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浙江 > 嘉興 > 要聞 新聞詳情
嘉興破解“停車難”辦好民生事
發佈時間 | 2023-12-01 08:57:07    

   停車事雖小,事事關民生。今年,嘉興全市共有26個公共停車場建設項目被列入市政府民生實事項目。昨天,記者從市建設局獲悉,目前,26個公共停車場建設項目全部完工,新增各類公共停車位8305個,超額完成1305個。

  “這裡居然多了一個停車場,還是智慧化的,我還是第一次體驗呢!”昨天中午,市民沈瑄來到市區戴夢得購物中心,發現購物中心西側新增了一個智慧立體停車樓,她按照提示把車輛停放在指定的停車庫內,車輛的存取由升降機和移動臺車自動完成,“整個停車過程一分鐘不到,對停車技術不好的人還是很友好的。”

  在嘉興市區中心、老城區範圍、綜合商業體附近、學校周邊,停車難問題一直較為突出。比如戴夢得購物中心一帶地處老城區,周邊以老舊小區為主,停車資源相當緊張。找不到停車位,駕車“停不下來”,自然就會選擇換個地方消費了。

  戴夢得智慧立體停車庫項目就大大緩解了周邊“停車難”的現狀。該停車庫於今年8月建成投用,分為地下一層、地上九層,共有217個停車位,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周邊居民以及顧客的停車需求。“我們非常重視安全問題,配備了完善的安全檢測功能,如果檢測到車輛的高度、寬度不匹配,或者轎廂內有生命體的活動跡象,系統就會馬上停止運作。”戴夢得智慧立體停車庫項目負責人説。

  數據顯示,嘉興現狀停車供需比為1.35車位/車,基本能夠滿足“一車一位”的剛性停車需求。但不少地方還存在著“辦事十分鐘、停車一小時”的情況,因此,停車場的規劃和選址尤為關鍵。

  與往年相比,今年嘉興建設的公共停車場覆蓋面更廣、影響力更大、功能更全。今年的26個公共停車場建設項目涵蓋了旅遊景區、公園綠地、商業中心、醫院學校、老舊小區、辦公大樓、橋下空間等多類型場景;在建設方式上也更加多樣,從地面停車場向立體停車樓、地下兩層停車場擴展,充分挖掘土地潛力,向天空、向地下要空間增加停車位,最大限度提高空間利用率。

  月河西停車場也是今年建設完成的公共停車場之一。記者注意到,月河西停車場不僅留有可以用於洗車、經營便利商店的空間,還設置了不少新能源充電樁等配套設施,充電樁以快充為主、慢充為輔,能充分滿足各種充電需求。“我們更加注重停車場的功能性、配套性,結合項目功能特點,統籌項目周邊停車需求,因地制宜規劃停車場建設。”市建設局城市建設處相關負責人説,“這些公共停車場將全部接入‘嘉興泊車’智慧停車系統,實現停車服務更精準。”

  嘉興以民生問題為導向,破解停車難問題,讓老百姓切實感受到變化。比如針對學校周邊“潮汐式停車難”問題,在嘉興經開區綠城育華雙溪湖實驗學校、嘉善縣思賢學校、海寧市王國維小學創新採用校園“地下接送系統”,下挖空間建設停車場,引導私家車進入地下車庫接送學生,並利用道閘系統將地下車庫隔離出家長等候區、學生休息區等區域,確保學生的安全和家長接送的方便。“車輛能停在學校裏面,方便了,也更加安全了。”市民王先生説。

  (原文標題:全市26個公共停車場完成建設,新增8300余個車位 嘉興破解“停車難”辦好民生事)

來源:嘉興日報    | 撰稿:記者 蔡舒安 通訊員 程啟超    | 責編:陸姍姍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