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一村人”火了。
工地保安的表演者是村裏的網格員,工地主任的表演者是村裏開電腦店的……這些和原本身份相去甚遠的角色,在韓埠村村民的刻畫下,竟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用他們自己的話説,那是“入戲”了。
這幾個月來,永嘉韓埠村村民自導自演的“溫州一村人”系列土味短視頻,悄然走紅網路。其中熱度最高的一條短視頻——《溫州人的人情世故》播放量突破560萬,點讚數達8.4萬。除了溫州的市民,全國不少人也刷到了這條短視頻。
視頻熱度不斷攀升的同時,也讓當地的這一群“戲精”村民走進了公眾的視線。人們不禁好奇,一個小村莊為何會拉著村民拍戲,“走紅網路”的背後蘊藏著怎樣的流量密碼?記者走進韓埠村,一探究竟。
驅車向北,穿過林立的高樓,一艘“大船”映入眼簾。抬頭望去,“千年古埠”的紅色大字甚是顯眼。
韓埠村到了。
不遠處,一個手拿冰激淩,騎著電瓶車的小夥子朝我慢悠悠騎來。“是謝記者嗎,我是黃煥然。”這名字在我腦海裏檢索了半天,原來是“溫州一村人”的導演,似乎跟印象中手持劇本,一本正經的導演很不一樣。
畢業于中央戲劇學院的他是永嘉人。去年9月在韓埠村黨總支書記林遊的邀請下,回到家鄉參與村裏抖音賬號的運營工作。
有趣的是,學習舞臺戲劇表演專業的他,如今在村裏的劇組,除了不表演,編劇、導演、拍攝、後期剪輯等工作都被他一人承包了。
“稍等,我把今天的道具準備一下。”黃煥然麻溜地從村委會搬出了一張方桌,一把椅子,往邊上的工地一擺,便組成了“溫州一村人”的一個片場。這裡也是“溫州一村人”首個“爆款”短視頻——《溫州人的人情世故》的誕生地。
不一會兒,林德金和姚呈潔也已戴好安全帽、換好服裝來到現場。在劇本中,他們擁有另外的名字——保安阿金和姚主任。
14時,準時開拍。
“‘以後遇到有困難的人……’這句話的重音要放後面”“這個舉稿子的表情特別好,我們保一條,換個拍攝角度再來一遍試試”“這裡加個‘頂胯’的動作,狀態再起來一點”……
拆解臺詞、示範動作、調動情緒。如何讓毫無表演經驗的村民速成“演員”,作為過來人,黃煥然的秘訣是一句一句教。
但一句看似簡單的臺詞,村民要反反覆復要演上七八遍。碰上卡詞,甚至要拍上個三四十條。
短短兩分多鐘的視頻,拍了近兩個小時。候場間隙,我甚至覺得有些疲憊。但大家似乎並感覺不到時間的流逝。每每導演喊開始的那一刻,林德金就像是被注入了一股神奇的能量,面對鏡頭,伏著身、小心翼翼扯著姚主任袖子的他,就是“卑微”的保安阿金本人。這份喜感,讓旁觀的我都忍不住笑趴了。
作為最早加入“溫州一村人”拍攝的村民之一,林德金起初並不想演,覺得太難為情,甚至有些自卑,“沒經驗而且形象不好,段子也看不懂”。
林德金身有殘疾,走路有些跛腳,50多歲至今是單身。他是土生土長的韓埠村人,村裏人碰到點事都會想找他幫忙。“黃導説這場戲就缺一個男演員。那我想,就試試吧。”
巧的是,林德金的第一場戲是與相親有關。面對鏡頭的害羞、緊張,正好映襯了相親的氛圍。短視頻發佈後就收穫了10萬+的播放量。“憨厚老實”“有點可愛”,在評論區,網友不吝表達了對阿金的喜愛。
受到鼓舞的林德金也逐漸卸下心裏的包袱,變得自信起來,在鏡頭前狀態進入得很快,愈發遊刃有餘,有時還能幫著黃煥然指導其他村民拍戲。看不懂的段子也不再是障礙,“用黃導的話講,‘跟著演就是了,拍完你就能明白’。拍戲很快樂,不管別人怎麼説,自己開心就好。”
拍短視頻也是需要點勇氣的。黃煥然説,剛開始還有人嘲笑“拋頭露面拍無厘頭的東西很丟人”,可這樣的聲音再也聽不見了,甚至之前反對的人還主動來鏡頭前露個臉,“其實接納一個新事物,沒這麼難”。
在一眾參演村民的心中,黃煥然是“定海神針”的存在。只要村民願意來演,問題都能解決。臺詞記不住,那就一句一句拍,找不到感覺,那就一次次示範讓村民模倣。
慢慢地,“溫州一村人”的演員從最初的三四人,增加到30多人。如今不僅拍戲的人多了,片場看戲的人也多了。
嘴瓢、忘詞,抑或是無意間的加戲,都會令片場的一眾人忍俊不禁。戲裏戲外洋溢的是“嘻嘻哈哈”的大笑聲。“以前大家都各幹各的,哪能想到會聚在一起拍戲,還這麼歡樂呢?”當地人感嘆道。
一村人入戲,快樂是第一位的,村裏傳出的笑聲,發自心底。
都説快樂是會傳染的。這話放在“溫州一村人”短視頻上再合適不過。
發自內心的開心做不了假,鮮活與真實構成了他們最直接的感染力。幽默的段子結合村民樸實的表演,成了快樂的催化劑。在短視頻的留言中,觀眾直呼“太真實了”“笑出了螢幕”。甚至隔三差五就有抖迷瘋狂地催更。
姚呈潔的兒子也是催更大隊中的一員。如果姚呈潔一週沒拍戲,小姚便會忍不住跟他“咬耳朵”:“爸爸,你今天怎麼沒去拍短視頻,再不更我都不夠看了。”
如今姚呈潔參與拍攝的短視頻,也是小姚跟同學在校園裏的熱門話題。每每姚呈潔接兒子下課,看過視頻的家長都會喊一句“喲,姚主任來啦”。
讓姚呈潔更吃驚的是,一次他去朋友的店裏喝茶,店裏來了一位江蘇的客戶,一直盯著他看,“你是拍短視頻的嗎?”“我偶爾有拍”“那就對了,你不是那個‘姚主任’嗎”。
這個時候,姚呈潔才意識到自己好像是真的“火”了。
在“溫州一村人”短視頻的賬號後臺可以看到,粉絲分佈的地域除了榜一的浙江,還有廣州、江蘇、江西等地。
同款關注也體現在林德金身上:路過菜市場,賣菜的攤主會喊“阿金!”;走在村街巷口,看到林德金的村民會問一句“今天要拍啥?”。
“溫州一村人”悄然走火的同時,劇內的“姚主任”“保安阿金”“毛線姐”等角色不斷出圈。凡是刷到過短視頻的人見到“戲精”村民本人時,都會下意識地喊出他們劇中的角色名字,主動打招呼以及拍照合影。村民們著實體驗了一把晉陞網紅的滋味。
“拍戲多難得啊,以前大家哪有這個機會,天天待在家裏很無聊的。”前來圍觀拍戲的戚益珍是典型的家庭主婦,平時在家裏帶娃,鮮少出門,她在“溫州一村人”中飾演阿珍,曾是短視頻裏阿金的相親對象之一。
如今的戚益珍參演了10多個短視頻,在不同的劇本裏體驗著不同的生活經歷。“還有那些段子,以前不懂什麼是‘梗’,也不知道大家看了為什麼會笑,現在拍著拍著就明白了,有時候還能跟女兒聊到這些新鮮的話題,感覺自己不‘OUT’了。”
也正如林德金所説,以前在自己手機上刷到別人,如今別人能在手機上看到自己,這是一種很特別的感覺,好像自己進到了網路的世界。
村民的生活不再局限于這一方天地,在體驗拍戲樂趣的同時,也融入到時代的潮流,好似搖身一變,成了網際網路的主人。
他們在用自己的方式,學著站在自己的鄉土上,去擁抱世界。
小視頻的熱度已經從純看熱鬧,轉化到有了實際收入上。
這幾天,姚呈潔算了一筆賬,蹭著“姚主任”的熱度,他在韓埠村的聯訊電腦店,這三個月同比營業額增長了30%,年初的訂單排到了現在。
飾演“毛線姐”的董益丹,因接地氣的稱呼配上她快嘴的形象,被經紀公司簽下,成為一名主播。
擁有百萬粉絲的直播帶貨團隊主動找到府來談合作,目前已入駐韓埠村電商直播式共富工坊,邀請“戲精”村民一起參與直播帶貨。
“溫州一村人”的粉絲數突破2.3萬,來村裏的“陌生人”變多了,有“擠破腦袋”報名參演的,還有來打卡短視頻取景地的……
這樣的網紅效應,在浙江的許多鄉村其實都已經有了不少案例。瑞安的“小英夫婦”,在田埂間跳舞,自信而鏗鏘的舞步一下走紅網路。在他們的小視頻中,我們看到了無比快樂的農村生活狀態。臨安的“90後”陳柳,在家鄉的山核桃樹下,以大地為舞臺,乙太陽為燈光,將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農村創業的艱辛快樂展現出來,吸引粉絲近百萬。
村民入戲,表現的是真實的自己。他們可能冒著田間地頭的“土氣”,但一舉一動之間揮灑的原生態活力,是生活在城市的人所嚮往的。
“鄉村之所以美,正是因為有這樣一群充滿活力的村民。”在黃煥然的鏡頭下,村民是生動的、鮮活的。他只是通過拍戲的方式,捕捉著鄉土間的活力,挖掘村民最質樸的潛力。
對於未來,韓埠村的村民們還有更多的想像——
林德金説,等“溫州一村人”名氣再大些,自己的錢袋子鼓起來,他就可以出去旅遊,看看自己沒去過的地方。
姚呈潔最近瘋狂刷起別人的段子視頻,希望再加強下自己的演技,“千萬不能把招牌砸了”。
黃煥然也計劃著為村民們量身定做“個人IP”,“等到村民人人成為網紅,韓埠村就能成為網紅村,我們就可以拍更多的故事了”。
“溫州一村人”劇組演員的生活正一點點發生。而一切才剛剛開始,他們期待著“溫州一村人”的故事能像“溫州一家人”一樣走出中國,走向世界。
來源: 潮新聞 | 撰稿:謝甜泉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