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回芽,水暖三分。2月4日,癸卯年立春日如期而至。
“吉時到——祭春!”立春之時,衢州市柯城區九華鄉妙源村的梧桐祖殿外,每年都會人流熙攘,熱鬧非凡。來此參加祭祀的村民,會依次向殿內春神句芒敬獻花籃、供奉祭品,祈求風調雨順、農耕豐饒。
農曆歲末年初,是我國各類傳統祭祀活動較集中的時間,大多地方祭祖先、祭財神。衢州的“九華立春祭”,祭祀的卻是春神句芒。句芒,這個有著生命象徵的遠古神祇,如何出現在當地人的視野中?
立春,二十四節氣之首。春氣始而建立,一年四季的美好畫卷也就此逶迤鋪展。立春祭,又承載著怎樣的期盼?
一
二十四節氣,是自古延續至今的古老而科學的時間制度和生活智慧。
2016年,中國“二十四節氣”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其中,除了24個具體節氣,還包括一批國家級非遺節氣擴展項目,比如“九華立春祭”“三門祭冬”等。至此,世界認識東方文化的門,又打開了一扇。
“九華立春祭”最大特點在於擁有獨特的活動場所——梧桐祖殿。梧桐祖殿,是國內唯一保存完整的春神殿,由主殿和東配殿組成,總面積700余平方米,其內供奉的是春神句芒。
《呂氏春秋》《山海經》等古籍有載,句芒是輔佐伏羲的大臣,死後成為東方之神、草木之神和生命之神。其鳥身人面、腳踏飛龍,右手持一圓規、丈量土地,左手拿一袋種子、管理春天萬物生長。
在當地有這樣一種説法:相傳,九華鄉靈鷲山主峰上多梧桐樹。句芒看中並定居下來,使梧桐樹及其他樹木長得鬱鬱蔥蔥。
千年前,當地山民感恩,在山上蓋起了一座廟宇,用巨大的梧桐樹樹根雕了一尊神像供奉,稱“梧桐老佛”。立春日,山民在廟宇祈福,開啟了最早的祭祀活動。清中期,因山廟太小,山民在山腳建起梧桐祖殿,立春祭民俗也由此“搬入”梧桐祖殿。上個世紀,因種種原因,“九華立春祭”曾一度中斷。
它再度回到人們視野,要從20多年前的一場春雨説起……
那是2001年的暮春。正在衢州進行田野調查的民俗學者汪筱聯,為避一場急雨,著急忙慌地跑進一棟老宅。老宅位於梧桐峰下,當時已成為木材加工廠與碾米廠。
但老宅門頭上的一塊匾額引起了他與同事的注意——匾額上的泥層經雨水沖刷後剝落,顯露出“梧桐祖殿”四個綠漆大字。
汪筱聯對此産生了莫大興趣。在一次次調查考證後,他驚喜地發現,這座隱于深山的殿宇大有故事——在當地人口耳相傳間,梧桐祖殿在解放前曾有立春廟會和中秋廟會,“梧桐老佛”就是春神句芒。
“這很可能是全國惟一保存著的春神廟,一定要珍惜善待這份寶貴的文化遺産!”在汪筱聯等人的倡議和參與下,柯城區及時恢復梧桐祖殿立春祭習俗。2004年,民間修復廟宇,復原春神像;2005年2月4日,梧桐祖殿恢復了沉寂40多年的立春祭。
自此,生活在當地的百姓,因為立春祭的“回歸”,也總能最先感知春的氣息。
二
在對“九華立春祭”溯源考證的過程中,專家學者還原了古老的祭祀場景,並使之成為如今當地村民活態傳承立春祭民俗的依據。
每年立春日上午9時許,立春祭祀大典準時展開,梧桐祖殿內外便響起悅耳鐘鼓聲。
首先舉行“祭春”儀式。現場,12名身著深色中式服裝的青年禮儀人員,依次從大殿正門躬身走入,向春神獻花籃;舞龍隊將祭品送入神前案桌,24名祭祀代表手拎精心準備的青菜、水果、糕點等,依次置於案桌前;主祭、陪祭進殿,整冠洗禮、上香敬酒,主祭誦祭文,陪祭導唱《祭春喝彩謠》。
“鞭春牛”,是整個大典的重要環節。“春牛春杖,無限春風來海上。”耕牛象徵農事。“一鞭春牛,春回大地!”“好啊!”“二鞭春牛,風調雨順!”“好啊!”……當地孩童扮成牧童句芒,一邊脆生生唱一曲《鞭春喝彩謠》,一邊鞭打身旁耕牛九下。老農則牽著角挂大紅花的耕牛,開啟新春第一耕。
交春之時,24名接春使者手持油紙燈籠,從殿內擁出並歡呼“春來了!春來了!”殿外,24響禮炮齊鳴。此外,廟會期間還進行投壺、擊鼓傳梅、踩高蹺、竹馬燈等遊戲娛樂活動。祖殿的戲臺上,大戲要連演三天三夜......
春,對中國人來説,素來有著特別寓意。這份寓意,在歷史的卷軸上已經延續數千年。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古代中國,立春祭祀,是開年重大的“公務”活動。
在周朝,立春前,周天子帶著文武百官齋戒三天。立春當天,天子親耕田地,行籍田禮;漢朝,天子率百官出宮城到東郊祭祀春神;隋唐時也延續著“立春之日,迎春于東郊”的傳統。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立春祭的活動變得更加隆重,也逐漸在平民百姓中興起。《東京夢華錄》,就描繪了宋時立春祭祀的盛況。立春前一日先在皇宮鞭春牛,次日各州、府、縣行鞭春儀。為滿足老百姓喜愛春牛的願望,市場上還出現了小春牛“文創”,引得人們爭相購買......
3000多年來,立春來時,全國很多地方都會組織打牛、報春、咬春、迎春會、貼春聯、挂春幡等民俗活動。詩人杜甫的關注點就是咬春,他的《立春》第一句便是“春日春盤細生菜,忽憶兩京梅發時”。
各式各樣的立春習俗規範,本質內涵其實都是賡續傳統文化、回歸個人內心,表達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衷心祈盼。
三
2005年,“九華立春祭”恢復,一朝復興天下知。有人疑惑,它憑什麼在此後引來了聯合國的關注?“九華立春祭”,實際上祭的是什麼?
筆者認為,答案要從“九華立春祭”本身和中國的節氣文化、農耕文明中去尋找。
“九華立春祭”,是中國二十四節氣文化的代表項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蘊含的天人合一等,是中國人在長期生産生活中積累的宇宙觀、天下觀的結晶。二十四節氣,正是這宏大命題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花知時而開,人順勢而為,與天地唱和,與萬物相諧。在與天地萬物的對話中,中國人創立了二十四節氣。
立春是四季農耕勞作的開始。“一年之計在於春”“不違農時”……因此,從“九華立春祭”可以看到,春耕理念已銘刻在中國人的基因中,人們從傳承數千年的禮數習俗中感受古人天人合一、順天應時的生命智慧。
農耕文明,是中華文明的母體和基礎。由“九華立春祭”,我們更追尋出中華民族對世界農耕文明的獨創性貢獻。立春祭,蘊含的是中國人傳承數千年的農耕文明的精粹。
千百年來,辛勤的浙江人民,留下了一批批與農業生産生活相關的遺産。上山遺址發現距今萬年的稻米,刷新了人們對世界農業起源的認知;寧波施岙遺址古稻田,為目前世界上發現的面積最大、年代最早、證據最充分的古稻田;還有青田稻魚共生系統、龍遊姜席堰......
從稻種選育、稻田開墾、春耕祭祀,到稻魚、香榧、桑蠶的種植養殖,通過豐富的寶貴遺存及傳統民俗,我們追根溯源,于源遠流長的文明長河中採擷瑰寶。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
“九華立春祭”,祭的不僅僅是春神句芒,更是希望從悠久的傳承中,探尋文明的種子,建立起生活在現代社會的我們與古老中華文明的強連結,從而讓它們永久地生存和發展下去,燦爛於時光隧道中。
來源: 浙江新聞客戶端 | 撰稿:共用聯盟·柯城 鄭晨 賴小蘭 記者 于山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