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中國政務> 政務資訊>

夏日旅遊消費"熱"力十足 新業態激活經濟新動能

2024-05-17 07:33

來源:人民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伴隨著生機盎然的夏天到來,夏日旅遊消費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為消費者帶來新體驗,推動市場消費顯著增長。

夏日“熱”力十足 新玩法帶來新活力——

倏忽溫風至,神清夏日長。

5月14日,黑龍江省2024年夏季旅遊推介會走進吉林長春,推介夏季旅遊系列産品。黑龍江省依託夏季平均氣溫20℃的獨特氣候優勢,圍繞大森林、大濕地、大湖泊、大草原等多樣化生態資源,以“避暑勝地,清涼龍江”夏季旅遊品牌,設計開發森林康養、休閒避暑、邊境觀光等特色旅遊産品。

如今,各地紛紛推出各具特色的夏日旅遊項目。5月的山東,山下悶熱,而泰山一片清涼。登上夏日的泰山,遊客可以欣賞雲煙繚繞,山風徐徐。貴州六盤水避暑季近日啟幕,遊客在旅途中可以在峰巒疊嶂、群山綿延之間,盡享夏日愜意時光。

持續繁榮活躍的旅遊市場,意味著消費潛力有效釋放,消費拉動作用持續顯現。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表示,旅遊市場像花兒一樣綻放,也如靜水一般深流。今天的旅遊已經融入日常生活,看上去波瀾不驚的模樣,卻多了份細水長流的耐心和靜水深流的從容。

“文”與“旅”雙向奔赴 新模式引領消費新風尚——

“演唱會+”“非遺+”“國潮+”……這個夏天,“跟著演出去旅行”成為了年輕人的出遊新時尚。演唱會、非遺展、文化節等“文化消費+旅遊”的模式熱度不減。既滿足了遊客的精神文化需求,又促進了當地的消費帶來了增量。

在浙江諸暨,憑西施音樂節門票或線上購買記錄,可免西施故里旅遊區等多個景區的首道門票。在這裡,遊客可以感受苧蘿山的清新、金雞塔的悠遠、浣紗江的清澈……

從旅遊平臺發佈的資訊可以看到,今年“五一”小長假期間國內遊市場內部呈現明顯的結構性變化,熱點城市依舊火熱,但下沉市場對人們的吸引力越來越強,更“接地氣”地享受美食和美景正成為旅行新趨勢。

戴斌表示,要以遊客滿意為導向,進一步完善面向散客的旅遊公共服務體系,釋放非遺、傳統文化等項目的帶動效應,以“旅遊+節事”“旅遊+購物”“旅遊+藝術”等新業態引導目的地城市和市場主體,創造更多面向新需求的旅遊空間和消費場景。

促消費惠民生 繪好經濟發展“新畫卷”——

夏日旅遊經濟在全國遍地開花,成為滿足群眾消費需求,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著力點。保障遊客旅遊體驗,點燃旅遊業態創新引擎,助力激發本地消費活力,是各地促消費惠民生的題中應有之義。

據悉,瀋陽鐵路將於5月20日推出東北地區首款高鐵旅遊計次票産品,助力綠水青山的“顏值”成為發展“産值”,為地方經濟實現高品質發展注入“活水”。

消費環境升級向“新”。文旅市場各項數據增勢喜人,豐富多樣的旅遊方式扮靚人們的夏日生活,彰顯消費信心的恢復,更折射出我國內需的強勁韌性和深厚潛力。

夏日時節,萬物榮華。做好促消費這篇大文章,著力擴內需,進一步優化消費環境,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高品質的消費需要,為中國經濟行穩致遠注入澎湃動力。(宋子節、肖聰聰、實習生周長耀)


【責任編輯:王琦】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