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中國政務> 地方政務>

蜀葵綻放世園舞臺 探訪獨具“蜀”味的“絲路之花”

2024-05-13 08:49

來源:成都日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鮮花山谷的蜀葵花海

2024成都世園會主會場30余個展園中都可以看到蜀葵的身影。在這場園藝界的“奧林匹克盛會”中,唯一以“蜀”命名的蜀葵在更廣範圍內進入大眾視野。

5月10日,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花開成都”大聯播將鏡頭對準了成都金堂上千畝的蜀葵。通過與愛奇藝、優酷等多平臺的聯動播出,吸引了超60萬人次線上“雲”賞花。

“我知道了關於蜀葵很多從未知道的秘密,這正是園藝能給人們帶來價值的很好例證,不僅是經濟收益,還有精神的富足。”就在2024成都世園會啟幕前,國際園藝生産者協會主席萊昂納多·卡皮塔尼奧曾到訪金堂鮮花山谷,一覽川中蜀葵的風采。作為本屆世園會的聯動點位,鮮花山谷綻放的蜀葵為世界各地遊客集中展示了獨具四川標識、成都元素的蜀葵之美。

事實上,作為在全世界廣泛種植的中國花卉,蜀葵經絲綢之路引種至世界各地,被稱為“絲路之花”,成為中國植物界中的“一帶一路”見證者。

“蜀”味滿滿

鮮花山谷建成世界最大的蜀葵基因庫

在當代作家、四川作協副主席蔣藍眼中,蜀葵是最具世界知名度的蜀地之花,世界各地都有它俏麗的身影。

蜀葵原産于四川,擁有2200多年栽培歷史,是中國最早以産地命名的本土觀賞花卉之一。

在金堂鮮花山谷,蜀葵被大面積種植,眼下正迎來盛花期。鮮花山谷擁有目前世界上面積最大、品種最多的蜀葵花海,眼下建成面積1200畝,先後收集保存各類蜀葵種質資源1000余份、700余個品種,保存數量居世界首位,已成為中國蜀葵種質資源保存中心和世界最大的蜀葵基因庫。金堂鮮花山谷“谷主”周小林夫婦先後培育出紅、黃、白、橙、紫和黑6大色系和單瓣、復瓣和重瓣3大花形,培育了詩韻、紅粉佳人、天竺少女等新品種。在種植蜀葵的同時,二人也對蜀葵種質資源進行系統性地收集保護,編撰《中國蜀葵品種圖志》《中國蜀葵——走向世界的絲路之花》等科普讀物,常年開展蜀葵科普展示公益活動,為世界各地的人們提供了解蜀葵、體驗蜀葵文化的重要窗口;以蜀葵花為重點打造集露營、研學、親子度假為一體的鄉村旅遊新業態,帶動周邊生態農業及旅遊業融合發展,實現了蜀葵從農業種植到鄉村“賞花”遊産業鏈的延伸。

蜀葵走天下

經絲綢之路引種至全球

在西方繪畫大師的筆下,蜀葵往往是描摹生活的首選之花;在世界各國的郵票題材中,蜀葵屢見不鮮、風靡全球;在日本漫畫家宮崎駿的筆下,在俄羅斯的歌劇中,在西班牙的電影裏,蜀葵都曾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作為土生土長的中國花卉,蜀葵經絲綢之路傳播,成為世界上分佈最廣的中國植物之一。據《中國蜀葵——走向世界的絲路之花》介紹,蜀葵是最早經由絲綢之路被引種到西方的原産中國的花卉植物之一。

據記載,向東,蜀葵在8世紀被引種到日本;向西,蜀葵沿著絲綢之路逶迤而行。在敦煌壁畫裏,蜀葵與蓮花成了最為重要的佛教名花。大致于15世紀進入歐洲後,蜀葵在歐洲北部的冰島、芬蘭、瑞典開始紮根。

奇妙的是,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市好萊塢大道上有一座“蜀葵之家”(Hollyhock House),建於1919年至1921年,係建築大師弗蘭克·勞埃德·萊特(Frank Lloyd Wright)的作品,2019年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産名錄,每年吸引數萬名參觀者,其客廳內鏤刻的雙“喜”字樣中式燭臺及仙鶴屏風等,為這座滿是蜀葵元素的建築增添了多元文化注腳。

蜀葵頻現于西方文藝復興時期的畫家筆下,比如1886年梵谷創作的《花瓶中的蜀葵》,屬於後印象派現代藝術的花卉畫,現藏于蘇黎世美術館。此外,在提香、魯本斯、莫奈、列賓等著名畫家筆下,蜀葵不斷得到一種全新的色彩與造像的賦形。據周小林夫婦多年悉心研究,先後收集了逾2000幅西方畫家繪製的蜀葵美術作品。而在文學作品裏,歌德、司湯達、巴爾扎克、雨果、安徒生等經典作家,相繼把蜀葵寫入作品中。

“在所有引種到世界各地的中國植物中,蜀葵是畫家筆下繪製作品數量最多、文學家描繪最多的品種,是世界範圍內分佈最廣泛、知名度最高、生命力最強的中國花卉。”周小林表示。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盧佳麗

金堂縣供圖


【責任編輯:尤自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