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最美擁軍人物”蔡志堅
11月19日,貴州省退役軍人事務工作五週年成就暨2023年貴州省“最美退役軍人”“最美擁軍人物”、“退役軍人創業之星”退役軍人志願服務先進典型學習宣傳系列活動發佈儀式在貴陽舉行,儀式現場發佈了18位貴州省首屆“最美擁軍人物”。其中由貴陽市雙擁辦推薦的蔡志堅被獲評為貴州省首屆“最美擁軍人物”。
蔡志堅,男,漢族,1965年10月出生,中共黨員,貴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副廳級)。
蔡志堅愛國愛校,心繫國防,情暖軍營,大力推動服務退役軍人工作,持續推進符合退役軍人特點的教學和培訓體制改革,充分發揮各方資源優勢,合力構建退役軍人“脫下軍裝換工裝”的轉化器和“從忠誠衛士到大國工匠”的孵化器,探索“12345”擁軍辦學思路,走出了一條職業教育發展與擁軍和退役軍人工作有機結合的新路。
堅持一個擁軍辦學特色
將愛國擁軍工作與職業教育緊密結合,在貴州省高職院校中率先建成貴州退役軍人教育基地,積極推動“政校軍企”大融合,厚植師生崇軍愛國情懷。把退役軍人職業教育工作作為辦學特色加以重點培育,凝練“忠誠堅定、陽光自信、身手敏捷、體魄健康、團結協作、血性擔當”學子品格,豐富擁軍內涵,拓展擁軍外延,讓軍愛民民擁軍成為學院風尚和文化自覺。
完善兩項聯動調度機制
積極推動貴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與省、市、縣三級退役軍人事務部門建立聯席會議和“雙清單”制度,“政校軍企”共同發力,牽頭組建貴陽市退役軍人就業創業産教融合聯盟,實現退役軍人職業教育從“單兵作戰”到“系統整合”的轉變。
建強三個擁軍職教體系
多次組織研究退役軍人教育基地建設,將“資源平臺化、教學多元化、服務精準化”作為退役軍人職業教育服務模式創新的三個重要抓手。打造平臺匯聚資源。與退役軍人事務部門、武警貴陽支隊、16所優質高職院校和省內外大型企業合作,建立“資訊互通、資源共用、相互協同”的機制,整合聯盟院校42個骨幹特色專業和實習實訓資源,形成工作合力。“終身職教”貫通培養。成立專項工作領導小組和退役軍人服務社團,制定專項人才培養方案,提升技能傳授的精準化和有效性,實現教學到管理全覆蓋。“崗課賽訓”綜合改革。開發線上線下課程151門,提升參訓意願和培訓品質,堅持培訓與考證結合,賽事與能力結合,構建終身培訓機制,以賽促尋,帶動更多退役軍人創新創業。
推進四項服務舉措
建設退役軍人職教服務平臺。投入129萬元以資訊化的手段,搭建“就業創業+學歷教育+技能培訓+適應性培訓”全鏈條成長服務平臺,成為退役軍人就業創業的推廣平臺、資訊平臺、溝通平臺、服務平臺。大力開展退役軍人技能培訓。不斷健全和完善退役軍人教育培訓體系,有針對性的制定培訓課程,既有面向退役軍人無人機、電工、汽車維修等專業領域實施“短平快”的適應性培訓,也有專門為“兵支書、兵支委”舉辦的崗位專項培訓,滿足退役軍人技能培訓的多種需求。大力提升退役軍人學歷。將落實鄉村振興戰略與退役軍人工作有機結合起來,與地方政府開辦“兵支書”定崗班,積極推動面向崗位能力的教學改革。出資建設軍人及軍屬候車室。投入43.35萬元,與貴陽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合作,在貴陽北站建立軍人候車室,現役、退役軍人及其家屬都可享受優先專用服務,截至目前接待2000余人,在全社會營造濃厚尊軍崇軍氛圍。
形成五種推廣效應
政治效應,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做好退役軍人和雙擁工作的重要論述精神,通過推進“政校軍企”大融合,樹立模範踐行國家法律法規的成功典型。改革效應,多名退役軍人學生獲技能大賽一二三等獎、貴陽市技術能手、築城工匠等榮譽稱號,退役軍人報讀職業院校和參加技能培訓人數大幅提升,畢業生就業率高於全省平均水準,達90.1%,有效提升退役軍人學歷技能水準。社會效應,推動學院課題獲貴州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重大調研課題二等獎,受邀參加退役軍人事務部舉辦的相關培訓,承辦賽事“雙走進”等活動多次獲退役軍人事務部官網、中國國防報、解放軍報等國家主流媒體報道,打造職業院校開展社會服務的重要平臺。文化效應,促進軍旅文化與工匠精神融匯貫通,打造成軍旅文化工匠精神融合的有效載體。示範效應,各省市自治區退役軍人事務系統相關負責同志到校參訪,為退役軍人職業教育提供了可示範、可複製、可推廣的貴州工職院模式。(貴州省雙擁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