全國乃至全球的氫能發展樹立了典範。榆林市憑藉其豐富的煤炭資源和前瞻性的産業佈局,正逐步將自己打造成為“西部氫能之都”。
為下好氫能産業發展“先手棋”,榆林成立了氫能産業發展推進工作領導小組,著力做好頂層設計,制定出臺《榆林市打造氫能産業示範區若干政策》,將氫能産業納入全市10條重點産業鏈之一,每年拿出3億元支援氫能産業發展。
2024年3月28日,榆林市氫能産業高端裝備製造項目集中開工儀式在榆橫工業區陜西氫能裝備製造産業園項目現場舉行,標誌著榆林氫能産業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隨後,9月29日,陜西氫能“揭榜挂帥”6千瓦級首臺套SOC電堆産品發佈會在同一地點成功舉行,這款由陜西氫能與清華大學聯合研發的固體氧化物SOC6千瓦級電堆産品的正式下線,為榆林氫能裝備製造領域注入了新的活力。
2019年12月,陜西省人民政府與中國科學院共同簽署《共創榆林國家級能源革命創新示範區戰略合作協議》,計劃打造科研創新基地、綜合中試及示範基地和科教融合基地三位一體的發展格局(也稱“一區三基地”建設)。其中,以榆林中科潔凈能源創新研究院為代表的科技力量作為榆林能源革命創新示範區的核心和主要組成部分,于2022年8月11日正式投入使用。
榆林創新院依據戰略定位和發展規劃,緊密圍繞示範區建設需求,打造了先進儲能、氫能綜合示範、氫與煤化工融合、二氧化碳資源化利用的四大平臺。目前已形成了氫能儲能、煤化工下游、人工智慧、CCUS及先進造氣五大科研領域,積極打造科研創新及支撐平臺,著力解決科技成果從基礎研究到工業應用的瓶頸問題。該研究院通過科技創新,推動榆林市的能源結構不斷優化,實現了從高碳産業到低碳産業的轉型。
榆林市的綠色發展之路,是一條充滿挑戰與機遇的道路。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榆林市將成為中國乃至全球綠色發展的典範城市,為全球的綠色發展貢獻更多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