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貴州省“最美”退役軍人王大鵬、龍福剛紀實

2021-08-11 17:10

來源:中國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今年3月以來,貴州省委宣傳部、省退役軍人事務廳、省軍區政治工作局聯合開展了“第二屆(2021年)貴州省“最美退役軍人”學習宣傳活動,通過積極發動、自下而上、層層推薦、考察公示、集中會審、優中選優,最終遴選並授予13名退役軍人第二屆(2021年)貴州省“最美退役軍人”稱號。8月1日,第二屆(2021年)貴州省“最美退役軍人”發佈儀式舉行,現場對13名退役軍人進行了表彰,併發布了《錨定“四新”主攻“四化” 躍馬揚鞭再踏征程——貴州省退役軍人事務廳致全省退役軍人倡議書》。

13名退役軍人,包括黔西南州興義市敬南鎮黨委書記王大鵬,興義供電局輸電管理所輸電五班班長龍福剛等,他們以“一朝入伍,永遠是兵”的軍人本色和擔當,在不同的崗位上,彰顯著榜樣力量。本報今日刊發黔西南州入選的王大鵬、龍福剛兩位貴州省“最美退役軍人”的事跡,旨在展現退役軍人風采,講好退役軍人故事,不斷發出退役軍人好聲音,傳遞退役軍人正能量,營造尊崇“最美”,學習“最美”,爭當“最美”的濃厚氛圍,為黔西南州高品質發展凝聚強大力量。

肩負光榮 扛著使命

記第二屆貴州省“最美退役軍人”、興義市敬南鎮黨委書記王大鵬

現年42歲的王大鵬,于2003年6月入伍,服役于雲南省公安邊防總隊德宏支隊,2011年3月轉業。在服役期間,參加維和選拔訓練時受傷,評定為九級殘疾軍人。

2011年,王大鵬轉業到地方工作後, 2018年3月,調入興義市敬南鎮,先後任鎮黨委委員、人大主席,黨委副書記、鎮長,黨委書記。從一名殘疾軍人到基層幹部,他一直秉承著退伍不褪色的軍人本色,堅決扛起高品質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政治責任,用忠誠和汗水書寫了作為一名脫貧攻堅前沿陣地“戰士”的責任與擔當。

image.png

王大鵬(右)詢問村民近況

敬南鎮作為興義市脫貧攻堅的主戰場,轄12個行政村、279個自然村寨、191個村民組,建檔立卡貧困戶1207戶5383人,易地扶貧搬遷共131戶587人,涵蓋7個貧困村。

王大鵬剛到敬南工作時,正值全省上下為確保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而盡銳出戰,“春季攻勢”“夏秋決戰”“冬季充電”,一次次突擊、一場場“戰役”,考驗著他。作為一名轉業軍人,來到這沒有硝煙的戰場,總是以軍人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

因在服役期間訓練受腰傷,不能久坐、久站。但王大鵬到敬南工作期間,要麼一坐就是七八個小時,只為同事開會研究工作案例;要麼就是整天走村串戶,只為切實掌握人民群眾的訴求。經過長時間的摸底排查,他把“精準滴灌、靶向治療”作為工作核心,緊緊圍繞“兩不愁三保障”和“八個不能脫”的目標要求,通過産業扶貧、就業扶貧、教育扶貧、醫療扶貧、易地搬遷扶貧等務實舉措,紮實推進脫貧攻堅各項工作,堅持“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集眾智、聚群力,團結一心,攻堅克難,完成脫貧攻堅存在問題整改,確保了敬南鎮貧困村全部出列,2019年底實現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脫貧。

脫貧就是要讓群眾的腰包“鼓起來”。如何通過示範帶動,讓群眾從産業中獲利,成為王大鵬日思夜想的問題。對發展産業來説,群眾對於政府引導産業的不理解、不支援的瓶頸問題首先擺在了他的面前。敬南鎮作為農業大鎮,交通和區位優勢良好,具有良好的産業發展前景,但是多年來,群眾已經養成産業發展小、散、亂的小農經濟生産習慣,對於産業化、科技化發展“一片空白”。為了引導群眾,王大鵬通過向上爭取資金和技術,到州農科院、省社科院等單位對接,爭取各方面的支援;動員全鎮開展“村社合一”發展工作,把村支兩委的示範帶頭作用統籌起來。在他的努力和帶領下,全鎮形成以新坪村、高山村、飛龍洞村為主的蔬菜種植産業帶;以白河村、吳家坪村、皮山林村為主的茶葉種植産業帶;以攏岸村、菜籽灣村、巴布村為主的種草養牛産業帶基本雛形。引進茶葉加工龍頭企業1家、年出欄5萬頭生豬養殖企業1家,建成投用敬南鎮農業産業園區。

2020年8月,王大鵬任鎮黨委書記,他知道自己肩負的使命更加艱巨、責任更加重大,他乾脆把“家”搬到了辦公室。2020年底,為迎接國家級脫貧成效檢驗,進一步鞏固好全鎮脫貧攻堅取得的成果,王大鵬率領黨委政府一班人,沉到村裏、下到組裏,開展“集中攻堅行動”。

作為退役軍人,他是一座堡壘,作為鎮黨委書記,他是一名指揮員;作為基層幹部,他是一名戰鬥員。人民群眾脫貧致富的背後,是王大鵬一次又一次咬緊牙關,忍住病痛折磨的堅持工作。在服役期間受傷的椎間盤摘除後,留下了間歇性疼痛的毛病,使之成為生活和工作中的常態。工作中大到政策性保障的短板、小到邊緣農戶的收入賬,他都親自研究和督促落實。生病期間不能長時間久坐,只能坐一段時間又在辦公室躺一會兒,然後接著工作,軍人堅毅的本色凸顯。2020年,因為舊疾復發,幾次前往醫院治療,然而效果不佳;在家人和同事的極力勸説之下,他暫時放下手中的工作,到成都治療,每天通過“釘釘”和視頻、電話的形式召開會議,對工作進行調度和安排。

工作成績不是終點。對於做好脫貧攻堅成果鞏固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王大鵬在敬南鎮實現全面脫貧之後,就一直在探索、思考。在敬南鎮白河村灑報組,一個鄉村振興的示範點雛形初現,道路兩旁種上了櫻花、桃花,周邊佈滿了茶園,更加和諧文明的鄉風逐漸瀰漫,古老的布依族古寨開始散發出新的青春。

作為一名受黨和軍隊培養多年的退役軍人,王大鵬深知,身上既肩負著光榮,也扛著使命。如今,王大鵬帶領黨政班子一起,找項目籌資金,細謀劃全力幹,敬南鎮1207戶5383人貧困戶脫貧後,正帶領著4萬多人民一同向著鄉村振興目標前進。

永葆軍人本色 守護萬家燈火

記第二屆貴州省“最美退役軍人”、興義供電局輸電管理所輸電五班班長龍福剛

1994年12月服役于武警8641部隊的龍福剛,1998年5月退役後進入南方電網貴州興義供電局工作,現任輸電管理所輸電五班班長,高級技師、南方電網公司一級技能專家。先後榮獲全國勞動模範、全國“五一勞動獎章”,貴州省“五一勞動獎章”“行業道德標兵”、貴州工匠,南方電網公司“五一勞動獎章”“技術能手”“優秀共産黨員”、二等功等榮譽,擁有國家專利17項,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image.png

龍福剛在研究專利産品

硬仗前的“排頭兵”

龍福剛雖然脫下了心愛的軍裝,但始終牢記是一名軍人,將“聞令而動、勇挑重擔、敢打硬仗”的軍人作風融入工作中,短短3年時間,就將區域內的1467公里輸電線路牢記於心,將4984基桿塔的地形地貌成竹在胸。憑藉軍人的堅韌和執著,總是堅持走最難的路,登最高的塔。從業23年來,帶領班員開展了500余次高壓輸電線路帶電檢修,巡線超過30萬公里,連續8400余天帶電作業“零差錯”“零事故”。

在急難險重任務中,他總是衝鋒在前、挺身而出。2008年冰災期間,他被推薦為興義供電局赴凱里支援抗冰搶險隊長。面對複雜嚴峻的形勢,他每天早上6點就帶領隊員投入搶修,僅用3天時間,就完成了平常需要15天才能完成的搶修工作,確保岑鞏、三穗和天柱3個縣的老百姓過上亮堂堂的春節。望謨縣遭受“6·6”特大洪災期間,他主動請纓,帶領隊員冒著39度高溫搶修,提前5天完成任務。疫情最嚴重期間,為保障黔西南州8縣市78條110千伏輸電線路安全穩定運作,他從大年初一開始,就奔赴戰“疫”保供電一線,當好“電保姆”、做好“電醫生”,確保重要線路不間斷保供電,展示了良好的企業形象。

創新的“發明家”

他秉持軍人本色,始終堅持刻苦鑽研、不斷創新。參加工作初期,他對輸電業務一竅不通,是個地地道道的門外漢。為了永葆共産黨人先進本色,他立志成為“有心人”,因為勤奮好學,逐漸從“門外漢”成長為南方電網公司一級技能專家,現在是興義供電局小有名氣的“發明家”。

龍福剛的發明創造總是“十分對症”,不但降低輸電現場工作存在的作業風險,而且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為了解決在輸電塔上更換絕緣子無處著力的問題,他發明瞭承力座;為了解決登桿登塔容易滑落摔下的問題,他發明瞭防滑防脫腳扣;為了解決更換絕緣子串難度過大且容易墜落的問題,他發明瞭多功能折疊檢修梯;為了探索規範化的作業套路和方法,他發明瞭更換絕緣子串的“20中用法”(挂20、收20、站中間、腰用力),讓一個普通的輸電員工在8分鐘內就能完成絕緣子串更換工作,更換時間降低至原來的三分之一,被貴州電網公司廣泛推廣使用;為解決帶電作業中卡具移位安全隱患問題,他傾注4年時間發明帶電作業TYK卡具,有效消除帶電作業中最大的安全隱患,並獲得貴州省總工會節能減排“金點子”一等獎。目前該項目已納入現場應用,開展帶電作業200多次,減少電量損失2.3億度,創造經濟價值近1個億。

截至目前,龍福剛已經擁有17項國家專利,其中2個項目進行市場轉化應用,6個項目進入南方電網公司新技術推廣目錄。個人先後榮獲“全國能源化學地質系統優秀職工技術創新成果二等獎”“貴州工匠”等7項省部級及以上創新榮譽。

授業的“好老師”

俯首甘為孺子牛,一心甘當鋪路石。他用自己的專業精神與經驗,通過帶思想、帶作風、帶技能的方式,影響和帶動著身邊的人,多次被評為興義供電局“優秀師傅”。

他是青年成長的“指路人”。2019年,作為黔西南州第一位獲得國務院津貼的高技能人才,他始終堅定“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信念,主動捐出2萬元津貼用於技能人才培養,積極與青年員工分享自己的成長經歷,有效提升青年員工在工作中學會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目前,龍福剛在黔西南州和興義供電局開展宣講20余次,受益者1萬餘人。在他的影響和帶動下,涌現出了文峰、岑遠洪、王家軍、周志波等一大批勞模、工匠和優秀青年。

他是創新培養的“引路人”。作為貴州電網內訓師,傾盡所有地將他掌握的知識和技能進行分享、傳承。如今,他培養出的徒弟已遍佈全省各地,帶出輸電專業人才386名、技師28人、高級技師6人、技術技能專家5人,帶徒13名,其中1名成為南方電網公司最年輕勞模。同時,作為“龍福剛技術能手工作室”的負責人,連續三年獲得南方電網公司系統職工創新一等獎、二等獎和三等獎。2018年10月被貴州省總工會授予“勞模創新工作室”。

千錘百煉,更顯堅韌。離開部隊投入到電力行業工作,他已然成為興義供電局的一面旗幟,哪有攻不下的山頭,哪就有他的身影,用永不褪色的戰鬥姿態,詮釋了一名優秀退伍軍人和新時代電力人的良好形象和風采。(黔西南州退役軍人事務局)


【責任編輯:閆景臻】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