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中國政務> 頭條區>

多地開展前沿技術攻關,加強科技創新與産業創新深度融合

2024-03-18 09:25

來源:人民日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位於上海浦東新區的張江基因島。
  上海國際醫學園區供圖

核心閱讀

未來産業代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方向。近年來,上海浦東致力於推動細胞和基因技術産業化,江蘇蘇州加快量子科技向實用化、工程化轉化,四川成都將算力優勢變為産業發展優勢……多地聚焦未來産業,持續開展前沿技術攻關,不斷催生新領域新業態新賽道,培育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上海浦東——        

推動細胞和基因技術産業化

在位於上海浦東新區的沙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劉雅容正與研發人員討論項目最新進展,一款新的細胞治療藥物研發在此不斷突破。從企業創辦伊始,劉雅容和團隊就聚力探索腫瘤治療新路徑,如今公司研發的新藥已完成一期臨床試驗。

近年來,得益於浦東新區的超前規劃,不少細胞與基因領域研發企業被吸引而來。自2003年當地啟動上海國際醫學園區建設以來,細胞和基因技術産業被列為園區培育産業的重要部分。

除了高起點規劃,浦東還持續引導産業集聚,推動國際醫學園區發展不斷提速。其中,園區下屬的張江細胞和基因産業園已成為上海市發展相關産業的關鍵承載區。

“張江細胞和基因産業園把握生物醫藥未來發展的重要機遇,保持與産業的深度接觸,推動産業開展深入研究,持續構建良好生態,提供更優服務。”上海國際醫學園區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夏多介紹。

在張江細胞和基因産業園,浦東推動建設集源頭轉化、孵化、加速等於一體的綜合性生態服務體系,吸引紅杉中國智慧醫療基因組學孵化器、和元生物基因治療賦能創新中心落戶園區。園區還積極籌建産業要素高度集聚的創新綜合體,包括張江藥谷孵化加速中心2.0版、細胞培養實驗室等,並引進細胞基因質控平臺、基因測序平臺等,為細胞與基因領域初創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平臺。

目前,園區內的上海恩凱細胞技術有限公司,專注于創新細胞藥物技術轉化和開發,其研發的細胞藥物已獲得國際食品藥品監督機構批准;正序生物(上海)則專注于新型基因編輯技術,今年1月通過鹼基編輯療法對血紅蛋白病進行了治療。

據介紹,去年底16萬平方米的張江基因島已正式投入運營。未來,浦東還將規劃近1000畝的發展空間,進一步推動細胞和基因技術産業化。

江蘇蘇州——

加快量子科技産業發展

江蘇蘇州相城區,量子科技長三角産業創新中心(以下簡稱“創新中心”)的無震精密實驗室裏,大型顯示屏上跳動著數據,科研人員在3台不同配置的超導量子電腦前忙碌著。

量子科技是江蘇重點規劃佈局的未來産業之一。創新中心作為蘇州市及相城區政府、中國電子科技集團、中國電子科學研究院四方共建的量子科技創新研發機構,已經成為蘇州市系統佈局量子科技全産業鏈發展的重要起點。創新中心科研總監助理岳寰宇告訴記者,利用量子疊加及量子糾纏的特性,量子計算開闢了新的技術路線,使得運算效率更高、能耗更低、應用場景更多元。

近期,創新中心與江蘇省內一家銀行達成初步合作意向,將基於金融實際應用場景,通過研發適用的量子金融演算法軟體,在投資組合優化、衍生品定價、風險分析、欺詐檢測等方面,顯著提升金融投資的智慧化水準和金融服務的響應速度。

為加快量子科技産業發展,蘇州提供多方面政策支援。“根據四方協議,蘇州將在5年內向創新中心投入24億元研發經費,並提供人才服務、項目對接等政策支援。”創新中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陸軍介紹。

此外,産業發展的用地需求也有了保障。位於相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的量子科技産業園內,80萬平方米的啟動區將於上半年開工建設。産業園除了支援創新中心在産學研融合上繼續發力,還將引入更多相關領域的企業、院所落戶,進行量子電腦産業化研發生産。

“下一步,蘇州將加快科學研究突破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抓好多學科交叉融合和多技術領域整合創新,依託蘇州製造業基礎堅實、産業配套完善、創新資源密集等優勢,進一步提升量子科技向實用化、工程化轉化的效率。”蘇州市科技局局長徐積明介紹。

四川成都——

擴展算力基礎設施應用

走進四川中科玻璃有限公司的生産車間,機器轟鳴聲中,數不清的玻璃酒瓶産品經過檢測後進入傳送帶。

“能實現快速檢測,得益於玻璃酒瓶缺陷檢測一體機。”公司生産技術中心副主任劉會斌告訴記者,通過人工智慧視覺自動識別,檢測既精準又高效。

“一體機的高效運作,又離不開成都智算中心提供的高性能計算能力。”四川數聚智造科技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廖強説,強大的算力使産品開發週期顯著縮短,能更及時地響應用戶需求。

算力是支撐數字經濟發展的“底座”。2022年5月,由成都高新區、郫都區與華為公司共同建設運營的成都智算中心正式上線。作為公共算力服務提供方,中心已成為越來越多企業和高校科研團隊的“智慧大腦”。

“成都智算中心首期提供總計300P的人工智慧算力,相當於15萬台高性能個人電腦的算力。”成都智算中心市場開發部部長梁爽介紹,中心與120余家企業合作,在超大城市智慧治理、智慧醫療、智慧製造等場景形成人工智慧解決方案240余個。

智算中心不僅提供安全可靠的普惠算力服務,還是産業創新發展的平臺。“針對傳統企業人工智慧轉型等需求,中心積極牽線搭橋,與企業共同探討商業模式、打造産品、對接投資機構,為企業提供定制化服務。”梁爽告訴記者,成都智算中心正與合作方加快推出一系列“人工智慧+行業”的示範性應用場景,將算力優勢變為産業發展優勢。2023年,成都大數據産業規模達1039億元,同比增長26%,首次突破千億元;人工智慧産業規模達780.3億元,同比增長26.7%。

針對中小微企業面臨的算力匹配難、應用少等痛點,成都推出算力券,對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使用算力提供一定補貼。“未來,成都將持續降低算力平臺的使用門檻與成本,推動人工智慧技術在更多優勢産業實現深度應用。”成都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説。

製圖:汪哲平

《 人民日報 》( 2024年03月18日 06 版)

【責任編輯:閆景臻】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