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洛江:農村路橋提升“微改造” 繪就民生新畫卷
交通是現代農村的血脈,血脈暢通,農村才能健康發展。隨著交通問題日益凸顯,舊路塵土飛揚、道路坑洼不平、橋梁破損嚴重等問題讓群眾出行面臨諸多難題,如何在不影響群眾日常出行的前提下提升道路通行效率、讓農村面貌煥然一新?這是成為擺在泉州市洛江區住建局面前的民生課題。
今年來,洛江區住建局始終堅持以黨的二十大精神、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著力推進農村公路硬化改造,協助各鄉鎮甄選、生成改造項目,給予技術支援和資金補助,逐步完善全區農村公路基礎設施,有效提升全區農村公路通行條件,為群眾出行提供暢通、安全的出行環境,助力鄉村振興。2024年,洛江區計劃完成農村公路硬化改造約10公里,總投資約300萬元;計劃對河市鎮新告橋、馬甲鎮南埔橋、龍光溪橋、羅溪鎮安內橋、雲角橋共5座橋進行危橋改造。
危橋改造,架起群眾“暖心橋”
道路通則百業興,橋是連通鄉村振興的“致富橋”,也是通往百姓心底的“連心橋”。在洛江區羅溪鎮垵內村,改造後的安內橋為村民們所津津樂道,紛紛為危橋換“新顏”點讚。
修建一座橋,造福一方人。“舊橋始建於1990年,是早期的石拱橋,用石頭一層層壘砌起來的,由愛國僑胞尤世捌捐資修建。改造前,橋面破損嚴重,加之受到颱風影響,主拱圈有縱向貫通裂縫,局部條石斷裂,臺身存在多條豎向超限貫通裂縫,且臺背路面嚴重下沉,橋臺地基也存在不均勻沉降,是名副其實的危橋。去年9月,區裏專門邀請第三方到村裏給橋做檢測,檢測結果為四類危橋。村民修建房子的時候,運送沙石都不敢從這座橋上過,還得繞遠路。”垵內村村支書尤文忠介紹道。
洛江區通過新建的方式加快農村公路危橋改造,消除橋梁安全隱患,進一步提升了農村公路安全通暢水準,解決了群眾“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不斷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區住建局積極幫助我們向上級爭取專項資金,加上村裏籌集的,共投入七十幾萬元重建這座橋,於今年6月開工,9月投入使用。我們拓寬了橋面,現在橋面有6.5米寬,是雙車道,橋上新增安全防護欄、指示標牌等。”尤文忠説,危橋改造規模雖小,卻是實實在在的“大民生”。
道路“微”改造,鋪就振興“幸福路”
漫步在羅溪鎮前溪村,映入眼簾的是一條嶄新的瀝青路,路面上的交通標誌清晰可見,這條路連通村裏村外,道路兩旁的房屋錯落有致......迎面而來的是一派“路凈、水清、氣爽、家園美”的新面貌。
這條寬闊平坦的瀝青路也成了前溪村的一道靚麗風景線。“這條路是村裏的主幹道,與鎮區連接,‘微’改造後,大家出行更便利了,整個村也變美了,大家每天出門心情都是舒暢的。”38歲的前溪村村民黃女士指著嶄新的瀝青村主幹道笑得很燦爛。
這是黃女士的真實心聲,也是前溪村村民們的心聲。
“小修補”換新“大民生”。“我們村這條主幹道在1993年是鎮裏第一條水泥路。2015年,這條路重新鋪了水泥。今年7月是第三次‘微’改,破除舊的水泥路面,重新倒水泥,鋪上瀝青。這條路有3公里長,4.5米寬,目前只改造了700米,配套改造道路兩旁的水溝,到明年年初整條路可以全部改造完成。”前溪村村支書黃金泉説,這條道路白改黑之前,路面破損嚴重、到處坑坑洼洼,尤其一到下雨天,到處積水,村民出行很不方便。自從鋪了瀝青以後,道路平坦了,路面也漂亮了,村容村貌得到了很大改變。
利民之事,絲發必興。一項項危橋改造架起了群眾“暖心橋”,一條條寬敞平整的道路猶如城市的脈絡,讓群眾出行更加便捷,為洛江高品質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是洛江區情係民心解民憂,真情為民辦實事的生動實踐。接下來,洛江區將持續從細處、實處、小處著手,用“微改造”“小手術”的方式,實現鄉村“小而美”的精細化改造,切實以民生“溫度”標注群眾幸福“刻度”。(黃娜玲 黃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