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
184042016@qq.com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您的位置:首頁 > 浙江 > 台州 新聞詳情 A- A+
讓這座城市越來越有溫度 台州因他們而感動
發佈時間:2023-12-01 11:38:54    

   我們為何感動?

  是那奮不顧身的援手、一以貫之的堅守;也是那蓬勃奮發的朝氣、勇往直前的衝勁。

  一聲“媽媽”,一場30年離別的團聚,11月30日晚,當尋親人黃偉弟擁著母親和姐姐,對著尋親警察柯偉力泣不成聲時,淚水婆娑了現場。

  台州自古就是文明尚德之城,是一座有“精神”的城市,這裡孕育了“艱苦創業、奮發圖強、無私奉獻、開拓創新”的大陳島墾荒精神。在大陳島墾荒精神的感召下,全市各地凡人善舉層出不窮,好人模範不斷涌現,“好人現象”由盆景變風景、從風景變風尚,讓這座城市越來越有溫度。

  當晚,台州舉行第九屆台州市道德模範、第十屆“感動台州”人物頒獎典禮,16例17位道德模範、9例“感動台州”人物(群體),用一個個平凡而又不凡的故事,讓感動在心頭縈繞。

  全國道德模範郭文標上臺點亮道德豐碑,一股暖流自此流淌。

  第九屆台州市道德模範

  誠實守信模範

  溫嶺市新河鎮鄭洋新村村民陳連青

  2003年,一場採石事故不僅讓陳連青失去左臂,還欠下鉅額債務。為了兌現“絕不欠一分錢”的承諾,多年來,他硬是憑著一臂之力,四處奔波,拼命打工,終於在田野上開創出一番事業,成為種糧大戶。他在筆電裏記下每一筆欠債,每年年底就帶著本子,一家一家到府還錢,最終用17年的時間還清了60萬元本息債務,並將一雙兒女撫養長大,從泥土地裏撐起一個誠信的人生。現如今,無債一身輕的陳連青還帶動了江西、溫嶺兩地上百位鄉親就業增收。榮獲浙江好人等榮譽。

  潘心元烈士墓守墓人兼義務講解員王保頭

  玉環臺山村上有一座烈士墓,長眠著革命烈士潘心元。因從小對潘心元烈士心懷敬仰,王保頭三十多年如一日,既當義務守墓人,又當紅色講解員,一次次動情地講述著英雄故事,矢志守護烈士墓。山腳下至墓碑共159級臺階,不過數百米的墓道,王保頭走了一輩子,他説只要自己還走得動,都將帶著兒時的信諾一直走下去。他不顧年事已高、身體欠佳,仍在用心培養接班人,讓紅色故事口口相授、紅色精神代代相傳。榮獲浙江好人等榮譽。

  國網仙居縣供電公司離休幹部李寶金

  出生於1930年的李寶金,有著74年黨齡,生前常説:“我的一切都是黨和人民給的,我要把一切都還給黨和人民。”離休以後,他在飽受病痛折磨的情況下,仍堅持勤儉節約,向黨組織上交了多筆特殊黨費。2020年,他上交了一筆3000元的特殊黨費用作抗擊新冠肺炎疫情;2021年,他又上交了50100元的特殊黨費為建黨百年獻禮;2023年1月,他走完人生的最後一程,用自己的遺體向黨組織交了最後一筆特殊黨費,用一生踐行“要做一個合格的共産黨員”的誓言。榮獲浙江好人等榮譽。

  助人為樂模範

  臨海市匠心美業負責人勞模匠心志願服務隊負責人胡和平

  胡和平30年來堅持義務理髮,累計服務困難群眾30余萬人次。自2019年4月擔任臨海市勞模匠心志願服務隊隊長以來,他帶領“愛心理髮”“電器維修”等12支隊伍,開展“組團式”志願服務,2020年疫情期間連續18天為“疫”線人員免費理髮達2200余人次,榮獲全國最美志願服務組織。榮獲全國最美敬老志願者、浙江好人、浙江省最美志願者等榮譽。

  溫嶺市火速志願隊隊長王祥雲

  20多年來,王祥雲在公益路上篤定前行,帶領火速志願隊不斷發展壯大,堅持開展“愛心麵包”“愛心助農”“愛心糧倉”等系列“愛心+”微公益項目。他發起的“愛心麵包”微公益項目持續10年,累計送出90余萬個“愛心麵包”。2020年疫情期間,他和隊友利用私家車免費接送30名困難尿毒症患者往返醫院380趟,25天接送里程達2萬多公里,用一條“藍紅絲帶”點亮生命之光。榮獲中國好人、省優秀共産黨員、浙江好人等榮譽。

  三門縣亭旁鎮芹溪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盧永軍

  21年來,“熊貓俠”盧永軍一直奮戰在無償獻血第一線,以“血緣”為名創建了RH陰性血型志願者群,個人先後參與緊急救援任務39次,累計獻血5800毫升,在生死危急時刻挽救了20多條鮮活的生命。身為芹溪村“一把手”,他在亭旁組建起600多人的紅色先鋒隊,匯聚志願力量,助力善治共富。榮獲全國五好家庭、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優秀城市社區工作者、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浙江好人等榮譽。

  見義勇為模範

  交通警察局直屬三大隊陳錫永、應海永

  2021年5月17日17時許,陳錫永、應海永正在高架路段處理交通事故,突然一輛轎車朝警戒區直衝過來。千鈞一髮之際,為幫助群眾避險,陳錫永、應海永被車輛撞飛。陳錫永搶救無效于當壯烈犧牲,應海永全身多處受傷嚴重,目前尚在康復中。平日裏,陳錫永、應海永工作認真負責,樂於幫助群眾,一面面錦旗和一封封表揚信見證了他們無悔的付出。榮獲浙江省見義勇為先進人物,陳錫永追記一等功,應海永記一等功。

  玉環市海韻救援隊隊長郭愛國

  郭愛國因“被救”心懷感恩,于2017年9月自費80多萬,組建了玉環市第一支海上專業救援隊。他以身作則,全年無休,每天堅持巡邏到晚上11點,時刻準備著在海上出現險情時出動救援。6年多來,他帶領隊員海岸巡邏2.8萬公里,海上安全巡航9500海裏,成功挽救了126條鮮活的生命,轄區海域一直保持“零溺亡”記錄,被當地群眾稱為“海上守護神”。榮獲浙江好人、浙江省海上搜救突出個人等榮譽。

  仙居縣獵鷹救援隊隊長張李飛

  從1998年開始參與應急救援行動,到2016年牽頭成立仙居縣獵鷹救援隊,張李飛把公益救援當成了自己一生的事業。“哪有險情,獵鷹就會在哪出現”。20多年來,張李飛全年無休,24小時枕戈待旦,裝著5個心臟支架,仍帶領隊員上山入水,遊走于懸崖峭壁、高山叢林、激流深潭之間,累計參與救援280多次,救助遇險群眾587人,被當地群眾親切地稱呼為“山林間的守護者”。榮獲浙江省公安廳三等獎章、浙江好人等榮譽。

  孝老愛親模範

  黃岩區富山鄉衛生院院長兼全科醫生鄭慶國

  鄭慶國30多年來紮根黃岩最偏遠的衛生院,以“醫者仁心”守望大山。深居大山的老百姓看病十分不易,為此他堅持到府送診,從來不收出診費,每年奔波4千多公里,為山裏老人看病、送藥、打針超過1萬次。他的手機24小時開機,對老人們的要求總是有求必應、隨叫隨到,衛生院處理不了的病患,他幫忙聯繫上級醫院,給生活困難的老人送藥和生活必需品。老人們都説他“比自己的親兒子還親”。曾獲全國敬老愛老助老模範人物、浙江孝賢、浙江好人等榮譽。

  溫嶺市箸橫鎮貫莊殘疾人之家管理人員江雲青

  江雲青身高只有一米二,卻身殘志堅、自強不息,初中畢業後苦學編蔑技藝賺錢養家,全心贍養患病的父母,照顧殘疾弟弟一家,成為家裏的頂梁柱。他擔任“殘疾人之家”管理人員17年,把殘疾人當成自己的兄弟姐妹,建立農療工坊、設立“愛心賬戶”,開闢“強腦風暴”培訓平臺,組織他們種地、學手藝、做手工、做公益,幫助他們靠自己的努力“站起來”,靠過硬的本領“富起來”。曾獲台州好人等榮譽。

  三門縣海遊街道祥和村村民章正國

  13年前,章正國夫婦在家門口撿到並收養了一名遺棄女嬰。可沒過多久,養女就被查出身患重病。儘管深知給養女治病是個“無底洞”,但他從未想過放棄。在隨後的四年間,生活並不富裕的夫婦倆四處奔波求醫,為救治養女,不僅花光了家裏所有積蓄,還欠下了20萬元債務,最困難的時候一度想到賣掉房子。經過悉心照料,養女病情基本穩定。如今,夫婦倆一邊維持養女的常規治療,一邊打工慢慢償還債務,生活也逐漸回歸正軌。榮獲浙江省最美家庭、最美誠信浙江人等榮譽。

  敬業奉獻模範

  台州市立醫院科教部副主任兼婦科副主任柴芝紅

  近9年來,柴芝紅三次參加西部支援,紮根在深度貧困的小涼山舞區,用仁心仁術守護彝族群眾健康。她在幫扶峨邊的兩年多時間裏,不畏艱苦、甘於奉獻,既抓醫院管理,又抓醫療業務開展,協助峨邊醫院開設兒科、呼吸內科等科室,建立了婦科微創、産科無痛分娩等中心,先後填補峨邊醫院腹腔鏡下子宮全切除術等31項空白,為當地培養了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伍。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浙江好人等榮譽。

  台州市公安局路橋分局刑事科學技術室副主任柯偉力

  柯偉力從事法醫工作17年,潛心破案精益求精,用專業技能讓死者“開口説話”,將曾經經手的命案積案悉數偵破。2021年,他積極投身“團圓行動”,領銜成立“團圓”工作室,滿腔熱憂助人尋親,成為業內公認的尋親專家,通過DNA技術幫助294名尋親者找到親人,其中失散時間最長的達77年,父母年齡最大的101周歲,成功案例數量居浙江省第一。其事跡得到省市領導批示,曾獲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最美浙警、浙江好人等榮譽,榮立個人二等功1次。

  天臺外國語學校副校長兼小學部校長戴銀杏

  戴銀杏從教37年,一直堅守在小學教育教學工作一線。她積極倡導減負增效,努力推行“晚八點,不作業”“陽光分班”等改革舉措,認真開展“五彩課堂”“星級評選”等特色工作。她樂做學生的公僕,堅持用父母心來辦教育,融入學生,因材施教。她領徐名師工作室,培育了一大批教育名師和教壇新秀,開展鄉村教育幫扶,受益8千余人次。曾獲全國勞動模範、全國先進工作者、浙江好人等榮譽。

  台州恩澤醫療中心(集團) 恩澤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病區主任呂冬青

  呂冬青從醫30年,始終堅持將科研寫在臨床一線。她是台州肺癌診療領域的領銜人,在她的牽頭下,恩澤醫院先後成立了肺癌MDT診療團隊、浙江省首家肺癌多學科診治中心,在全國率先開展呼吸系統疾病的藥物臨床研究,挽救了無數肺炎患者生命。她作為第三批支援公共衛生中心的醫療組組長,在抗疫戰場上守住了“病人零死亡、醫者零感染”的堡壘。榮獲民主促進會全國抗擊新冠腦炎疫情先進個人、浙江省三八紅旗手等榮譽。

  第十屆“感動台州”人物 (群體)

  玉環市坎門海都小學體育教師葉海輝

  他紮根海島教育30年,愛教樂學,勇於創新,為邊遠海島教育默默奉獻。他創編體育遊戲近2000例,製作80余種4200多件體育器材,還積極投身支教工作,讓學生愛上體育課。他主持省市兩級名師工作室,開設公開課及講座300余場,受益1.5萬餘人。其事跡被新華社、《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媒體報道,CCTV《東方時空》《焦點訪談》欄目專題報道。他獲得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全國最美退役軍人、中國好人、全國優秀教師、浙江好人、省特級教師、省農村教師突出貢獻獎等榮譽,入選第四批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

  仙居縣白塔鎮感德村村民、仙居縣海藍忠誠救援隊隊長余小中

  1982年,14歲的余小中第一次跳入韋羌溪救人,心中便播下見義勇為的種子。40年來,余小中一直默默守護韋羌溪帶水域,不計報酬得失,不顧個人安危,與死神拉鋸,從水中救起200多條生命,被譽為“韋羌溪邊平民英雄”2020年5月,余小中牽頭成立“仙居縣海藍忠誠救援隊”將周邊水性好的村民都收納到隊伍裏,“執拗”地將救人進行到底。其事跡被中國青年網、《浙江日報》等媒體報道,被評為浙江省見義勇為勇士、浙江好人、台州市道德模範。

  台州市椒江區康平托老院、椒江善愛老年公寓,椒江大陳青墾源顧養院主要負責人陳雪蘭

  2000年開始創辦養老院,至今從事養老行業23年,別人不願意接收的失智、失能、體弱多病的的殘疾人員甚至是流浪乞討人員,她都會接納贍養。她的養老事業從最初的3名擴工、57張床位,發展到3家養老院、45名護工、600張床位,先後有1000多位老人得到她的悉心照顧。她曾獲得“全國敬老愛老助老模範人物”、“浙江省十大孝老愛親人物”、“2016年台州市十大孝賢”、“椒江區第四屆道德模範”等榮譽稱號。

  三門縣珠鎮錦康藥店藥劑師鄭志會

  2018年以來,鄭志會堅持翻山越嶺,為偏遠山村行動不便的老人義務送藥,切實解決了山區老人買藥、用藥難的問題。5年來,他走遍附近50多個山村,行程10萬餘公里,撐起了一間永遠亮燈的“移動藥房”。2023年3月鄭志會為送因摔倒陷入昏迷的老人去醫院,不惜産生7個違章,為老人爭取到寶貴的搶救時間,老人因搶救及時轉危為安。其事跡被中國之聲、浙江日報等多家媒體報道,被評為“台州好人”“浙江好人”。

  台州職業技術學院學生、浙江省溫嶺市人王偉旗

  21歲的王偉旗年幼時父母離異,至親相繼離世,與77歲的奶奶相依為命。他主動背負起父親留下的20萬元債務,婉拒了親戚朋友的免債和好心人的捐贈,並且承諾“等我賺錢了,一定要還上的”。為了早日還清欠債,他從高中開始就勤工儉學、自食其力,以補貼生活減輕負擔,還為奶奶撐起了一間小賣部。在學習和打工之餘,他加入學校的志願服務隊,在校園裏傳遞著善意和愛心。其事跡被中國新聞網、光明網、中國新聞週刊等媒體報道,被評為浙江好人。

  玉環市楚門天宜社會工作服務社總幹事張露娜

  她是社工路上的追夢人,從事社會工作一線服務14年,志願服務18年,2013年在浙江省玉環市楚門鎮創辦了浙江省第一家鄉鎮社工機構“楚門天宜”,帶領團隊紮根基層,探索出了社會組織參與基層治理的新模式,累計幫扶個案8092個,開展社區教育2萬餘場,志願服務逾8萬小時,工作兩度得到央視13套《新聞調查》節目43分鐘深度報道,被評為全國百強社工、浙江省品牌社會組織。她曾獲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全國家庭工作先進個人、全國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先進個人、浙江省社會工作領軍人才等榮譽。

  臨海林場三代護林人

  臨海市林場始建於1957年,全場經營總面積5.8萬畝,森林蓄積量25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93.5%,居全省前列。六十七年紮根深山、篤志前行,第一代林場人紮根灌灌童山,肇路藍縷、以啟山林,譜寫綠化序章,第二代林場人扭轉貧弱局勢,擔當破難、向陽而行,實現林區蝶變;第三代林場人斷舍繁世喧囂,康續奮鬥、啟航智治,擎畫奮鬥新篇。從植綠到守綠再到富綠,他們把對黨的絕對忠誠轉化為生態保護、發展生産、推動轉型、共同富裕的實際行動,為茫茫荒山披上綠裝,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平凡崗位上創造出不平凡的業績。

  海上飛虎隊志願者服務隊

  由溫嶺市第四人民醫院的醫生、護士等醫務人員組成,從原先的紅十字海上急救小分隊成長而來,現有隊員65名。33年來,服務隊堅持“有報必接,有危必救”,義務出海430余次,海上行程5.6萬餘海裏,救治漁民585人次,最長一次歷時76小時,成為了漁政、邊防醫院聯動急救網路中的重要一環。其事跡被中央二套《講述》欄目報道,被評為中國好人全國紅十字先進集體、浙江好人、台州市見義勇為道德模範。

  浙江省回浦教育集團男子藍球隊

  2023年,臨海回浦男籃包攬高中、初中籃球聯賽全國總冠軍。回首奪冠之路,體現著球隊“勇於追夢、百折不回”的精神。上世紀80年代,回浦男籃還是一支無專門教練、無固定球員、無專業場地的“三無”籃球隊。他們以臨海小城為起點,一步步實現了市冠、省冠到全國總冠軍的跨越,最終站在了全國校園籃球界的潮頭。回顧回浦籃球這40年發展,三代教練的傳承和堅守,詮釋了這支隊伍眾志成城、薪火相傳的傳統;梯隊式的培養模式,體現了與時俱進、改革創新的意識;而球員們永不言敗的不屈模樣,展現的是勇於追夢、百折不回的銳氣。

來源: 潮新聞    | 撰稿:許峰 朱夢成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微店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忠文創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