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今日小寒丨越過寒冬 終迎春日暖
發佈時間 | 2023-01-05 08:56:13    

   “時處二三九,年中最冷時。”新年的鐘聲剛剛敲過,小寒節氣接踵而來。

  按照農曆月份排列,小寒是二十四節氣中倒數第二個節氣。但是按照西曆來,它又是每年第一個節氣,這也是充滿希望的時節。

  “小寒”蘊含著傳統文化中“否極泰來”的哲學,舊歲已近暮,新歲將登場,冬天已至,春天還會遠嗎?

  此時,南方過冬的大雁已經感受到了萌發的春意,扇動翅膀起飛歸鄉;嘰嘰喳喳的喜鵲,也已迫不及待重登枝頭。

  初番花信也從小寒開始。我國古人以五日為一候,三候為一個節氣,自每年的小寒到穀雨這8個節氣裏,共有24候,便有“二十四番花信風”之説。

  梅花為二十四番花信之首。“墻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 傲雪淩梅,更添韻味,更見風骨。古往今來,文人墨客寫了無數稱讚梅花的詩篇。梅花立在僻靜甚至冷清的墻角,衝破嚴寒靜靜開放,遠遠地送去幽香。

  小寒二候,山茶灼灼盛開,如火如荼,冬日裏的花卉很少見如此顏色,偏又艷而不俗耐人尋味。冬季萬山縞素,山茶花卻一枝獨秀。

  三候水仙清而不凡、秀而淡雅,黃庭堅稱它為“淩波仙子”,飄逸無俗氣。臨近過年,你是否也準備去採購些花兒裝點下呢?

  天氣愈是寒冷,那些記憶中最溫暖的味道,就讓人愈加無法割捨。

  “進補”是冬季不變的飲食要義。一碗熱氣騰騰的羊肉湯,是冬季驅寒暖胃的首選。羊肉加點當歸、山藥、胡蘿蔔一起煮,營養豐富、鮮香可口,一碗喝下去,瞬間整個身體都溫暖起來。

  每至小寒時節,老南京人通常會食菜飯。用矮腳黃青菜與鹹肉片、香腸片或是板鴨丁,再剁上一些生薑粒與大米一起煮,十分鮮香味美。

  廣州的傳統,小寒早上一家人要一起吃糯米飯。將臘肉、臘腸切丁、炒熟,加以熟花生米、碎蔥白拌飯吃,以趨避寒氣、祈禱平安。

  在東北,人們會將提前買好的梨子放到已經是零下的室外。經過一夜的風霜,裹著一層霜雪的凍梨就做好了。一口咬下,雪白綿軟的果肉和著清甜、冰涼的汁水瞬間充斥整個口腔,沁人心脾,可謂是暖氣房裏的“潤燥”佳品。

  “冬至前後,臘魚臘肉。”到了小寒節氣,家家戶戶的臘魚臘肉,已經開始散發出醉人的香氣。晾曬在老房子陽臺上的臘肉,在陽光下泛著誘人的光澤,鹽霜的氣息在寒冷的空氣裏氤氳。這便是大自然的美妙饋贈。

  天氣寒冷,大家要注意添衣保暖,手腳冰涼的可以泡泡腳。在有太陽的時候去戶外活動活動,保持身體健康。

  小寒雖寒,望春則暖。相信越過寒冬,我們終會迎來春的溫暖。

來源:浙江新聞客戶端    | 撰稿:呂玥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