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本站專題 > 縉雲 > 新聞速遞 新聞詳情
香飄山海 深山小村的共富路越走越寬
發佈時間 | 2022-12-05 16:45:42    

   寒露早,立冬遲,霜降采收正當時。近日,縉雲縣石筧鄉油茶果進入了最佳採摘期。在油茶林裏,漫山遍野的油茶樹鬱鬱蔥蔥,農戶們穿梭在林中忙著採摘、裝筐。

  縉雲縣石筧鄉位於麗水市三縣(區)交界之處,群山環抱,有高山油茶園面積1.8萬餘畝,每人平均擁有油茶林面積近2.5畝。獨特的高山氣候使石筧油茶品質出眾,是遠近聞名的“浙南小油庫”。近年來,石筧鄉借助山海協作這股東風,通過技術升級、“抱團”運營,以“企業+專業合作社+基地”模式帶動油茶産業發展壯大,實現産量和産值的雙提高,進一步拓展寬農民增收渠道,小小的油茶果,鋪起了深山小村的共富路,油茶籽也成了農民鄉民心目中的“增收果”。

1.png

  空房變廠房 山呼海應促發展

  由於地處偏僻,交通不便,即使擁有豐富的生態資源,石筧油茶的種植、生産、加工模式一直停留在“粗加工、零開發”上,沒有形成規模性種植基地和規範性生産銷售機制。全鄉有7835人,一半多的人口長期外出。明珠蒙塵已久,亟待顯露鋒芒。

  2016年,杭州市富陽區與麗水市縉雲縣結為山海協作幫扶關係,以鄉愁富民,以項目引領。通過前期申報、調研、評審,石筧爭取到富陽鄉愁富民産業助推項目專項資金160萬元,推進總投資300萬的縉雲縣石筧鄉油茶廠項目。至此,石筧油茶搭上山海協作的快車,迎來發展新格局。

  2019年11月開始建設,以縉雲縣石筧生態強村集體經濟發展有限公司為平臺發展壯大,通過石筧村、三坑村、蓮花村、五蓮村和蒙坑村5個行政村集體經濟出資入股,每村佔有20%的股份,村集體股東決策經營的模式運作。經過兩年的時間,陸續完成廠房功能區改造提升,引進最新渦輪壓榨和一級精煉設備的,打造油茶文化館,成功註冊“石筧”牌山茶油。2020年12月份,石筧鄉油茶廠開機榨油,成品色澤明亮,濃厚醇正,香飄十里。

  從最初的老舊廠房到全機械操作規範化管理的現代化油茶廠,從破敗的二層平房到功能齊全、展示獨具特色的鄉愁富民産業的油茶文化館,從平平無奇的鄉村道路到極具地方風情的外墻景觀帶。如今的石筧油茶不僅是一張休閒旅遊靚麗的金名片,更是致富增收的支柱産業。

2.png

  “山果”變“金果” 茶油飄香跨山海

  石筧油茶廠通過生態強村公司收購油茶籽,解決大部分村民交通不便、銷路不暢的難題。同時,通過山海協助項目,2021和2022年共爭取到了富陽-縉雲消費幫扶禮包40000多份,銷售山茶油2萬多斤,實現銷售收入120多萬元,讓茶油香跨越山海,讓山海協助結出的碩果反饋幫助縉雲發展的富陽人民。

  2022年石筧鄉油茶廠實現油茶産業産值近500余萬元,利潤收入120余萬元,為每個村的集體經濟增收10多萬元。同時讓村內剩餘勞動力實現家門口就業,生活、工作兼顧。

  借助富陽鄉愁富民産業助推項目的東風,石筧油茶邁出了一小步。接下來,石筧鄉將繼續壯大發展油茶産業,流轉大面積油茶林,連點成線,進行地産林改造,培育新品種,打造高産能油茶精品園,同時接通羅西後民俗群規劃,與油茶文化館互補形成農旅融合。

來源:中國網    | 撰稿:通訊員 陳悅 鈄焱萍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