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中國政務> 政務要聞>

海洋伏季休漁成效顯著

2024-10-14 08:51

來源:經濟日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記者日前從農業農村部獲悉,今年海洋伏季休漁制度執行較好,近海漁業資源養護取得顯著成效,資源衰退趨勢得到初步緩解。

近年來,漁業管理部門相繼採取多種措施來保護資源。農業農村部又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持續加大漁業資源養護和可持續利用力度。

首先是優化調整伏季休漁制度。目前,每年5月初至9月中旬,我國在3個海區實行不同時長的海洋伏季休漁,最長時間4.5個月。根據海洋漁業資源總量管理和海洋捕撈“雙控”制度,國內海洋捕撈總産量控制在1000萬噸以內,海洋大中型捕撈漁船數量控制在現有的5萬艘以內。

其次是建設海洋牧場,開展增殖放流,加強水産種質資源保護區管理。建設169個國家級海洋牧場,投放人工魚礁2000余萬空立方米,每年增殖放流各類海洋物種200余億尾,有效增殖和修復近海漁業資源。

有關部門還加強海洋珍貴瀕危野生動物保護。全國人大修訂了野生動物保護法,農業農村部實施了斑海豹、海龜、中華白海豚等海洋旗艦物種保護行動計劃。據統計,2021年以來,累計放流罰沒、救助海龜、斑海豹等物種1300多只。

“隨著一系列措施持續實施,我國近海漁業資源養護取得預期成效。”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局長劉新仲介紹,據科研調查監測,近年來我國近海漁業資源量在不同年度略有波動,但總體呈現穩定態勢,有些品種還持續向好。據統計,2018年至2023年,我國近海捕撈産量穩定在950萬噸左右,帶魚、鳀魚、梭子蟹等主要經濟魚類捕撈産量保持穩定,鲅魚、鯧魚、魷魚等捕撈産量穩中有升,中華白海豚、斑海豹、海龜等珍貴瀕危水生野生動物種群數量也呈現向好態勢。

農業農村部抽樣採集的捕撈資訊顯示,今年開捕以來,近海漁獲品種多樣,帶魚、鮐魚等主要經濟品種捕撈産量均有提高。以南海為例,休漁後單拖漁船日均漁獲量明顯增加,其中貝類增加9.4倍、蟹類增加3.7倍,頭足類增加2.3倍,金線魚等魚類産量也有顯著增加。

休漁也不是“一刀切”。在伏季休漁期間實施特殊經濟品種和4種作業類型漁船專項捕撈,是海洋伏季休漁制度的重要補充。專項捕撈的特殊經濟品種多為一年生等短生長週期的漁業資源,生長速度快、資源狀況較好、漁汛比較集中。經科學評估,對這些經濟品種適當捕撈不會破壞資源,還可以充分利用漁業資源、保障優質水産品供給、促進漁民增收、豐富老百姓的“菜籃子”。

自2017年開展專項捕撈以來,伏季休漁期間專項捕撈的品種、作業類型不斷擴充,管理也更加規範,取得了良好的實踐效果。劉新仲介紹,今年專項捕撈共有9個特殊經濟品種、4種作業類型,許可專項捕撈漁船2萬多艘。據初步統計,今年海洋伏季休漁專項捕撈産量約40萬噸,産值約70億元,有效促進了資源保護與合理利用,實現了水産品市場保供、漁業增效和漁民增收。

嚴格執法是保障伏季休漁制度落地的關鍵一環。近年來,農業農村部、公安部、中國海警局持續聯合組織開展海洋伏季休漁專項執法行動,嚴厲打擊各類涉漁的違法違規活動,加強特殊經濟品種和作業類型漁船專項捕撈執法監管,維護伏季休漁秩序。

“我國有300萬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積,在海上執法力量有限的前提下,我們必須抓住違法案件多、管理難度大、社會關注度高的‘牛鼻子’,查辦一批社會影響大、關注度高、震懾力強的大案要案,才能最大程度發揮執法監管成效。”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副局長孫海文介紹,漁業漁政部門聚焦重點時段、重點區域和重點對象嚴格執法。特別是8月16日至17日開展了“2024東海突擊行動”聯合執法,查獲漁獲8.7萬餘箱。此案涉及非法“捕、運、銷”整個利益鏈條,是近年來漁業漁政部門單次行動破獲的涉及非法漁船、涉案人員、違禁漁獲數量最多、情況最複雜的特大要案。

總體來看,執法監管行動對違法活動形成震懾。劉新仲介紹,今年海洋伏季休漁期間,共查處違法違規案件9770件,其中移送司法處理案件1176件,追究刑事責任4139人,這3個數字同比均有所下降,各類破壞海洋伏季休漁秩序的違法活動明顯減少。各地通過宣傳展板、視頻短片、以案釋法等多種形式和渠道對海洋伏季休漁法律法規、制度要求等進行宣傳,也使海洋伏季休漁制度更加深入人心。(記者 李和風)

【責任編輯:尤自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