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最美退役軍人張志旺:不忘初心 以實際行動詮釋了軍人本色

2022-09-30 14:49

來源:中國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張志旺,男,1972年3月20日出生,中共黨員,衡水市冀州區碼頭李鎮王明莊村村民,現任冀州區士心職業培訓學校校長。無論在部隊服役,還是退伍之後,他都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持為人民服務,以實際行動詮釋了軍人本色。榮獲中國好人、河北省第七屆道德模範、第八屆全國道德模範、全國十大誠信之星、全國優秀農民工、河北省最美退役軍人等榮譽稱號。

入伍淬鋼 守信償債

良好的家風,是塑造優良品格的基礎。1972年3月,張志旺出生於一個“紅色家庭”。奶奶焦大金是河北省勞動模範。父親張彥春15歲參加革命,曾是冀南抗日根據地的八路軍戰士。在長輩言行的熏陶教育下,他立志做對黨忠誠、對人民守信的好人。

image.png


青年時期的鍛鍊,將為一生的成就奠定堅實的基礎。1989年3月,張志旺參軍入伍,成為一名特種兵。他勤學苦練,不僅掌握了過硬的格鬥技能,更錘鍊出優秀的道德品質。連續五年在全師特種兵比賽中贏得第一名。他敢打敢拼,不怕流血犧牲,勇於衝鋒在前,多次執行急難險重任務,兩次榮立三等功。在部隊大熔爐中,他把鋼鐵的意志熔鑄成對黨的忠誠信仰。他積極向黨組織靠攏,于1991年光榮入黨。

張志旺惦記著父母,知道家裏貧窮,就省吃儉用,儘量補貼家裏。當時,他的月津貼是20元5角。他每月郵給父母20元,除去2角郵資,僅留下3角。當兵七年,往家寄了七年錢。他想在部隊幹出一番成就,再解甲歸田,侍奉雙親。可誰料,子欲養而親不待。1995年5月,父親病逝。噩耗傳來,他為沒能床前盡孝,痛苦了很久。他想到母親體弱多病,大哥三哥在外地,二哥體弱多病,決定放棄提幹。年底,他依依不捨地告別軍旅生涯。回首軍營,他決心要繼續擦亮軍人的招牌;翹望家園,他要孝順好朝思暮想的母親。

父親離世前,因為看病,留下了3萬多元債務。這在當時,對一個普通農戶來説,簡直是天文數字。為不讓老母擔憂、哥嫂發愁,他決定替父還債,外出打工。臨行前,他挨戶去債主家登門致謝,承諾由他償還父債。張志旺先是“北漂”,接著“南下”,曾賣過苦力,也曾露宿街頭,時時辛勤工作,處處吃苦耐勞,一直節衣縮食。經過幾年拼命勞作,終於一戶不落、一分不少地還清了所有債務。

點滴“小事”彰顯孝母“大愛”

從1998年開始,張志旺的母親患上了哮喘、慢性支氣管炎、腦梗塞、高血壓等多種疾病,病症的後遺症使她生活不能自理。由於母親的病情總是時不時的反覆,扔在家裏沒人照顧不行,張志旺只好帶著母親去工作。每天上班,他帶好吃的用的,把母親背到車上,放在副駕駛位置,係好安全帶,帶著她一起去。開始是在冀州城區,後來又去石家莊。有時候出差路遠,母親坐車累了就發脾氣,他就一邊開車,一邊給母親講笑話。帶母親出門,最大的問題就是吃飯和大小便。母親因為飲食不規律,經常便秘,張志旺就用手一點一點地幫她摳出來,每次都累出一頭汗。

張志旺有兩部手機,一部是工作電話,一部便是母親的專線。休息的時候,他有時會把工作電話關機,但是母親的專線,他一直是24小時開著,生怕母親有事兒找不到他。

2014年的冬天,張志旺母親的專線手機響了,老人突然哮喘發作,病發很厲害。張志旺趕緊開車回家,把母親送到了衡水哈勵遜醫院的重症監護室。那天,重症監護室外供家屬陪護的床位滿了,沒地方住,為了能在第一時間跟醫生溝通,了解母親病情,張志旺就在車裏睡了三天三夜。零下十幾度的地下車庫裏,車窗玻璃上結了一層薄冰,張志旺一個人蜷縮在車裏,焦急地等待著母親的消息,實在撐不下去了,就閉著眼打個盹兒,醒了以後趕緊摸出手機看看,是不是錯過了醫生的電話。就這樣,時間一天天過去,醫生一次次下達病危通知,但張志旺從來沒有放棄對母親的治療。他説,母親只要有一線希望就得堅持下去!20天過去了,母親奇跡般出院了,而在重症監護室外一直守護的張志旺卻病倒了。

2015年農曆臘月二十六,正好趕上立春。平時雇傭的保姆回家過年去了,晚上六點多,老人突然發病,喘得厲害。張志旺趕緊給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母親的主治醫師打電話彙報病情,醫生害怕病情加重,不建議連夜送到醫院,並教給張志旺如何自己處理。為了讓母親呼吸順暢一些,張志旺跪在床邊,用雙手托著母親的上半身,一會兒向上,一會兒向左,一會兒向右……隔幾分鐘,就得變換一次。感覺母親有痰時,就趕緊拍後背幫助她咳痰,然後拿專用軟紙,從喉嚨裏把冒出的痰一點一點地摳出來。就這樣,從晚上七點半到第二天早晨六點,張志旺在床頭跪了整整11個小時。天亮之後,張志旺馬上帶著母親去了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在重症監護室住了十幾天才轉危為安。

“賣房救母”感人至深傳佳話

2016年9月10號,張志旺母親哮喘的毛病再次復發,他驅車連夜趕回冀州老家,再次帶母親住進了冀州的醫院。這次哮喘發作更加厲害,老人一度心臟驟停,醫生建議必須住進重症監護室,但費用也是驚人,張志旺沒有絲毫猶豫,把母親抱了進去,一住就是6天。從重症監護室出來沒多久,又住了進去,第二次住了9天。由於前期給母親治病已經花了不少錢,兩進醫院,兩次住進重症監護室15天,每天小一萬的費用,粗算下來,為給母親看病已經花費近20萬元了。

此時,張志旺已經沒錢給母親治病了......家裏的親戚們實在心疼張志旺,有的就勸他放棄。但張志旺卻説,不要啥也不能不要娘,丟啥也不能丟良心!最終,他還是選擇了給母親繼續治療。為了能籌錢給老人治病,他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賣房救母。9月中旬,張志旺毅然決然地把石家莊的房子賣掉。

然而,張志旺的孝心最終還是沒能留住母親的生命,當年冬天,被張志旺悉心照顧了20多年的老母親,永遠離開了他。事後張志旺説,好多人笑話他賣房子傻,但即使再選擇一次,他還會賣房子的!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為兄嫂養老送終

如果説張志旺盡心盡力照顧母親是“大孝”,那麼他伺候患病的嫂子,並且為嫂子養老送終,就算是“大義”了。

早在2003年,張志旺的二哥因為腦血栓癱瘓在床,而僅比母親小一歲的二嫂,也是身體很不好,同時患有肺心病、氣管炎、糖尿病等疾病,兩人也沒有孩子。張志旺在照顧母親的同時,又肩負起照顧二哥二嫂的擔子,三個病人把他累得分身無術。2005年,癱瘓在床三年的二哥去世了,張志旺繼續照顧病重在身的嫂子。小到打掃房間、換洗衣被、準備生活必需品,大到求醫問藥、醫院搶救,張志旺像對待母親一樣對待嫂子,有的地方甚至超過了母親。

2008年嫂子臨終時,雖然已經説不出話了,但是眼睛一直看著志旺,眼神裏滿滿的都是感激。出殯時,是張志旺為嫂子戴孝送終。

勇擒殺人歹徒,彰顯軍人本色

2003年,全國公安機關統一開展“春雷行動”,當時的冀州公安局接到群眾舉報,一名安徽籍殺人犯在距離冀州不遠的石家莊地區晉州一帶活動,經過刑偵部門細緻排摸,最終鎖定了犯罪嫌疑人潛藏在晉州市的一家磚廠內,隨即決定實施抓捕,但為防止打草驚蛇,冀州公安決定“單刀切入”,不派大量警力參與。

由於張志旺是特種兵出身,練就了一身擒拿格鬥的好本領,於是當時的冀州公安刑偵部門負責人找到了張志旺,想讓他協助配合實施抓捕。張志旺二話沒説,爽快的答應了。當年4月28日,張志旺隨同冀州公安幹警奔赴犯罪嫌人潛藏地的晉州磚廠。為防止犯罪嫌人起疑心,機智的張志旺喬裝成外地客商來工廠洽談生意,在取得磚廠老闆的信任後,他有了接近犯罪嫌疑人的機會。當天中午,張志旺利用犯罪嫌疑人吃午飯放鬆警惕的機會,趁其不備、突然出擊,三拳兩腳就把犯罪嫌疑人制服了,並一路同行和隨行的公安人員一道將犯人押解回了冀州。

回到冀州後,張志旺赤手空拳擒拿歹徒的消息傳開了,大家紛紛為家鄉擁有這樣一位見義勇為的英雄感到自豪。當地公安機關也決定給予張志旺物質嘉獎和公開表彰,但張志旺謝絕了。他平靜的説,這是一名退伍軍人應盡的職責和使命……

收留迷路老人,待之如至親

2007年初冬,一位暫住在冀州鎮大齊村的內蒙古老大媽去市區趕集回來,因為大齊村和王明莊村都在省道鄭昔線上,老人沒有記住進村的路口,就步行沿線一直走,走到了王明莊村,暈倒在了村口。張志旺挺身而出,把老人背到自己的學校裏,並找來大夫,才使老人甦醒了過來。因為語言不通,彼此都聽不懂對方説話,一時半會兒也找不到老人的家人,張志旺就先收留了她,一邊照顧老人的生活起居,一邊四處打聽老人的家人。一直到半個月後,張志旺才和老人的家人聯繫上。

除了在踐行孝德上為人表率,張志旺還是一位頗有社會責任感的退伍軍人,這些年他通過辛勤經營,成立起一家農民職業技能培訓學校,專業培養新型職業農民。有時,遇到家庭困難又想學習一技之長的農民,他就減免學費,甚至全額資助他們,這些年接受過張志旺資助的學員不下1000人。

2020年是脫貧攻堅收官年。同年5月,張志旺組織成立冀州慈善協會並任會長,組建“冀州區脫貧攻堅張志旺戰隊”,倡導民營企業家和社會愛心人士參與進來,構建“大防貧、大救助、大保障”網路,向未脫貧群眾發放慈善救助金、提供就業崗位、一對一結對幫扶,助力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有人問張志旺:“他們非親非故,你費心費力,到底圖個啥?”張志旺坦然的説,他啥也不圖,別人幸福了,自己也感到快樂。

現如今,張志旺離開軍營20多年了,但常常夢回吹角連營。20多年來,不論是新兵入伍、老兵退役,還是每年的“八一”建軍節、春節等重要節日,他都要到部隊看望官兵。每年,部隊都要安排他回去為新兵做報告,為將要退伍的戰士謀出路,講述自己誠實守信的創業故事與感人事跡。而張志旺回到部隊,時刻沒有忘記自己對黨和人民的莊嚴承諾,截止2022年3月,他先後幫助5128名戰友就業,累計資助38萬元幫助戰友創業。

張志旺説,脫下戎裝,更想軍營!他要永遠感恩組織培養,為黨、為人民盡忠一生。(退役軍人事務部思想政治與權益維護司)



【責任編輯:閆景臻】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