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民族團結黨旗紅】四川省越西縣:定點幫扶助力彝鄉脫貧煥新顏

發佈時間: 2020-12-02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秦金月 | 責任編輯: 秦金月

中國網訊 (記者 秦金月)今年11月23日,貴州宣佈全省最後9個貧困縣脫貧摘帽。這意味著,全國832個貧困縣全部“清零”。走在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的康莊大道上,這些地區都打造出適合自身的“脫貧樣板”,並逐漸升級成為“致富模式”。

近日,中國網記者來到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越西縣瓦曲覺鄉河西呷多新村,近距離感受彝鄉脫貧後的新風貌。從2015年開始,中國延安幹部學院作為中央定點幫扶單位,支援越西脫貧攻堅工作。河西呷多新村正是定點幫扶模式下的新成果。

據介紹,越西縣河西呷多新村佔地59畝,于2018年10月開工建設,2019年9月完工。82戶424人彝族貧困戶從距縣城95公里,平均海拔高度2800米的高山地區整體搬遷至新村。因為新村易地搬遷涉及到兩個村——河西村和呷多村,所以搬遷之後根據實際情況和老百姓的意願,取名為河西呷多新村。

為了讓村民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中國延安幹部學院投入200萬元建設河西•呷多移民新村生態牛養殖場,增強持續增收能力。

據悉,5年來,中國延安幹部學院共為越西縣直接投入和引進幫扶資金近4500萬元,為越西的脫貧摘帽貢獻了巨大的力量。

本著扶貧先扶智的原則,中國延安幹部學院與越西縣簽訂《支援越西縣幹部教育培訓協議》,先後舉辦9個扶貧幹部培訓班和10個技術人員培訓班,培訓17000余人。投入60萬元設立人才培養開發專項資金,用於越西縣人才引進、人才培養、表彰激勵和關懷保障等。同時設立援助越西縣貧困大學生助學資金,從2019年開始,連續三年對貧困戶學生進行獎勵。僅在2019年,就為115名建檔立卡戶考生發放助學金25.9萬元。

與此同時,學院也在産業扶貧方面下大力氣,協調陜西省農業廳、陜西省果業局和陜果集團助力越西發展蘋果産業。2019年,學院投入261萬元建設了200畝高標準蘋果産業示範園,發揮産業示範引領作用。示範園採取“支部+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積極吸納貧困群眾2922人次就業,實現貧困群眾勞務收入23.6萬元。

中國延安幹部學院還投入20萬元開展“精準幫扶,因戶施策”行動,鼓勵支援貧困群眾根據自身實際,發展家庭適宜小副業,培育創業致富帶頭人。

記者了解到,中國延安幹部學院還積極協調蛋雞走入澳門市場和大型連鎖超市,支援創建省級現代農業園區和國家級現代農業園區,加大對越西縣電商培訓力度,促進電子商務與精準脫貧深度融合,在加強産業扶貧上取得了新成效。

5年來,中國延安幹部學院與越西因脫貧攻堅結下了深厚情誼,在鄉村振興的征程中將繼續攜手前進。

今年10月17日是第7個國家扶貧日,也是第28個國際消除貧困日。在這一天,中國延安幹部學院採購越西華陽蘋果産業示範園蘋果簽約儀式舉行。消費扶貧也是學院近年來探索的扶貧模式之一。(攝影:秦金月)

 

這是今年10月17日在越西縣河西呷多新村舉行的中國延安幹部學院採購越西華陽蘋果産業示範園蘋果簽約儀式。據悉,截至目前,學院今年直接購買越西縣農産品122.79萬元,幫助銷售越西縣農産品556.42萬元。(攝影:秦金月)

圖為當地彝族婦女製作彝繡産品。據負責人介紹,中國延安幹部學院擬支援河西呷多新村建設彝繡廣場,發揮彝族婦女的一技之長,帶動貧困群眾就近就業,新村彝繡産品第一批10萬元的訂單由中國延安幹部學院直接採購。(攝影:秦金月)

圖為河西呷多新村的幼兒園。中國延安幹部學院堅持扶貧扶志扶智一體推進,在深化教育扶貧上展現新特色。(攝影:秦金月)

圖為河西呷多新村的民居。新村建有黨群服務中心、文化室、衛生室、幼兒園、民風民俗活動場所等基礎設施,解決了村民安全住房和出行難、看病難、上學難等問題。(攝影:秦金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