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中國政務> 地方政務>

重慶醫藥高專附一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鑄就生命之盾 與患者共譜“呼吸”樂章

2024-05-27 14:51

來源:中國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呼吸,這個在生命旅程中最為平常且自然的動作,卻常常被人們忽視,直到疾病陰影悄然襲來,人們才領悟到一呼一吸間蘊含著生命的沉甸甸重量。在重慶醫藥高專附屬第一醫院(市六院 市職防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醫護人員宛如技藝卓越的匠人,他們不僅擁有高超的醫術,更懷揣著對患者無盡的溫暖與關懷,他們用專業的治療,讓患者重新找回暢快呼吸的自由,盡享生命的活力與美好。

呼吸與危重醫學科主任朱佑明為患者看診中

呼吸守護者,危重症先鋒

64歲的黃先生因咳嗽、痰中帶血、胸背痛及腹脹等症狀,前來市六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就診。經檢查,患者被診斷為阻塞性肺炎、左下肺鱗癌,並伴隨全身多處轉移。

“因患者確診肺鱗癌後,做了2次全身化療和免疫治療,但化療後患者出現了骨髓抑制、阻塞性肺炎,不能耐受化療,無法繼續接受免疫治療,隨著病情的進展,患者出現了面、頸部和上肢腫脹、淤血,胸壁淺靜脈明顯擴張及上腔靜脈壓迫症狀。”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朱佑明主任介紹,“上腔靜脈綜合徵作為腫瘤學領域的急症之一,必須迅速進行干預,以免引發呼吸困難乃至顱內壓增高等危及生命的狀況。”

在制定治療方案時,朱佑明主任指出,首要任務是緩解患者當前症狀,第二步才是治療腫瘤。經過對患者病情的深入分析,團隊認為相較于傳統的放化療和其他局部治療,上腔靜脈支架植入術可獲得迅速可靠的治療效果,且手術創傷小、耐受性好、恢復迅速、並發癥發生率低,能為後續治療奠定堅實基礎。

為患者做檢查

在與患者及其家屬充分溝通並獲得同意後,在多科緊密協作下,順利為患者實施了上腔靜脈支架置入術,這也是該院第一例上腔靜脈支架置入術。術後,患者面、頸部和上肢腫脹、淤血、胸壁淺靜脈擴張完全、迅速消失,生活品質得到顯著提升,為患者抗腫瘤治療爭取了更多的時間和機會。

而這只是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在危急重症救治方面的一隅。據了解,科室在重症肺炎、ARDS、急慢性呼吸衰竭、難治性氣胸、肺栓塞、DIC等方面有豐富診治經驗。除上腔靜脈支架置入術外,科室團隊還在朱佑明主任的帶領下熟練掌握並應用了一系列呼吸介入技術,如超聲支氣管鏡、經支氣管動脈灌注化療+栓塞、右心導管術、球囊擴張、全肺灌洗術等等。這些技術的應用不僅提高了診斷的準確性,也為治療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和可能性。

多元與重點並重 亞專科發展引領未來

近年來,在朱佑明主任的引領下,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已構建起完整的亞專科建設模式。團隊專注于氣道慢性疾病、肺部感染(含結核)、呼吸重症、肺結節與肺癌、胸膜疾病、間質性肺疾病與職業性肺病、肺栓塞與肺血管病、睡眠呼吸疾病等多個領域的深入探索與實踐。此外,呼吸介入技術、煙草病學研究以及職業性肺病的防治工作、肺康復工作也取得了顯著進展。

“我們針對每個亞專科均設有精細化的人才培養計劃,確保每位成員都擁有獨特的專長與發展方向。”朱佑明表示,“為進一步深化專業領域,我們採用了國內專項培訓的方式,迄今已有20余名優秀團隊成員遠赴北京、上海、廣州等地專項進修學習,旨在全面提升團隊的專業技術能力與水準。”

醫師查房

瀰漫性間質性肺病是一組以肺間質炎症和纖維化改變為主要特徵的肺部疾病,其病因包括環境因素(如粉塵、有機粉塵、化學物質暴露)、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遺傳因素等。該疾病會導致肺部組織出現廣泛性的損傷,影響肺的換氣功能,而作為重慶市職業病防治院最多見的職業病之一——塵肺病,就是一種已知原因的瀰漫性間質性肺病。

如何將現有的疾病譜與亞專科的方向相結合?朱佑明將間質性肺疾病與職業性肺病作為重點亞專科方向,目前已有上百例瀰漫性間質性肺疾病患者納入科室門診隨訪管理,同時通過多學科會診平臺,與相關科室(如風濕免疫科、放射科、病理科等)密切合作,利用科室全肺灌洗、抗纖維化治療等特色治療方式,共同為患者提供全面的醫療服務。為進一步深入研究塵肺病及其並發癥/合併症的發病機制,朱佑明帶領科研團隊先後申請5項省部級課題,參與2項國家級橫向課題,發表2篇SCI和多篇中文核心期刊論文。

“接下來,我們將繼續深化學科帶頭人的業務學術能力,全面推動高端人才的培養工作,致力於構建一支技術精湛、團結協作、勇於創新的學科人才梯隊。”朱佑明強調。

創新護理方式 攜手共促健康呼吸

晨曦初露,護理人員早已上崗,夜幕來臨,忙碌身影仍穿梭于病房之間……在患者康復過程中,護理承擔著包括病情觀察、日常巡視、生活照料、延伸護理、隨訪服務等多項工作。長年的忙碌,已是她們的日常。

“如果忘記怎麼使用的話,可以掃碼觀看教學視頻哦!”病房裏,護士長王芳對使用吸入製劑的患者進行健康宣教後,提醒患者可以掃描病房裏的“暢快呼吸”二維碼觀看操作視頻。原來,為解決傳統口頭宣教存在資訊傳達不全面、患者理解困難、遺忘等問題,科室護理團隊創新使用二維碼視頻宣教的方式,通過更為直觀、生動的視覺演示,幫助患者更精準高效地掌握吸入製劑的使用方法。

護理查房

此外,科室還開通了“呼吸之家”公眾號及微信病友群,定期發佈健康知識和資訊動態,提高患者和家屬的健康素養;每月舉辦健康講座和義診活動,全力為患者提供健康指導和醫療諮詢;針對重症患者眾多的情況,科室還引入了RICU可視化探視系統,讓家屬能夠更直觀地了解患者的康復情況,增強家屬對治療的信心。

儘管面臨人員緊缺的困境,她們始終堅守職責,早上崗、晚下班,肯學習、求進步。除日常的護理工作外,護理人員還積極投身於科研工作,精心撰寫學術論文,積極申報研究課題,以嚴謹的態度和深厚的專業知識為學科的持續發展注入動力。在團隊的共同努力下,科室的患者滿意度持續提升,贏得了患者及其家屬的普遍讚譽。

呼吸與危重醫學科護士長王芳

“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護理團隊始終秉承‘病人的需要是第一位’的服務理念,堅持以‘暢快呼吸’為目標,以週到的服務和精湛的技術為基石,用愛心、信心和恒心詮釋著‘呼吸人’的責任與擔當,我們將一如既往,與醫師團隊默契配合,為患者提供更加優質、全面的護理服務,以實際行動守護患者的健康與幸福。”護士長王芳表示。(徐亞男/文圖)

【責任編輯:王琦】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