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市率先實施退役軍人村官培養工程
激勵退役軍人建功鄉村,充實基層建設力量。茂名市結合黨史學習教育,積極探索退役軍人村官培養工作新思路、新點子和新舉措,高位推動,多措並舉,先試先行,積極搭建退役軍人村官培養階梯,切實培育一支精強博敏的退役軍人村官隊伍。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721名退役軍人村官奮戰在村(社區)第一線,其中退役軍人村(社區)黨組織書記315名,為茂名市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貢獻力量。
突出“三個堅持”,開啟退役軍人村官培養新征程
堅持頂層設計。茂名、市政府高度重視退役軍人工作,將退役軍人村官培養工程作為推動退役軍人事業高品質發展的有力舉措,作為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的重要內容,作為培育“六大品牌”、開展“六大行動”、打造“N個茂名地方特色項目”的具體抓手。市委主要領導親自主持召開市委退役軍人事務工作領導小組全體會議進行研究部署,把退役軍人村官培養工程納入市退役軍人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列為市委退役軍人事務工作領導小組2021年度工作要點內容,制定出臺《茂名市退役軍人村官培養實施方案》,細化措施舉措,明確職責要求,確保工作紮實有序推進,擦亮茂名“兵支書”品牌。
堅持先試先行。牢固樹立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堅持早謀劃早部署早行動,力爭工作開好局。如茂南區在2020年實施排查、推薦、培養、挂職、使用五項機制,推薦選拔優秀退役軍人參加村(社區)“兩委”幹部換屆選舉,目前該區已有199名退役軍人村官紮根基層,其中退役軍人黨組織書記42名,他們把軍人的優秀本質融入基層,用實際行動踐行為民服務的宗旨,迅速成為促進基層改革發展穩定的中堅力量。如該區城南街道站南社區“兵支書”陳勇源在一次外出巡查時因故受傷,仍然保持“輕傷不下火線”的軍人作風,堅持“5+2”“白+黑”,躬體力行深入開展“十亂”整治行動,打好創文創衛攻堅戰,建設美麗家園,深得群眾擁護。個人也榮獲“基層治理之星”“最美退役軍人”“優秀黨務工作者”等多項榮譽稱號。
堅持宣傳引領。以培樹典型為標桿,注重宣傳策劃,強化宣傳實效。深入挖掘百姓身邊的先進“兵支書”典型,以樸實的語言、動人的情節,凸顯人物境界,講述一個個真實的腳踏實地幹實事、一心一意為群眾的老兵村官故事,真正讓事跡“走心”、人物“有心”、受眾“動心”。目前已在本地傳統媒體和學習強國、今日頭條視頻號視頻號及抖音等新媒體平臺上進行了系列宣傳,澎湃新聞、搜狐網等紛紛轉載,《中國退役軍人》《廣東退役軍人》雜誌進行報道,形成“90後兵支書”吳勇光、“蘿蔔書記”朱雄偉、“水果書記”許永柱、“鵝司令”楊華振等一批群眾認可度高、社會廣泛關注、立得起、叫得響、有影響力的“兵支書”幹事創業典型,營造大聲勢,形成大推力,凝聚正能量。
搭建“三個平臺”,助推退役軍人村官成長成才
搭建教育平臺,注重角色轉變。堅持政治引領,常態化開展退役軍人村官思想教育。一方面是積極引導轉變身份,依託退役軍人服務保障體系,經常性與退役軍人村官“走親戚、拉家常、聊裏短”,引導其認同自己的身份與職業,繼續保持“軍”的特色,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做到退伍不褪色,轉業不轉志,實現由社會主義事業“保衛者”向“建設者”轉變。另一方面是積極引導轉變心態,通過推行“四尊崇”,實施“五關愛”,注重“六必訪”,宣傳退役軍人政策,多形式傳遞黨和國家對退役軍人的關心關愛,讓他們受尊重、有底氣、敢打拼,引導其自覺自願投身鄉村建設。
搭建培訓平臺,注重提升素質。把退役軍人村官納入基層幹部培訓計劃,轉方式育學風,增強培訓針對性實效性,只有苦練“扎馬步”,才能打好“組合拳”,建功新時代。一方面是“突出一個示範”。組織舉辦退役軍人村官示範培訓班,重點聚集在加強思想磨煉,增強鬥志、提振精神;在注重學用結合,增強本領、提升能力;在發揮團隊精神,團隊合作、協同共事等方面育能力、求突破,發揮示範引領。另一方面是“確保一個不漏”。利用各級黨校、人才驛站、村級分校、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退役軍人服務站等載體平臺,開展退役軍人村官全員輪訓,培養掌握基層工作方法,提升服務群眾能力,確保全員覆蓋、不漏一人。
搭建交流平臺,注重互幫互進。一是推行幫帶模式。按照指路子、搭臺子、壓擔子的要求,建立縣鎮領導幹部與退役軍人村官結對幫帶模式,通過面對面傳、在一線幫、手把手帶,不斷提升能力素質,確保村級工作有人接、接得上、幹得好。二是定期談心談話。舉辦退役軍人村官談話會,了解思想動態,幫助解決實際困難,教育保持良好作風,鼓勵做好本職工作。如電白區組織召開“兵支書”工作交流會,分享經驗,互相學習,取長補短,集思廣益,研討探索,進一步激發退役軍人村官幹事創業激情。三是實行挂職鍛鍊。拓寬退役軍人村官實踐鍛鍊的途徑和渠道,對已納入後備幹部的退役軍人,引薦擔任“五員兩助理”或群團組織等崗位進行鍛鍊。如茂南區新華街道鐵路社區後備幹部李志朋在疫情防控期間,積極走訪到府宣傳普及防疫知識,走得最前、最快、最勤,不到一個月時間就走訪了一千多戶。選派退役軍人村官到上級機關部門跟班鍛鍊,有意識交任務、提要求,幫助他們掌握工作技巧。如茂南區退役軍人事務部門定期推薦退役軍人村官到信訪部門跟班接訪,重點學習處理退役軍人涉訪涉訴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發揮“三個作用”,突顯退役軍人村官培養成效
在鞏固基層政權中發揮作用,強本固源有章有法。發揮退役軍人村官善做思想工作、善於團結群眾的優勢,注重政治引領,加強紅色教育,維護黨在基層的領導核心。如信宜市貴子鎮綠湖村“兵支書”呂騰興面對該村組織渙散、黨建弱化、百業待興的困難局面,勇敢發揮軍人本色,“戎裝”上陣。創建“講習群”,傳播黨的方針政策;加強流動黨員管理,讓老黨員發揮餘熱;完善健全鄉規民約,整治群眾身邊的歪風邪氣,正風氣、彰正義,守一方凈土。還有甘願扎身基層,心中始終裝著街訪的95後“兵支書”李國鵬;敢啃硬骨頭、敢接燙手芋、敢涉險灘,勇挑“三舊”改造重擔的“老黃牛”楊勝武;致富不忘鄉鄰,主動返鄉捐資修路,改善家鄉環境,發展産業經濟,幫助全村81戶270人脫貧的化州市新安鎮榕樹村“兵支書”彭志明,……。他們“打法”多樣,多點突破,建功立業新時代,奮力打造鄉村振興“茂名樣板”。
在促進産業興旺中發揮作用,經濟發展有聲有色。千道理、萬道理,發展致富才是硬道理。茂名市退役軍人村官在産業振興中發揮吃苦耐勞、甘於奉獻、敢打硬仗的頑強作風,迅速成為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帶頭人、群眾脫貧致富的領路人。同時注重發揮能人效應,講好優秀退役軍人創業故事,進一步激發退役軍村官幹事熱情,助力産業發展。如在全省“兩優一先”表彰大會得到省委領導褒揚的高州市根子鎮元壩村黨總支書記是一名90後“兵支書”,在他的帶領下,元壩村走出了一條黨建引領特色産業發展、助推鄉村振興的新路徑,全村荔枝産業年産值高達2.5億元,年接待遊客約150多萬人次,每人平均年純收入5.8萬元,百姓的生活比荔枝更火紅,成為粵西地區有名的網紅村。又如電白區沙瑯鎮譚儒村黨組織書記朱雄偉按照“一村一品”的策略,建立了“收購商+合作社+農科院+基地+農民”的合作模式,大力發展蘿蔔種植加工,助民致富。目前,譚儒村1096戶中有786戶種植蘿蔔,種植面積3600畝,年産值超2600萬元,為貧困戶分紅創收260多萬元,有效推動了山區經濟發展。再如高州曹江帥堂村退役軍人黨員梁方清憑著對農業栽培的滿腔赤誠與執著追求,將泰國紅寶石青柚引種回鄉,扎身田頭邊學邊種邊經營,用心鑽研種植、銷售知識,迅速成長為行家裏手,打造200畝示範基地,並創辦合作社,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在提升治理質效中發揮作用,項目建設有板有眼。治理有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保障。茂名市堅持高標準推進退役軍人服務體系建設,強化服務保障,打造退役軍人之家,發揮基層服務站“橋頭堡”作用,構建退役軍人服務站服務退役軍人村官,退役軍人村官服務社會的雙向服務格局,助力社會基層治理。如信宜市水口鎮嶺上村“兵支書”何雄榮以服務民生之根本,以群眾滿意為標準,抓牢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基層發展品質。建設全村20多公里主幹道水泥硬底化建設,解決群眾出行難問題;修築水陂2座,解決農田灌溉用水難問題;協助完成電網改造,解決工業發展用電難問題;興建480多平方米村委辦公大樓,解決村民活動場地難問題;投入近20萬元改善村小學硬體建設,極大改善辦學條件;還爭取到省級對村750畝中低産田改造項目,幫助群眾創收致富。(茂名市退役軍人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