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中國政務> 滾動新聞>

上海濕地保護調研報告出爐,人大代表呼籲儘快出臺專項規劃

2024-03-05 09:26

來源:上觀新聞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確實沒想到,在離我們這麼近的地方,有一塊保護得那麼好的濕地。”和記者談起濕地話題,好幾位在滬全國人大代表都對位於浦東的金海濕地公園印象深刻,這是上海外環綠帶上唯一一個以濕地為特色的公園。

去年,“濕地保護法實施情況”專題調研組分別前往上海浦東新區和崇明區實地調研,多位在滬全國人大代表參加。近日,專題調研報告出爐,就上海濕地保護提出意見建議。

對濕地動態監測預警

2022年6月1日,濕地保護法實施,上海依法建立了濕地保護修複製度,明確各級政府對本行政區域內濕地保護負總責,部署開展長江上海段“十年禁漁”、長江口水生生物多樣性恢復、重大濕地生態修復、自然保護地建設等重點工作,大力推進濕地資源保護。

地處長江入海口的上海,濕地資源豐富,擁有河口灘塗、內陸灘塗和森林沼澤三種濕地類型,0米線以上濕地面積達到72715.48公頃。

調研組分別前往赤風港濕地公園、崇明東灘鳥類自然保護區、北八滧互花米草治理區、東灘濕地公園、中華鱘夢園等進行實地調研,聽取上海市相關部門及地區貫徹實施濕地保護法情況的彙報,並與相關部門負責人、專家學者等座談交流。

據介紹,上海于2021年將濕地納入自然資源調查系統,每年組織開展“林草濕生態監測綜合評價”,厘清本市濕地資源分佈、類型、面積、生態狀況等。從這一年起,上海每年對近200塊樣地開展動態監測,及時掌握濕地資源現狀、生態功能及動態變化情況,並對遙感圖斑變化作出預警。

“上海的濕地保護很有特色,特別是人工濕地,做得很好。”全國人大代表、同濟大學特聘教授顧祥林是此次調研牽頭人之一,他以金海濕地公園舉例,雖然面積僅有41.8公頃,但有湖泊、各種植物和鳥類,吸引了周邊不少市民前來休閒遊玩,體現了城市的多元生態。

前往崇明東灘濕地調研的全國人大代表、上海交通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特聘教授黃勇平發現,當地的鳥類種類比原先多了不少,目前,記錄到的鳥類已超過300種,每年遷徙的水鳥達到上百萬隻。“鳥類停留的時間也比原來更長了,這都是濕地的功勞。”

健全綜合協調機制

雖然上海花了很大力氣保護濕地,但濕地被破壞的情況還是時有發生,外來物種的入侵就是原因之一。

“互米花草是比較有代表性的一個案例。”顧祥林告訴記者,互米花草根系發達、繁殖很快,當初引進主要是為了加固堤壩,防止水土流失,但一旦繁殖過多過快,就會破壞植物多樣性和濕地生態。

此次調研發現,外來入侵物種防控形勢仍然嚴峻,福壽螺、鳳眼藍、空心蓮子草等入侵物種不定期爆發,加拿大一枝黃花、互米花草等在沿河灘塗濕地廣泛擴散,侵佔原生植物的生長空間,威脅水鳥、底棲生物的生存,需採取更有效的措施加以防治。

調研報告建議,繼續推進長江十年禁漁,開展長江口水域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完善瀕危珍稀野生動物救助網路,嚴防外來水生生物入侵,加強生境營造與維護,增加生物多樣性。

人為破壞也需引起重視。據介紹,去年,上海對違規侵佔國家濕地公園等自然保護地問題開展專項整治,累計出動船艇49艘次,巡護陸域38066公里、海域1867海裏。濕地保護法施行以來,上海從嚴懲處了一批盜採江砂海砂、非法捕撈、非法狩獵等違法犯罪行為。

然而,由於濕地生態系統處於水體與陸地的過渡地帶,在空間上往往涉及林業、農業、水務、海洋等多部門的重疊管轄。調研發現,上海濕地保護協調機制的作用發揮不夠,綜合協調、分工負責的工作合力還未充分體現。

調研報告建議,各級政府要完善濕地保護目標責任制,健全綜合協調、分部門實施的濕地保護管理體制,儘快出臺本市濕地保護專項規劃,落實濕地保護修複製度,層層傳導壓力,切實落實責任,真正形成濕地保護各盡其責、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讓濕地保護更可持續

在臨港,每年的觀鳥節都會吸引不少市民趕來參加,這裡豐富的濕地資源,已經成為臨港綠色發展的堅實基礎。但也有一些環保人士發現,由於城市建設的快速推進等各種人為因素,濕地也面臨著衰退。

參與調研的代表們認為,需要更加明確劃定城市發展和濕地保護之間的邊界,讓這項工作更可持續。調研報告建議,應進一步明確一般濕地的範圍面積、管理措施、利用方式和徵佔用流程,規範捕撈、養殖、種植、旅遊等濕地開發利用方式,落實重要濕地和一般濕地分級管理要求。

在代表們看來,提高濕地保護主動性和可持續性,建立健全濕地保護生態補償機制必不可少。參與此次調研的全國人大代表、閔行區浦錦街道蘆勝村的黨總支書記張義民告訴記者,以崇明為例,濕地保護,意味著當地居民讓出了本可以産生更高附加值的優質土地資源,應當在財政上予以傾斜,既保障當地農民基本收入,也讓濕地保護更可持續。

但調研發現,上海濕地生態修復方面尚無專門資金渠道,資金投入不穩定,導致一些重大修復項目立項難,進展緩慢。對此,調研報告建議,進一步發揮政府投資的主導作用,通過設立濕地生態修復專項資金等方式加大對重要濕地保護的投入,保障重大濕地修復項目的立項和實施。

【責任編輯:曾瑞鑫】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