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學互鑒 共建共贏——“一帶一路”稅收徵管合作機制建設五年綜述
24日,為期3天的第五屆“一帶一路”稅收徵管合作論壇在香港亞洲國際博覽館開幕。來自近50個國家和地區的稅務部門負責人、13個國際組織和40余家中外跨國企業代表共500余人出席。
五年前,“一帶一路”稅收徵管合作機制(以下簡稱合作機制)由中國首倡發起。五年來,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引領下,合作機制各方攜手共進、深化合作,架起一座促進經貿暢通、提升稅收治理能力的橋梁,取得了一系列豐碩成果,成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下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多邊稅收合作機制。
開放包容,搭建多邊合作平臺
2019年4月,第一屆“一帶一路”稅收徵管合作論壇在浙江烏鎮召開。34個國家(地區)稅務部門作為成員、22個國家(地區)稅務部門和國際組織作為觀察員共同簽署了《“一帶一路”稅收徵管合作機制諒解備忘錄》,標誌著合作機制正式成立。
合作機制由理事會、秘書處、論壇和“一帶一路”稅收徵管能力促進聯盟四個部分構成,旨在通過加強稅收徵管合作,促進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推動實現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目標》提出的包容性、可持續發展。
作為合作機制的重要品牌活動,五年多來,“一帶一路”稅收徵管合作論壇先後在中國、哈薩克(線上)、阿爾及利亞和喬治亞成功舉辦四屆。在前四屆合作論壇上,各方圍繞稅收徵管能力建設、優化稅收營商環境等主題廣泛討論,累計發佈20項重要成果,推動完善透明、高效、穩定、可預期的稅收合作機制。
五年多來,合作機制從亞歐大陸延伸到非洲、大洋洲和拉丁美洲,擁有36個理事會成員、30個觀察員,不斷發展壯大。在第五屆“一帶一路”稅收徵管合作論壇開幕式上,合作機制秘書處秘書長王道樹宣佈馬爾地夫稅務局以理事會成員身份加入合作機制。至此,合作機制理事會成員擴大到37個。
喬治亞稅務局副局長帕塔·基拉澤在本屆合作論壇上表示,自成立以來,合作機制的聲譽大大提升,在全球稅務徵管界的影響力愈發深遠。
共建共用,打造多邊合作産品
五年間,在合作機制框架下,各方共同打造了一批國際稅務領域廣受認可的公共産品,有效提高了各方稅收治理能力和水準。
自2019年以來,“一帶一路”稅收徵管能力促進聯盟先後在中國揚州、中國北京、哈薩克阿斯塔納、中國澳門、沙烏地阿拉伯利雅得設立5所“一帶一路”稅務學院。本屆合作論壇宣佈,“一帶一路”稅務學院·阿爾及爾正式成立,成為第六所“一帶一路”稅務學院。
為契合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稅收徵管能力建設需求,“一帶一路”稅收徵管能力促進聯盟設計構建了滿足合作機制發展需求和具備聯盟特色的課程體系,包括稅收制度、稅收徵管及數字化、稅收營商環境及納稅服務、稅收合作等多個主題。
匈牙利國家稅務與海關總署計劃分析司副司長巴拉茲·克爾特斯表示,培訓課程補充完善了匈牙利國家稅務與海關總署的培訓體系,拓展了員工在稅收爭議解決、數字化、增值稅改革、納稅服務、風險管理和大企業管理方面的知識。
截至2024年8月,5所“一帶一路”稅務學院已累計組織140余期線上線下培訓,培訓了來自120多個國家(地區)約6000名財稅官員。
此外,合作機制官方網站和《“一帶一路”稅收(英文)》期刊,成為合作機制著力打造的經驗分享、政策研究和宣傳推介陣地。
互利共贏,推出多邊合作舉措
五年多來,中國稅務部門協調合作機制相關方,推出一系列便利跨境投資貿易的合作舉措,讓企業受益。
2019年,第一屆“一帶一路”稅收徵管合作論壇發佈了《烏鎮聲明》,讓義烏中國小商品城海外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堅定了對外投資的信心,決定建設首個海外分市場。但建設初期,企業經常在政策適用、抵扣範圍等方面把握不準。義烏稅務部門了解情況後,幫助企業解決了稅收協定待遇、商貿政策法規等問題。
如今,迪拜義烏中國小商品城已輻射中東、北非及部分東非地區近10億人口消費市場,讓更多“中國製造”走向世界。
2023年10月,中國國家稅務總局發佈“稅路通”跨境服務品牌,並依託該品牌梳理51項穩外貿穩外資稅收支援政策和徵管服務舉措,更新發佈《穩外貿穩外資稅收政策指引》,精準推送實現“政策找人”“産品找人”。2023年累計向超13萬戶跨境納稅人定向推送國別(地區)投資稅收指南和稅收紅利帳單。
同時,中國國家稅務總局通過官方網站,對外發佈105份國家(地區)稅收指南、26個海外案例、50個跨境問答和159條全球稅訊。
國際稅收與投資中心主席丹尼爾·威特表示,合作機制致力於提升各方稅務部門能力水準,創造增長、投資友好型稅收營商環境。在推動全球貿易和投資增長中,合作機制的影響力將會進一步擴大。
歷經五年建設,“一帶一路”稅收徵管合作機制凝聚各方努力,結出了一系列碩果。它發起于中國,帶來的機遇和成果屬於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