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軍人丁宗堅:讓青錢柳變“黃金葉”
金秋時節,丹桂飄香。
在靖州縣丹桂基地,丁宗堅和基地務工人員對丹桂樹進行修剪。“把這個主幹裏面的小枝剪掉,這個樹的光合作用更好。”丹桂是桂樹的一種,屬常綠灌木,雌雄異株,葉長橢圓形,開橘紅色花,香味很濃,是珍貴的觀賞植物。
丁宗堅1990年入伍,1992年退役後,他到浙江省金華市尋找發展機遇,經過近兩年的考察、探索、實踐,開始從事苗木培育生産。憑著兩隻閒不住的手,一雙跑不軟的腿,一股用不完的勁,丁宗堅苗木生産培育的規模逐年增大,培育數量、培育品種、銷售量與日俱增。第一桶金在綠色中積攢下來,丁宗堅也成為了名副其實的“苗木大王”,苗木年銷售收入達500多萬元。
2012年,丁宗堅帶著經驗和資金回到了家鄉靖州,投資1700多萬元在艮山口燈塔村流轉了1100畝土地,栽植起火紅丹桂,成功打造了“湘黔桂千畝丹桂基地”。
十年間,通過丁宗堅的不懈努力,基地裏的丹桂樹已由最初的20萬株發展成為現在的200多萬株,基地的不斷發展,不僅讓在基地務工的16名貧困戶摘掉貧困帽子,還幫助20多名老兵實現了家門口就業。
“在我家鄉的九龍山,漫山遍野的青錢柳古樹資源是我創業的動力,把群眾眼裏不值錢的綠葉變成‘黃金葉’,讓父老鄉親與我一起奔小康。”創業成功後,丁宗堅又把目光鎖在前景更廣闊,效益更高的健康産業青錢柳上。
2016年,丁宗堅在坳上鎮九龍村流轉150畝土地發展青錢柳,與54戶貧困戶簽訂共同發展青錢柳協議。2017年,他又在排牙山國家森林公園、坳上鎮響水村流轉土地550畝,在響水村建起青錢柳茶廠,輻射周邊300戶農戶種植青錢柳1700多畝。2018年,通過發展青錢柳産業,54戶入股貧困戶實現脫貧。
在茶葉製作中,茶廠通過産學研深度融合,與湖南中醫藥大學、懷化學院建立了合作關係,技術攻關青錢柳多糖,青錢柳黃酮提取,提升産品價值。
現在,丁宗堅還乘上了電商發展的東風。通過電商店舖,茶廠生産的青錢柳茶飲系列産品成為“網紅”産品,産品不僅遠銷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還走出了國門。(湖南省退役軍人事務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