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脈秦嶺 詩意長安”主題文化活動唱響“父親山”
在秦嶺腳下,感受詩意長安。10月13日,“祖脈秦嶺 詩意長安”主題文化活動在陜西省西安市鄠邑區天橋湖畔舉行,以詩詞、歌舞的表現形式歌頌秦嶺“父親山”,共赴一場穿越時空的“詩詞之旅”。活動邀請了“秦嶺衛士”、勞動模範、教師,環保、林業、文聯、社科等相關領域工作人員以及群眾代表約500人參加。
“祖脈秦嶺 詩意長安”主題文化活動旨在落實陜西省委省政府關於加強秦嶺區域生態環境保護推動高品質發展的實施意見,紮實推進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六個打造”奮鬥目標和“八個新突破”重點任務,做好秦嶺北麓(西安段)生態和人文價值深度保護、挖掘利用,弘揚秦嶺文化,推動秦嶺人文價值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本次活動由西安市委、市政府主辦,西安市挖掘秦嶺北麓生態和人文價值工作專班、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和旅遊局、市秦嶺生態環境保護管理局以及鄠邑區委、區政府承辦,秦嶺沿山各區縣協辦。
秦嶺和合南北、澤被天下,是我國的中央水塔,是中華民族的祖脈和中華文化的重要象徵。
序曲《秦嶺·家園》為活動揭幕,“祖脈秦嶺 詩意長安”主題文化活動共分為“中華祖脈·萬古韆鞦”“中央水塔·澤被天下”“文化象徵·大道鴻長”三個篇章。通過舞蹈、誦詩、情景表演、歌曲演唱、秦腔等多種文藝形式的創演,整場演出編排巧妙,一氣呵成,彰顯秦嶺文化特色。第一篇章“中華祖脈·萬古韆鞦”以時間為脈絡,串聯起藍田人在山谷間繁衍生息、半坡遺址的璀璨和禮讚“人文初祖”黃帝。
第二篇章“中央水塔·澤被天下”以歌舞展現秦嶺重巒疊嶂,鐘靈毓秀,萬類霜天競自由的自然之美。在《大秦嶺》的歌聲中,徜徉于大美秦嶺的山水之間,發現秦嶺價值、感悟秦嶺力量、延續秦嶺文明。
第三篇章“文化象徵·大道鴻長”,唱響秦人之聲、感悟秦人之魂。一曲秦腔名家大聯唱將活動推向高潮,這是大秦嶺養就的中華民族骨子裏的生生不息,壯闊雄渾。秦腔聲弱,詩詞聲起。長卷《大秦嶺·中國脊梁》為景,秦嶺腳下,詩詞飛舞,唐代仕女以樂舞相和。剎那間,猶如時空交錯,代表現代節奏的街舞涌入,共建“一帶一路”的各國青年演繹美美與共,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之光輝映古今,一句一情將從古至今人們對於秦嶺的深厚情感説與觀眾聽。“祖脈秦嶺 詩意長安”主題文化活動在《尾聲:天地·長安》的歌聲中落下帷幕。
以秦嶺山水為景感受詩中長安意,當好秦嶺衛士讓“生態之花”綻放。秦嶺腳下的西安,始終牢記“國之大者”,持續推進秦嶺生態保護。先後出臺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規劃和“正負面清單”等一系列政策法規,讓智慧秦嶺“空天地人”一體化保護更精確、更智慧。秦嶺保護的“四梁八柱”更加完善,依法依規保護秦嶺的體制機制逐步健全。
為了秦嶺的青山常在、綠水長流,西安市開展了農家樂(民宿)專項整治提升,實施最嚴格的水資源保護,持續推進秦嶺北麓主體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與修復等。特別在“智慧控山”方面,打造了“縱向貫通+橫向融合”“實時預警+指揮調度”“空天地網+線上線下”的綜合管控平臺,在全省乃至全國走在前列。西安還積極踐行“兩山”理念,成立深入挖掘秦嶺北麓生態和人文價值工作專班,統籌推進秦嶺生態和文化價值宣傳,鄠邑忙罷藝術節、長安道情、周至“秦嶺 秦人 秦聲”等文化品牌,助力西安打造彰顯中華文明的世界人文之都。
據悉,下一步,西安市將持續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保護好秦嶺豐富多樣的動植物資源、優質的水資源,傳承和弘揚好秦嶺燦爛的文化資源,積極探索綠色發展的新路徑,加快推動發展方式綠色轉型,讓綠色成為西安高品質發展的鮮明底色,不斷提升保護成效,讓秦嶺美景永駐、青山常在、綠水長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