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中國政務> 地方政務>

忠州博物館升級國家二級館 數萬文物等你來“尋寶”

2024-09-29 11:27

來源:中國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歷史底蘊深,又有“傳家寶”,忠縣“好菜”不怕晚。在近日舉行的中國博物館及相關産品與技術博覽會傳來喜訊,忠州博物館獲評國家二級博物館。

新石器時代中晚期,忠縣就有了人類活動的足跡,並形成了多處聚落,古老的先民鑄就了輝煌燦爛的“鹽文化”“忠文化”“闕文化”“冶鋅文化”。

經過了時間的洗禮,沉澱下來的忠縣歷史文脈,最終集中到忠州博物館這一文化展示平臺上,向忠州兒女傳遞著文化自信,並向遠道而來的客人講述這座古老城市的文化魅力。

如果你想深入了解忠縣,就從忠州博物館開始。

中壩之初

地層標本被國博收藏

忠州博物館按照“歷史線”劃分展區,第一部分是“大地史書——先秦時期”,其中最具知名度的是中壩文化。

忠州博物館相關負責人介紹,“中壩文化”距今約4600——3700年,出土的陶器以花邊口圜底罐為主,多飾繩紋、菱格紋,石器多見,主要為斧、錛、鑿等工具。作為區域性考古學文化的命名地,中壩文化代表性遺址有中壩遺址、瓦渣地遺址和哨棚嘴遺址。

中壩遺址從1997年開始發掘到2005年結束,歷時八年,1998年度,被評為“全國十大考古發現”,該遺址文化堆積層厚達12.5米,70余層文化單位涵蓋新石器時代、夏商、西周、東周、春秋戰國、漢晉、唐宋、元明清等歷史時期,完整地展現了五千年中華文明史是三峽地區文化內涵最豐富的文化遺址,堪稱反映三峽通史的“大地史書”。後來,中壩遺址的地層作為三峽地區最典型的考古地層標本,被中國國家博物館和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切割收藏。

鹽業之興

古法制鹽成世界典範

忠州博物館最具辨識度的展陳,就是鹽業遺跡。

忠州博物館相關負責人介紹,舉世矚目的三峽文物保護工程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就是以忠縣㽏井河流域為代表的早期制鹽遺跡的發現與研究。目前,世界上關於人類早期制鹽歷史和工藝的研究無不以忠縣為典範和案例。

作為中國最早大規模制鹽的地區,古代忠州用火煮鹽的歷史可追溯到商代。龍窯是古代人們燒制陶器的窯場,聰明的忠州鹽工將其改良為煮鹽專用的鹽灶。密封的窯頂被挖出一排排整齊的小孔,一件件花邊口圜底罐和尖底杯被立於其上,鹽工們給每件容器內注入儲鹵池中取出的滷水,在灶內積薪燃燒加熱,促使容器內滷水迅速蒸發,最後獲取結晶鹽。古代鹽工還具有非常強的環保意識,他們並沒有將廢棄的尖底陶杯和花邊圜底罐隨意丟棄,而是將其整齊地分別碼放,經過這樣無數次燒煮、制鹽、堆放容器,留下了十分驚人的實物遺存。

漢闕之鄉

烏楊闕成重慶“第一寶”

忠縣還是漢闕之鄉,全國現存保存較好的漢代石闕30余座,在重慶地區的6座中,忠州就佔了4座,即烏楊闕、丁房闕、無銘闕、鄧家沱闕。

其中,烏楊闕價值最高,2001年,在三峽文物保護搶救工作中發掘出土,是我國唯一通過考古發掘復原的漢闕。目前,烏楊闕陳列于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排名該館鎮館之寶之首,這也是所有漢闕中首個作為博物館館藏文物的漢闕。

石闕,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倣木結構建築,也是封建社會禮制的象徵。闕的功用很多,主要有城闕、宮闕、墓闕等。王勃的“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蘇軾的“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反映出歷代文人雅士對闕的咏讚。漢制規定,俸祿兩千石以上的官吏死後方能立闕。忠州的大姓豪強不惜僭越禮制,為自己修建了豪華的墓闕,這也是東漢末年社會動蕩、禮崩樂壞的體現。

除此之外,在忠州博物館眾多館藏文物中,還有多件鎮館之寶,如體現漢代神仙信仰的漢青銅燈,後人祝願長者長壽的“東漢銅鳩杖首”,特珍古錢劉宋“兩銖”、南朝“永光”、“景和”銅錢等,見證5000年忠州文明的文化遺産,如今匯聚在忠州博物館,共同為這座文化名城做著最好的“代言”。

傳承之城

用文物講好忠縣故事

不久前舉行的中國博物館及相關産品與技術博覽會,建館僅六年的忠州博物館躋身“國家二級博物館”,充分彰顯了該縣的文化軟實力。

忠縣官方數據顯示,忠州博物館總投資1.6億元,佔地面積36畝,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展廳面積6000平方米,集收藏、保護、研究、展示、教育功能為一體。

現有館藏文物兩萬餘件/套,涵蓋23個文物門類,展陳內容圍繞“忠義之魂 大地史書”的主題,常設“人文忠州”“忠義忠州”“多彩忠州”三大版塊。其中,“人文忠州”位於博物館建築中部,展現忠州五千年波瀾壯闊的歷史文化;“忠義忠州”位於館西端閣樓,陳列忠州歷代先賢及近現代英雄人物的忠義事跡;“多彩忠州”則位於館東端明清風格四合院內,展示忠州地區獨具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和民風民俗,三大展覽版塊,內容上既各自獨立又相互交織,是忠州三峽庫區考古成果和文化研究的集中展現。

“接下來,忠州博物館將在市、縣兩級政府部門的領導下,以國家二級館的標準要求自己,不斷提升文物保護和辦展能力,把忠縣的文化傳承好。”忠州博物館相關負責人説。

【責任編輯:胡俊】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