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軍人彭俊松:擔當作為好支書
彭俊松,1989年12月出生,漢族,中共黨員,現任遂寧市大英縣隆盛鎮土門埡聯村黨委書記。作為一名退役軍人,他認為自己有責任有義務為家鄉發展出一份力,退役返鄉後他積極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創新“樂享土門”黨建平臺,推出“院長+積分制”治理模式,凝心聚力,團結廣大黨員群眾,圍繞“五大振興”,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發展壯大村集體産業、推動精品示範村建設,打開了強村富民“幸福門”。
黨建引領,提升鄉村治理能效
如何充分激發村民參與精品村建設和基層治理的內生動力?土門埡聯村創新探索了“院長+積分制”模式,“我為大家服務一個月,大家為我服務一年”,院子裏的事,大家説了算。聚居點的村民每個月輪流當院長,給每家每戶打分。有村民説:“以前我們羨慕城市的生活,現在村裏環境好,家家戶戶庭院敞亮,種上鮮花、果蔬,好多外地人都想來我們這兒生活!”
土門埡聯村改造升級親民化黨群服務中心,構建“黨總支+聚居點支部+網格員”三級組織機構,打造“土門藥香”黨建平臺,全面實現“碼上辦”,落實“黨員積分制”考核制度,做實“群眾訴求、幹部包乾、回訪問效”三本台賬,切實做到群眾有所呼、幹部有所應,助力提升群眾幸福指數。正是這個“小機制”推動了村裏的“大治理”,土門埡聯村榮獲省級“鄉村治理示範村”,土門埡聯村黨組織榮獲省級“5A級先進村黨組織”,“院長+積分制”模式被收錄為省市黨建微改革案例。
産業興旺,夯實鄉村振興基礎
剛到土門埡聯村,擺在彭俊松眼前的首要難題是全村2799畝土地在業主手上丟荒數年,欠著群眾幾百萬土地租金,部分土地都不知道業主是誰,一塊塊廣告牌上有公司的名字,卻找不見老闆。在大英縣委和隆盛鎮黨委的指導下,彭俊松制定了業主清理和産業佈局方案,最後清退了原業主,成功引進國有企業牽頭形成“大園區、小業主”的良性動態發展格局。以核心特色産業帶為牽引,推動“一二三”産業深度融合、互促互進;堅持農旅融合、以農促旅、以旅興農,豐富“農業+旅遊”新業態,充分挖掘農業的旅遊潛力;鞏固發展刺梨、枳殼等特色中藥材産業“林下蔬菜”2799畝,形成了工商資本提收、村集體經濟創收、村民增收的良好局面。
精品示範,打造鄉村振興樣板
“征途漫漫,重擔在身,唯有順勢而上,努力奮鬥。”在村任職已快一年,彭俊松心中發展的藍圖已緩緩鋪開——以打造中國中藥康養第一鄉為“核心”,以快捷通道和村上的全馬跑道為“兩線”,打造文化體驗區、現代農業區和康養度假區“三區”。精品村建設如火如荼,田野裏綠油油一片,民房院落樸素整潔,一派村美人和的鄉村新圖景躍然眼前。
土門埡聯村錨定“四季藥香花香果香、四時食藥賞景養心”目標定位,不斷探索發展新思路。在“鎮園結合”方面,積極對接現代農業園區,做好産業規劃佈局和落地;在“産村聚合”方面,依託自身資源稟賦,加大刺梨、枳殼、金銀花等産業佈局。帶動黨員幹部充分發揮支部堡壘作用,打造“土門藥膳”;指導優秀返鄉農民工創辦國家級示範農莊1處,開展獼猴桃、“愛媛38”、柑橘等水果採摘節,接待遊客2萬餘人,創收586萬餘元,解決467人就業問題,每人平均純收入增加5000余元。
談到回鄉的理由,彭俊松説其實很簡單,看到村民脫貧致富後的笑容,親身見證、參與村莊的變化,心裏的成就感十足。(四川省退役軍人事務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