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新增3個世界地質遺産地 4處世界灌溉工程遺産
3個世界地質遺産地——烏達二疊紀植被化石産地,位於內蒙古烏海市,也被稱作“植物龐貝城”;四川自貢大山鋪恐龍化石群遺址,擁有最為密集的中侏羅世恐龍化石;廣西桂林喀斯特,以塔狀及錐狀岩溶地貌為主要特徵
4處世界灌溉工程遺産——新疆吐魯番坎兒井,是乾旱地區開發地下潛流的水利工程;徽州堨壩—婺源石堨,是砌石引水堰壩類型的水利工程;陜西漢陰鳳堰梯田,是順山地之勢形成的灌溉體系;重慶秀山巨豐堰,為有壩引水灌溉工程體系
本報南京9月3日電 (記者吳月輝、姚雪青)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在南京舉辦的新聞發佈會上獲悉: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日前發佈了第二批100個世界地質遺産地名錄,我國有3個地質遺産地入選,分別為烏達二疊紀植被化石産地、自貢大山鋪恐龍化石群遺址和桂林喀斯特,涉及古生物學、地貌和地質活動過程等領域。
“入選世界地質遺産地名錄代表該地質遺産地具有國際最高地學價值和研究水準,並得到有效保護。”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國際地質遺跡委員會副主席、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教授張建平介紹,此次我國入選的3個地質遺産地,是我國地質遺跡的傑出代表,目前我國已有10個地質遺産地入選世界地質遺産地名錄。
位於內蒙古烏海市的烏達二疊紀植被化石産地,也被稱作“植物龐貝城”。該成煤森林在生長時被傾瀉而下的火山灰保存在現今的內蒙古烏達煤田兩個煤層之間。火山灰內的高精度鋯石定年結果表明,這個成煤森林的年代距今約2.98億年。
在這裡,植物殘骸以異常完整的形態被保存下來,部分結構礦化保留了植物內部特徵。植物群由石鬆類、有節類、蕨類等七大類植物構成,具備了現代植被類群中除被子植物以外的各大類群。許多化石還記錄了昆蟲與植物之間取食等相互作用,以及植物之間攀爬等相互作用,保存了地史時期熱帶雨林群落及其中不同生物之間相互作用的複雜細節。目前已發現植物化石50余種,表明瞭該時期成煤森林的高度多樣性和演化程度。
四川自貢大山鋪恐龍化石群遺址位於四川盆地的自流井背斜的東北端,這裡有最為密集的中侏羅世恐龍化石。目前已發掘出200多具恐龍和其他脊椎類動物化石。其中,已鑒定出26屬29種,包括蜥腳類、基幹新鳥臀類、劍龍類、魚類、兩棲類、龜類、鱷類、蛇頸龍類、翼龍類和獸孔目類,由此組成了中侏羅世高度多樣化的脊椎類動物群落。
除了作為蜀龍動物群的類型産地,許多基幹類群都是各自類別的典型代表。遺址內還發現了獨特的恐龍骨骼結構,如蜥腳類恐龍的尾錘、劍龍的肩棘等,對於推斷恐龍的行為至關重要。這一地質遺産地填補了恐龍進化史上的某些空白,為研究恐龍及與其他脊椎類動物的關係提供了樣本。
廣西桂林喀斯特位於南嶺構造帶中部,以漓江及其支流周邊的塔狀及錐狀岩溶地貌為主要特徵,同時發育有許多洞穴。受古生代構造運動的影響,桂林喀斯特由背斜和向斜組成,形成了獨特的岩溶發育盆地。第四紀以來,該地區的差異性構造抬升塑造了地形地貌的多樣性,主要形成兩種岩溶地貌——塔狀岩溶和錐狀岩溶。塔狀岩溶或“地表流岩溶”在低地佔主導地位,外源水匯入産生側向侵蝕;而錐狀岩溶或“垂直滲透岩溶”發生在地勢較高處,地下水位較深,降水入滲産生垂向侵蝕。
本報北京9月3日電 (記者王浩)記者從水利部獲悉:北京時間9月3日上午,在澳大利亞雪梨召開的國際灌排委員會第七十五屆執行理事會上,2024年(第十一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産名錄公佈,我國的新疆吐魯番坎兒井、徽州堨壩—婺源石堨(聯合申報)、陜西漢陰鳳堰梯田、重慶秀山巨豐堰等4個工程申報成功。至此,中國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産已達38項。
我國歷史上建設了數量眾多、類型多樣、區域特色鮮明的灌溉工程,許多至今仍在發揮功能。我國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産幾乎涵蓋了灌溉工程的所有類型,是灌溉工程遺産類型最豐富、分佈最廣泛、灌溉效益最突出的國家。
坎兒井是歷史悠久且極具地域特色的水利灌溉系統,在新疆吐魯番分佈最為集中。坎兒井是乾旱地區開採和利用地下潛流的水利工程,通過暗渠利用重力和地面坡度將地下潛流引出地面,作為農業灌溉和人畜飲用水源。坎兒井主要由豎井、暗渠、明渠和澇壩四部分構成。暗渠用於集水與輸水,單條長度在3至5公里之間,最長可達10公里以上,總長度達3200多公里。吐魯番現存坎兒井1200余條,其中有水坎兒井近190條,年徑流量為1.14億立方米,控制灌溉面積近10萬畝,至今仍在持續發揮效益。
堨,一是指堤壩,二是指灌溉田地的水渠。安徽黃山市徽州區和江西婺源縣歷史上轄于古徽州,都傳承了“堨”這種砌石引水堰壩類型的水利工程。由於地理條件等差異,徽州區的古堨大都修建在豐樂河等較大河流上,其規模更大,在當地被稱為堨(音huì)壩;婺源縣的古堨大都修建在小河溪流上,其規模較小,在當地被稱為石堨(音hè)。徽州區現存有古堨壩500余座,其中,500年以上古堨壩5座。婺源縣現存壩長5米以上、水位上下高差0.8米以上的石堨共計2052座,其中百年以上的有1181座。古堨營造的優美水景觀與古村落、古建築、古街道等融為一體,蘊含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價值和美學價值。
漢陰鳳堰梯田位於陜西漢陰縣,灌區約5.2萬畝。鳳堰梯田的大規模開發始於明清時期,古人順山地之勢,借自然之力,形成了以鳳堰梯田為代表的“田、渠、塘、溪”灌溉體系。從漢陰的鳳凰山水源涵養林、山溪梯田到山塘濕地,分佈在1000多米的垂直空間裏,充分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
秀山巨豐堰始建於1767年,灌溉工程體系為有壩引水,共有巨豐、永豐、黃角3座攔河壩,渠道通過3座渡槽穿過平江河的兩條支流,灌溉範圍超過1.6萬畝。巨豐堰為“立體化”灌溉工程體系,渠—河立交、渠—渠立交、渠—路立交,其中三拱橋區域為渠—渠—河三層立交,是我國現存年代最早、規模最大且仍在使用的砌石渡槽攔河壩,實現了“高水高灌、低水低灌”。
世界灌溉工程遺産名錄自2014年設立,旨在梳理世界灌溉文明發展脈絡、促進灌溉工程遺産保護,總結傳統灌溉工程優秀的治水智慧,目前世界灌溉工程遺産總數量已達到177項。
《 人民日報 》( 2024年09月04日 1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