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
184042016@qq.com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您的位置:首頁 > 浙江 > 共同富裕 新聞詳情 A- A+
實施六大行動 寧波打造城鄉幸福共富之都行動綱要發佈
發佈時間:2023-01-05 08:46:07    

  如果給一座城市的共同富裕加個定語,你的答案會是什麼?

  寧波卷給出的是15個大字:幸福有溫度、共富有厚度、未來有寬度。

  近日,市政府辦公廳印發《寧波打造城鄉幸福共富之都行動綱要(2022—2026年)》(以下簡稱《綱要》),提出以共同富裕示範先行為主題,以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以縮小“三大差距”、公共服務優質共用、 精神文明富裕富足為主攻方向,全力打造幸福有溫度、共富有厚度、未來有寬度的城鄉幸福共富之都,為奮力開創現代化濱海大都市建設新局面奠定堅實基礎。

  共富是全方位的,既有最具象的社會結構、政策措施,也有更抽象的思想觀念、精神氣質。所謂“幸福尺度”也大抵如此。翻開這份萬字綱要,從一件件民生實事,到一處處均衡協同,再到一次次高效治理,一幅幸福可及、共富可感、包容可親、未來可期的美好生活圖景躍然紙上:

  到2026年,創業創富更有成效,全體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超過8.7萬元;城鄉區域更趨協同,全市城鄉居民收入倍差縮小到1.7以內;公共服務更具品質,政府保障基本、社會多元參與、全民共建共用的協同發展新格局基本建立;人居環境更顯和美,市控及以上斷面地表水達到或好于Ⅲ類水體佔比達到100%,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率達到93%以上;精神文明更加富足,居民綜合閱讀率達到95%,社會誠信度達到97%。到2035年,城鄉幸福共富之都全面建成,每人平均地區生産總值和城鄉居民收入達到發達經濟體水準。

  五個“更”,道出了這座城市的溫情與責任。站在新征程的起點,《綱要》提出系統實施“收入分配優化、城鄉一體融合、區域均衡協同、民生服務優享、社會保障織網、精神文明引領”六大行動,把宏偉藍圖變成“施工圖”。

  ——實施收入分配優化行動

  共同富裕,其中“共同”指向分好“蛋糕”,“富裕”指向做大“蛋糕”。《綱要》提出通過拓寬就業創業增收渠道、健全工資合理增長機制、完善按要素參與分配機制以及發揮財政稅收調節作用,進一步優化收入分配結構。

  相關指標包括:到2026年,全市累計新增城鎮就業人口100萬人以上、市場主體超過160萬家、全市勞動報酬佔地區生産總值比重達到51%,力爭實現有條件、有意願的行業龍頭企業和“單項冠軍”企業工程系列職稱自主評價全覆蓋。

  ——實施城鄉一體融合行動

  實現共同富裕,城鄉融合發展是主戰場、主陣地,必須加快城鄉一體融合發展步伐,多措並舉、攻堅克難,朝著共同富裕示範先行目標穩步邁進。

  《綱要》提出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加快城鄉産業協同融合發展、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以及推進共同富裕現代化基本單元建設,構建城鄉一體融合發展新格局。

  ——實施區域均衡協同行動

  從本質上來説,共同富裕就是一場關乎均衡優化的實踐。從空間上看,這其中不僅涉及城鄉融合,更有區域均衡。《綱要》提出推進四明山區域高品質振興、加快南翼山區海島跨越式發展、完善精準支援幫扶體系,推動區域均衡協同發展,夯實共同富裕的平衡發展基礎。

  ——實施民生服務優享行動

  “治國有常,利民為本”。

  一項項幸福共富的舉措,最終需要轉化為一件件可觀可感的民生成果。民生連著民心,《綱要》提出通過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推動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務擴容提質、加快生活性服務提檔升級以及構建民生服務多元供給格局,提升民生服務獲得感。

  ——實施社會保障織網行動

  在打造城鄉幸福共富之都進程中,社會保障就是紮實推進共同富裕的基礎制度保障。《綱要》提出推進基本社會保險擴面提標、積極發展商業補充保險、完善分層分類社會救助體系以及大力培育發展慈善事業,以4大舉措織密社會保障網,兜住百姓“穩穩的幸福”。

  ——實施精神文明引領行動

  必須看到,物質富裕與精神富裕相輔相成,要讓精神富有成為共同富裕的底色。據此,《綱要》提出推進全域精神文明建設、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準、營造社會文明新風尚,從普惠的公共服務到和諧的社會氛圍,不斷滿足日益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認同感。

  這是共同富裕的民生答卷,更是一座城市關於幸福的價值追求,當其具體化為發展的宏偉目標,並以此確定了時間表,制定了發展路線圖,邁出實質性步伐,篤行不怠,必將譜寫城市共富新篇章。 

來源: 中國寧波網    | 撰稿:單玉紫楓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微店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忠文創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