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廣東省最美退役軍人金卓滿:退役不褪色,田園譜新篇

2023-01-10 15:57

來源:中國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汕頭市澄海區隆都鎮原有經濟基礎較為薄弱,發展條件受限。但近年來,當地有一位退役軍人,總是想方設法改變,農業傳統發展模式,帶動身邊的農民,一起增産增收,他就是44歲的金卓滿,一次公益助農,説幹就幹。

“其實我也沒想過自己會走上農業種養這條路,但‘幹一行愛一行’,我決心還是要好好做下去,農業其實很有意思!”衝著工夫茶,金卓滿喜上眉梢,娓娓道來。他是澄海隆都鎮後溪村人,今年45歲,皮膚黝黑、樂觀健談是別人對他的第一印象。

image.png

據金卓滿介紹,1997年,他遠赴河南信陽入伍,成為一名武警戰士。5年後,他從部隊退役,次年就到澄海區機關事務管理部門上班。然而,朝九晚五的打卡上班日子雖然穩定,對於金卓滿來説卻略顯枯燥,“在機關事務單位上班那幾年,每逢週六日我經常參加一些公益組織舉辦的活動,例如助學助困活動,讓工作之餘多些樂趣。”

澄海是中外聞名的玩具禮品生産出口基地,玩具産業佔據全區工業産值“半壁江山”,是澄海工業經濟的第一支柱産業。因機構改革,金卓滿于2010年選擇“下海”經商,做的也是玩具批發生意,在這一過程中,他還嘗試通過電商渠道銷售玩具,從當時來看屬於摸索階段,卻也讓他看到了線上銷售的多種可能。

“做玩具批發大概有五年,當時已有200多萬元積蓄,本想著繼續做,‘一件小事’讓我對農業領域感興趣起來了。”金卓滿説,2015年,村裏一戶種植戶找到了他,愁眉苦臉地説自家種的30多畝潮州柑因滯銷隨時可能爛在地裏,希望金卓滿能夠助他一臂之力。

image.png

彼時,金卓滿想到自己嘗試過的電商銷售渠道,他幫助農戶把滯銷柑以每斤一塊錢的價格“挂到網上”售賣,線上線下同步進行。“最終,線上售賣了8噸多,本地公益人士‘愛心認購’了1噸多,農戶一共回收了3萬多塊錢,極大減少了損失。”對金卓滿來説,此事成為他步入農業行業的關鍵。

一場職業培訓,轉型升級

2016年,金卓滿聯合了當地幾名種植大戶,成立了金佳順生態種養專業合作社。然而,隔行如隔山。加上金卓滿18歲參軍入伍後,就離開家鄉後溪,對農業和農村的了解極少,缺乏技術經驗的金卓滿,搞起農業來,根本就是個門外漢。最初運營合作社的兩年裏,金卓滿投入的100萬元基本打了水漂,虧損嚴重。

“後來總結經驗時發現,我們成立合作社之後仍採用傳統的大面積、連片種植,什麼易種就種哪個,首批種植品種廣東大芥藍由於種植方式落後以及粗放經營,農作物生長髮育中營養把控不足,造成農産品的品質差、沒有銷路,只能看著大芥藍在地裏開花。”金卓滿坦言,那個時候確實有些跟風,最後還吃力不討好。

2018年,金卓滿參加了為期一週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後獲益匪淺,隨即調整了合作社的運營模式,“前兩年確實特別艱苦。我曾當過兵,堅持下去的精神還是比較有的。我到廣州參觀新型休閒農業模式之後,開始轉型。”

就這樣,參加完培訓回到家鄉,信心滿滿的他立馬調整了思路,以幹事創業的態度搞起休閒農業和家庭農場,把各項工作落實落細。他白天干活,晚上讀書,或者請教一些專家諮詢這方面的經驗。不久之後,他還帶領社員以“綠色生態種養+休閒農業旅遊”的新模式運營合作社,引進草莓、蓮霧等高價值、受歡迎的綠色農産品近百種,並推行農貿田頭一體化,在田間地頭向消費者直供新鮮的綠色農産品。

一次成功跨界,敢闖敢拼

合作社的成功,讓更多有志於農業種養的人有了轉型跨界的勇氣,埔美村村民陳冬曉便是其一。他通過向合作社承租農田經營家庭農場,這些年來也是越做越有激情。

2019年,陳冬曉向金佳順合作社承租了50多畝地,簽了7年合同。開荒後種起香蕉,兩年後改種水稻。“如果沒有合作社牽頭,想要租地的話確實‘摸不著北’。通過向合作社租地,理事長不僅會熱心指導,還時不時通知我參加農業相關培訓,提醒我多給大腦‘充電’。”陳冬曉感激地説。

今年春耕備耕期間,他的稻田裏迎來一群新夥伴——陳冬曉購買一批湖北小龍蝦投放到稻田裏,以“稻蝦綜合種養”的模式,實現“一水兩用”“一田雙收”,更好地保持農田生態系統的良性迴圈。

後溪村村民金偉龍則是把地租給合作社而增收的農戶之一。他一家三口共分得0.36畝地,金偉龍在家裏做塑膠製品手工活,分地之前他深知自己沒時間、沒意向耕種,索性就把農地流轉給合作社,“把分得的地交給合作社運營,比放在那裏撂荒好太多了。現在每年年底還能分得300元錢,用於貼補家用。”

在金卓滿看來,把農戶的農田統籌集中到合作社來,連片打造出綜合田園體,一方面相當於給農戶吃了“定心丸”,另一方面把農田租借給想種地的農戶,一舉兩得。然而,他也深知,農業是辛苦的行當,要有吃苦耐勞的準備,不能有“賺快錢”的小心思,而是要有奉獻精神,敢闖敢拼。

一場艱辛創業,共謀發展

多年創業的金卓滿堅持回饋社會,與妻子蔡冬玲一直熱心公益事業,個人生活簡樸的他,捐款達十萬元,參與志願服務時數近970小時,2013年牽頭成立澄海曾經戰士關愛團,多年來一直堅持幫扶生活困難的退役軍人30至50戶;更從2015年至今前美村一位獨居退役老軍人陳照勤加以照料幫扶,不是家人勝似家人。

金卓滿介紹,近兩年經濟等方面比以前好了很多。奔向小康生活的過程是一個堅持的過程,並不是一下子就能夠做到的。在發展的時候要通過創新,以新的模式來發展,才能夠奔向小康的生活。目前,澄海區金佳順生態種養專業合作社共有150個社員和21個家庭農場,2019年農業總産值1500萬元,比增36%,成為汕頭市首個農民返鄉創業孵化基地。

“不讓戰友掉隊,是戰士在戰場上的誓言。帶領合作社社員幹事創業,我們同樣不能讓農戶掉隊。”如今,金佳順合作社不僅是汕頭首個退役軍人和農戶的自主創業孵化基地,其帶頭人金卓滿還利用自己積累的經驗援農助農,帶動澄海區及隆都鎮內多家農業企業轉變經營模式,共同打造澄海區休閒農業産業,攜手走出一條綠色致富路。(汕頭市退役軍人事務局)


【責任編輯:閆景臻】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