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中國政務> 頭條區>

勇擔先行示範的重任——京津冀十年協同發展譜新篇

2024-02-26 09:25

來源:新華社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2024年是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十週年。十年來,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指明前進方向、提供根本遵循,推動這一國家戰略不斷向縱深推進。

“京津冀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卻瓣瓣同心。”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大決策部署,京津冀探索人口經濟密集地區優化開發的新模式,謀求區域發展的新路子,打造經濟社會發展新的增長極。從謀篇佈局的“大寫意”到精耕細作的“工筆畫”,京畿大地發生著深刻變化。

以資源優化配置重構區域發展新格局

春節假期後,位於北京地鐵動物園站南側的新動力金融科技中心極具現代感的大廳內,服務團隊正在為新一批入駐企業對接最新落地的相關政策。經過疏解騰退,曾經的動物園批發市場,當前已成為金融科技企業的集聚地。

十年前,動物園批發市場面積最大的世紀天樂大廈,曾聚集近3000家商鋪。如今大廈通過改造,最大限度保留建築結構,內部則是另一番景象:5A甲級寫字樓,設有城市會客廳、文化藝術空間等商務服務及社交空間。

與此同時,一批批市場商戶向河北廊坊、保定白溝、滄州黃驊等地疏解,助力河北打造全國現代商貿物流基地。

“動批”蝶變是首都轉變發展模式、推進區域協調發展的生動樣本。

2014年2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座談會聽取京津冀協同發展專題彙報,明確提出實現京津冀協同發展是一個重大國家戰略。

宏圖既定,規劃先行。2015年6月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一張圖規劃、一盤棋建設、一體化發展,京津冀協同發展不斷取得新成效。

今年春節,來自湖北襄陽的電焊工董天會是在北大人民醫院雄安院區項目工地上度過的。這是他從業十幾年來,第一次沒有回家過年。他説,在建設未來之城中度過一個有意義的春節非常難忘。

吊臂升降,機器轟鳴,鋼筋敲擊聲不絕於耳……在雄安新區,還有國貿片區、大河片區安置房等多個項目現場,春節不停工,寒風中的建設“熱度”不減。記者獲悉,雄安新區已有4家央企總部落戶,央企已設立子公司及各類分支機構200多家;在京部委所屬的4所高校雄安校區和1家醫院雄安院區項目已開工……

在北京另一翼,城市副中心一批交通、水利、能源等重大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綜合治理項目逐步建成,錨定數字經濟、現代金融、先進製造、商務服務等六大産業,連續保持每年千億級投資強度。

在通州,煥新的不只是城市面貌,更在於發展理念和管理機制的提升。

根據相關政策,符合北京城市副中心發展定位的北京市屬國有企事業單位,在疏解至北京城市副中心時,允許其新建或購買辦公場所;符合劃撥條件的,可以以劃撥方式供應土地。這一政策賦予北京城市副中心更大發展自主權。

2024年1月底,北京市級機關兩批集中搬遷工作順利收官,城市副中心與主城區“以副輔主、主副共興”的發展格局正有序形成。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通州區常住人口約184萬人,比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時增長65萬餘人。

十年間,北京市“瘦身提質”效果超出預期,退出一般製造業企業超3000家,疏解提升區域性專業市場和物流中心近1000家,城鄉建設用地減量130平方公里。北京中心城區功能佈局不斷優化,實現城六區常住人口比2014年下降15%的目標,高精尖産業新設經營主體佔比由40.7%上升至66.1%,精準補建便民商業網點7700余個。

隨著區域合作日益加強,資源合理流動和配置,天津和河北發展更有活力。河北省十年累計承接京津轉入基本單位4.3萬餘家;天津市濱海—中關村科技園、京津中關村科技城等重點平臺,註冊科技創新企業約6500家。

以協同創新促進區域産業協作

對京津冀協同發展而言,京津兩個直轄市是重要的支點。結合北京科技創新優勢和天津先進製造研發優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譜寫新時期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京津‘雙城記’”成為這兩座城市發展的新方向。

不久前,一款用於清潔太陽能光伏板的新材料産品在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發佈。“以全國太陽能裝機量約400GW為例,每年可減少約420億元的經濟損失,為清潔能源行業帶來廣闊的盈利空間。”研發企業京中(天津)奈米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那明揚説。

這是京津冀協同創新在天津市誕生的新成果。京津攜手在天津市濱海新區、寶坻區分別建立濱海—中關村科技園、京津中關村科技城,推動創新成果落地開花。截至2023年底,兩處新平臺累計註冊企業突破6500家,大多數是科技型創新企業。

跟隨公司落戶天津寶坻京津中關村科技城,張建輝和李麗花這對“80後”夫妻結束了長達9年的“北漂”生活。李麗花説,之前一直在北京的博宇半導體工藝器皿技術有限公司工作,孩子長期在老家。2020年,張建輝夫婦順利落戶天津,把孩子從山東老家接來身邊上學,心裏踏實多了。

在雄安新區中關村科技園一期B2棟的二樓,有一間咖啡廳頗為熱鬧。有時咖啡廳被改成一間會議室,長長的桌子盡頭,是一個可移動的大屏。隨著不同的會議主題,大屏上播放著不同內容的PPT文件。主講人有時坐在沙發上向長桌四週的人講解,有時候起身快步走到大屏前,進行問答和互動。

河北雄安羅數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亞洲表示,從辦公室移步二樓咖啡廳,創業者們可不僅僅是為了一杯飲品。在一間間充滿咖啡香的共用空間裏,有創新創造的熱情、有思想碰撞的火花,也隱藏著數不清的機遇。

雄安新區中關村科技園自去年8月30日揭牌,一期工程入駐率達到了90%。這些企業以高新技術、專精特新“小巨人”為主,主營業務多為人工智慧、智慧硬體、生物醫藥等。

一個中關村,花開京津冀。十年來,中關村企業在津冀兩地累計設立分支機構已超過1萬家。

以協同創新推動産業協作,是京津冀協同發展不斷突破的根本動力。北京市發改委主任楊秀玲表示,京津冀正聯合編制氫能、生物醫藥等六大跨區域産業鏈圖譜,實施産業鏈“織網工程”,為延鏈、補鏈、強鏈、優鏈提供“導航圖”。

據統計,北京流向津冀技術合同成交額由2013年的71.2億元增長至2023年的748.7億元,累計超2800億元。近日由北京大學首都發展研究院發佈的《京津冀協同創新指數2023》顯示,2013年至2022年,京津冀協同創新指數從100增長到297.6,年均增速為12.9%。

以共建共用推動公共服務“跨省過河”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最終要體現到增進人民福祉、促進共同富裕上。

總面積21.6萬平方公里、擁有1億多人口的京津冀地區,地緣相接、人緣相親、文化一脈,具備公共服務資源共建共用的天然基礎。堅持鮮明的人民立場,讓京津冀這片古老又現代的土地幸福底色更濃、成色更足。

記者在北京兒童醫院保定醫院見到鍾女士時,她正在為身患白血病的9歲孩子辦理出院手續。新的治療階段已經完成,她計劃帶孩子回老家看爺爺奶奶。

去年5月,為給孩子看病,鍾女士本打算挂北京兒童醫院血液一科的專家號,帶著孩子去北京看病。後來才知道,這位專家每週來保定兒童醫院坐診。

2015年,保定市兒童醫院接受北京兒童醫院託管,開創了公立醫療機構跨省託管的先河。如今,北京兒童醫院將造血幹細胞移植專業科室及人員“整體下沉”到保定,合作步步加深。

作為落地城市副中心的三甲綜合醫院,北京友誼醫院通州院區開診5年來,醫療服務總量逐年遞增,門急診總量超458.9萬人次,其中外埠患者比例超40%,主要來自廊坊北三縣和通州周邊地區。

肝硬化患者劉磊是這間醫院受益者之一。經過肝移植手術,劉磊的肝功能逐步恢復正常,這意味著一台創造了“活體輔助肝移植最小移植物”紀錄的頂尖手術最終成功。通州蛻變為城市副中心過程中快速提升的醫療能力給予了更多像劉磊一樣的患者堅強保障。

戶籍改革、醫療改革、公共服務改革……一項項利民之策在京畿大地落地開花。

寒假期間,雄安新區以財政補貼方式,組織28所中小學開展免費託管服務。記者採訪時,在雄安史家衚同小學的塑膠跑道上,體育教師帶著孩子們正在進行多形式跑跳訓練。

2017年8月,京冀兩省市政府簽署協議,北京市以“交鑰匙”方式支援雄安新區建設幼兒園、小學、完全中學、綜合醫院各一所,雄安史家衚同小學是其中之一。

“我們學校的學生都是雄安建設者子女,寒假託管為他們解除了後顧之憂,讓他們能安心工作。”雄安史家衚同小學副校長王映説。

十年來,京津冀協同發展彰顯鮮明的人民立場,通過創新體制機制和政策,促進公共服務“跨省過河”、全面融合,讓群眾增強獲得感、幸福感。京津冀已有4900余家定點醫療機構實現跨省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直接結算,200余所京津中小學幼兒園在河北開展跨區域合作辦學。

京畿大地激蕩人心的發展故事還在繼續書寫。面向未來,習近平總書記的指引清晰而堅定:“努力使京津冀成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先行區、示範區。”

(記者李鳳雙、張濤、陳煒偉、任麗穎、郭宇靖、毛振華、張驍、白佳麗)

新華社北京2月25日電


【責任編輯:閆景臻】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