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最美退役軍人王曉麗:最美芳華獻國防

2022-09-28 17:16

來源:中國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王曉麗,山東即墨人,中共黨員,清華大學黨委武裝部、國防教育與人才培養辦公室教師。

image.png

2009年12月,王曉麗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參軍入伍,服役于火箭軍(原第二炮兵)某旅。服役期間,王曉麗勤於律己、勇於挑戰,主動請纓到一線戰鬥部隊,光榮的加入我軍第一支女子導彈發射分隊,並擔任一號操作手,由於表現突出,榮立個人二等功一次,並作為第二炮兵優秀大學生士兵典型進行廣泛宣傳;2011年12月,王曉麗退伍返校繼續學業,軍營塑造了她的勇敢堅毅的性格,也在她的心中種下更多的責任和使命。她希望能夠讓更多同學了解國防、參與國防,申請擔任了學校思想政治輔導員和武裝部的輔導員,表現優異,獲得了清華大學優良畢業生,清華大學“一二九”輔導員獎,北京市優秀畢業生等榮譽。

2015年7月,王曉麗碩士畢業留校任教,主要負責學校國防教育及國防人才培養工作,並承擔學生軍訓、運動射擊、國防類選修課程的相關教學與研究工作。自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她始終不忘退役軍人身份,牢記自己身上肩負的神聖職責,保持嚴謹認真的教學態度和一絲不茍的工作作風。課上,堅持德育滲透,寓德育于教學中。課下,在重大活動及學生日常管理教育中,堅持對學生國防教育的熏陶,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熱情,取得了良好效果,也逐漸成為學生心目中“有兵味”的老師,獲得了清華大學林楓教師獎、清華大學就業工作先進個人、清華大學疫情防控期間線上教學優秀獎、北京市徵兵工作先進個人、北京市高校優秀德育工作者等榮譽。

導彈發射方陣:要做“女1號”

在參軍入伍路上,王曉麗一直覺得自己很幸運,從最初成功入伍到加入光榮的集體——第一代女子導彈發射方陣,而她也用自己的努力和堅持回饋上天的偏愛。第一代女子導彈發射方陣是由一批高學歷、高素質的年輕女兵組成的中國戰略導彈部隊。部隊裏的女兵平均年齡23歲,幾乎全都具有大專以上學歷。導彈發射專業要學習的知識很多,想要到發射車上實裝操作,必須要經過重重考核。對王曉麗來説最大的困難就是理論知識和體能。由於王曉麗晚加入近5個月,專業知識已經落後戰友太多。第一次理論考試的54分讓她倍感羞愧,從那時她開始了與導彈知識的長期 “作戰”。白天正常參與訓練,晚上別的戰友休息時,她就到學習室加班學習。通過學習,王曉麗了解到導彈的 1號手操作臺是導彈發射車的“大腦”,技術和操作最具挑戰性。尤其重要的是,1號手能親手按下“點火”按鈕,把“巨龍神劍”送上雲霄。“我要當1號”,這成為了王曉麗當時最大的願望。為了實現成為“1號手”的目標,王曉麗白天在發射車艙裏對著1號操作臺練習,熟記操作臺規程,晚上自己根據規程在本子上默記。為了背記電路,她把不懂的問題記在本子上,休息的時候去問戰友,戰友不懂的就去問男兵師傅。一個“號手就位”動作,每天要練上百次;複雜的指揮控制操作臺,一坐就是幾個小時;半寸高的作戰靴後跟,磨平了兩雙,補了又補。兩個月後,在專業考核對抗比武中,王曉麗三次奪得第一名,通過了“1號手”考核。

執行任務:備份是最後的王牌

2011年7月,女子發射單元奔赴青海執行實彈發射任務。這是王曉麗第二次踏上高原執行任務。高原的氣候非常惡劣,為了能儘快適應高原的環境,王曉麗和戰友們每天都要四點鐘起床訓練。廣袤的戈壁灘上荒無人煙,甚至連路都沒有,她們在戈壁上壓平地面、挖溝建渠、支起帳篷。雪山底下,帳篷排排而立,每天晚上站崗的時候能看到高原繁星璀璨的天空,王曉麗説“那是我見到過最美的夜空”。

image.png

然而夜空雖美,王曉麗卻無心欣賞了。在實彈發射前兩天,我所在的發射單元被定為備份單元,與“最後一擊”失之交臂。王曉麗不明白,她們所在發射單元的考核成績最好,她們抽中的發射車性能最好,甚至在預發射練習時,王曉麗因細緻的操作發現了一次設備故障,避免了一次發射事故發生。“所以為什麼她們會成為備份?”成為了王曉麗所在單元女兵們的不理解。領導們細心地找她們談話,被定為備份,説明她們單元的技術過硬,備份之後再無備份。備份單元是非常光榮的,備份才是最後的王牌!最終她們還是服從安排,集體利益永遠高於個人利益。發射當天,當在耳機裏聽到“1號退出發射”的密碼時,王曉麗完成退出操作,和戰友們走下發射車,看到另一個陣地導彈騰空而起,王曉麗還是忍不住掉下了眼淚。這是喜悅的眼淚,為第一支女子導彈發射分隊感到高興而自豪的眼淚。

國防情結:化作軍營領路人

2011年12月,王曉麗退伍離開了火熱的軍營,回到了清華園。回到學校之後,她牢記軍人本色,時刻嚴格要求自己,也在想如何更好的發揮一名退役軍人的作用。她主動申請擔任了思想政治輔導員和武裝部輔導員,並連續三年擔任了海澱區徵兵形象大使,助力海淀徵兵。2015年7月,王曉麗碩士畢業,在眾多就業選擇中,王曉麗堅持本心留校繼續為國防事業舔磚加瓦。

王曉麗主要負責學校國防教育以及國防類學生群體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並承擔學生軍訓、運動射擊、國防類選修課程的相關教學與研究工作。國防育人是清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部分。在必修課軍事技能訓練和軍事理論課、軍事選修課程、日常的國防教育活動、重要紀念活動上,總是能看到王曉麗的身影。通過組織暑期航海實習實踐和參觀航展,她帶領著熱愛國防喜歡軍事的同學真正步入軍營,與部隊官兵同吃同住,體驗軍旅活動。2017年,王曉麗作為主要諮詢教師,創立“八一”工作室,主要為有意向到國防領域就業的同學提供一對一諮詢,幫助同學認識了解軍隊和國防相關行業,解答學生困惑,規劃發展路徑,至今已諮詢了近兩千人。在學校徵兵工作中,王曉麗也發揮“老班長”優勢,帶領退伍同學組成了清華徵兵宣講團,深入院係進校徵兵宣講。經過多年探索逐漸形成了一套符合校園實際的“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矩陣式徵兵工作體系,為大學生士兵徵集與培育長效機制提供“清華方案”。王曉麗作為徵兵工作過去的受益者,如今又為學校徵兵工作反哺貢獻自己的力量。作為直接負責徵兵工作的一線教師,她清楚的了解國家、北京市的相關政策,為同學們提供政策諮詢。堅持探索“三全”徵兵宣傳動員模式,學生入伍後,王曉麗主動帶隊到部隊看望學生近60余人次。在學生退伍後,王曉麗又協助他們融入學校。2021年,在她的支援下成立了退伍老兵專項“戎歸”計劃,助力退伍老兵儘快融入學校生活學習。同時,王曉麗作為執行主編,編撰出版兩部《清華園裏的退伍老兵》,為傳播清華退役士兵“忠誠、勇氣、血性、榮譽”的精神特質,提供了有力載體。

王曉麗成為了學生和軍營、國防的中間的領路人,把國防面貌展現給普通同學,把一批批志在國防的同學送往軍營。在一個名叫“小麗的炊事營”的微信群裏有近兩百位清華退伍大學生士兵,“小麗姐”是他們共同的親人。

回歸校園:做有“兵味兒”的老師

學為人師,行為師範。對王曉麗來説,教育最好的方式就是以學生為中心,求真務實,以身作則。這既是出於培養學生成長成才的要求,也是她身上軍人風格的體現。“退伍不褪色”,雖然已經脫下軍裝,王曉麗卻始終提醒自己,軍人的優秀品質不能丟,作有“兵味兒”的老師,是她的追求。在重大活動中,王曉麗接受重任,不畏難,反倒將活動看作是引領青年思想的契機。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專項工作中,武裝部承擔了偉大復興方陣的訓練組織與實施工作,王曉麗作為訓練組成員,擔任第7、8大隊主教練,承擔了近千人的訓練。為了在最短的時間裏有最好的訓練效果,前期她與同事制定了週密詳細的訓練計劃。訓練最為集中的時間正值炎炎夏日,為了加強同學們對於訓練的積極性,她在訓練間隙組織隊列比賽、拉歌、學軍歌等活動;為了不影響科研任務,她和同事們下了訓練場又迅速奔赴辦公室。

2020年,新冠疫情來襲,清華大學積極響應,全部課程改為線上進行。作為武裝部《射擊》課程組成員,王曉麗與教學團隊迅速制定線上課程規劃,王曉麗首當其衝率先進行示範。3月11日,教育部領導率隊到清華大學調研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研攻關和線上教學有關工作,線上觀摩了全校五堂線上課程,王曉麗的《射擊課》作為被觀摩課程之一,精心準備,在射擊館通過現地視頻教學,演示了氣手槍及氣步槍使用方法及在家中如何利用物品替代,課上講解流暢、語言生動活潑、與同學交流互動多樣,取得了良好的觀摩效果。

王曉麗曾是一名軍人,曾默默守護著祖國的安全。現在,她是一名普通的一線教師,成為了學生和軍營、國防的中間領路人,換一種身份繼續熱愛國防、服務國防、獻身國防。(退役軍人事務部思想政治與權益維護司)


【責任編輯:閆景臻】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