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
184042016@qq.com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您的位置:首頁 > 浙江 > 寧波 新聞詳情 A- A+
透過幾個數據,盤一盤寧波人的“鈔能力”
發佈時間:2024-03-08 09:35:42    

   深圳因為創業經商的氛圍濃厚,被外界戲稱為“搞錢之都”。在“搞錢”方面,誕生過“天下寧波幫”的寧波自然不遑多讓,而且底蘊更為深厚。只不過,寧波人的“搞錢”,多顯低調罷了。

  寧波人多會“搞錢”?放在全國比較,寧波的“吸金效應”如何?伴隨著2023年各項數據陸續披露,寧波人在“搞錢”方面的本事,也顯露冰山一角。透過幾個數據,我們一起盤一盤寧波人的“鈔能力”。

  百姓“錢包”全國第八

  在缺乏科學統計的舊社會,一句“地主家也沒余糧”,就能反映年歲的豐欠。對應到現在,背後説的,就是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概念。

  居民可支配收入,顧名思義,是居民可以自由支配的收入,是居民可用於最終消費支出和儲蓄的總和。形象地説,就是老百姓的“錢包”。

  在眾多統計數據中,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因為既關大局也係民生,成為衡量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水準、居民生活水準和消費能力的重要指標,也是很多個人選擇城市、企業開展商務決策的參考指標。

  2023年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構成   來源 寧波市財政局官網.png

  2023年寧波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構成   來源:寧波市財政局官網

  按照寧波發佈的2023年數據,全年寧波全市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71731元,同比名義增長4.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4.5%。

  如果對於71731元這個數字沒概念,不妨做個對比。2023年,全國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為39218元,浙江省全體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為63830元。在浙江省內,寧波的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僅次於杭州的73797元,而且兩者的差距要遠小于經濟體量的差距。

  對比全國城市GDP的座次,也可以發現,在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這個指標排名上,寧波往前竄了好幾位。

  2023年,寧波GDP總量為16452.8億元,排在全國城市第12位。但是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寧波卻可以排到全國第八位,除京滬兩個“8字頭”的城市外,與深圳、廣州、蘇州、杭州、南京同屬“7萬+”區間,與“搞錢之都”深圳的差距也只有5000元。

  但凡是每人平均數據,總是避免不了“被平均”的質疑。不過,從城鄉和區域差距看,寧波每人平均收入的均衡程度要遠高於大部分地方。

  寧波市政府工作報告顯示,2023年寧波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分別超8萬元、4.8萬元,倍差降至1.67以內,連續20年呈縮小態勢。而同期,全國城鄉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的倍差為2.39。

  同時,對比寧波十個縣市區,也可以看到,除了一頭一尾的鄞州和奉化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8字頭和5字頭外,其餘八個縣市區均集中的6萬和7萬區間。

  寧波人是如何“搞錢”的?都説“無商不富”,作為寧波商幫的誕生地,貿易經商的基因融入地域文化,寧波人的“鈔能力”,也與熱衷於投資、經商分不開。

  這一點也反映在寧波人收入渠道的多元化上。從收入來源看,寧波居民每人平均工資性收入39320元、經營凈收入12353元、財産凈收入7690元、轉移凈收入12368元。經營凈收入和財産凈收入的佔比接近30%,也説明寧波人工資之外的“搞錢”路子不少。

  政府“錢袋子”全國十強

  除了老百姓的“錢包”,地方政府的“錢袋子”,也是發展水準和經濟活躍程度的重要體現。尤其這兩年,在土地財政收縮的背景下,地方政府的財力,更加反映一個地方經濟結構的韌性。

  據統計,2023年全年,寧波全市完成財政總收入3384.1億元,比上年增長0.8%,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785.9億元,增長6.3%。

  如果説GDP是衡量地方經濟發展水準的重要指標,那麼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就是衡量地方政府財力最核心的指標。地方上的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社會保障、教育醫療等公共事務的開支,都有賴於此。

  放在全國,寧波1785.9億元的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排名也要比GDP位次高兩名,並且進入全國城市財力十強榜。

  2023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十強城市分別為上海、北京、深圳、杭州、蘇州、重慶、天津、廣州、成都和寧波。其中,天津、寧波兩個經濟總量未入十強的城市雙雙入榜,南京、武漢則無緣十強。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主要包括稅收收入、行政事業性收費收入、國有資源(資産)有償使用收入、轉移性收入和其他收入。其中,稅收是大頭。

  寧波産業興、經濟活,成為地方“錢袋子”的重要保障。

  2023年,寧波1785.9億元的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構成中,稅收收入1464.7億元,增長5.9%,非稅收入321.2億元,增長7.9%,稅收收入佔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重為82.0%。分稅種看,增值稅為647.9億元、企業所得稅為252.4億元、個人所得稅為131.4億元。

  當然,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還只是政府“錢袋子”的一部分。

  寧波市財政局公開數據顯示,2023年,寧波全市一般公共預算可用資金為2955.11億元,除了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之外,還包括政府一般債務收入166.67億元、轉移性收入1002.68億元。

  政府的“錢袋子”怎麼支出,也直接關係到百姓獲得感。從2023年寧波重點支出執行情況看,農林水、教育、社會保障和就業、衛生健康、科學技術等方面支出都超過百億,是支出的大頭。

  每人平均存款全省進不了前三?

  談到錢,自然離不開銀行存款。在各种經濟指標中,銀行存款數據,也是一個地方財富體量的觀察視角。

  尤其是這兩年,由於房地産、股票、基金等市場的低迷,居民消費和投資意願降低,大量的資金只能存在銀行,導致銀行存款數據大增。

  人民銀行寧波市分行統計數據顯示,12月末,寧波全市本外幣存款餘額3.41萬億元,同比增長8.9%,比年初增加2768.9億元。

  其中,住戶存款增長較為明顯。12月末,寧波全市住戶存款餘額1.44萬億元,同比增長21.4%;比年初增加2534.9億元,同比多增163.8億元。

  放在全國,寧波3.41萬億元的存款總額,居西安之後,排名第13名,與GDP排名大致相當。不過,考慮人口不到千萬、不是省會城市等因素,這個數據已經相當亮眼。

  如果存款總量反映的是城市財富體量,那麼每人平均住戶存款,則更接近百姓家底。

  不過,令人意外的是,寧波的每人平均住戶存款並不格外出眾。

  2023年末,寧波全市常住人口為969.7萬人。按此計算,寧波每人平均住戶存款為14.83萬元,僅略高於浙江全省14.73萬元的數據。

  在浙江省內,寧波每人平均住戶存款甚至沒有排進前三。其中,杭州以18.7萬元遙遙領先。紹興和舟山的每人平均存款也都超過了15萬元,分別達15.8萬元和15.4萬元,位居浙江的第2、3名。寧波只能屈居第四。

  而放眼全國,每人平均住戶存款超過15萬元的城市也超過20個。不過,這個榜單分佈規律與經濟體量的關聯並不大,比如經濟體量並不居前的鄂爾多斯,憑藉超過16萬的每人平均存款,可以排到榜單前列。

  對此,寧波一家銀行的理財分析師解釋説,這與寧波外來人口比重高、市民投資理財意願強等因素有很大關係。很多外來人口雖然在寧波工作生活,但是存款卻多數在老家。而且寧波人資産配資的意識強,對股票、黃金等投資的熱情都比較高,因此很多資産未必體現在存款上。

  確實,在資本市場,寧波一直是個活躍的區域。統計數據顯示,即便是股市行情欠佳的2023年,寧波的證券投資者股票賬戶數依然達到307.9萬戶,同比增加7.7%。同時,全年證券成交總額達126891.5億元,同比增加5.7%。

  市場經濟,人跟著錢跑。城市“吸金指數”,背後是城市營商環境、發展潛力的綜合體現,更是一個城市的吸引力所在。寧波統計局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寧波常住人口在自然增長率為-1‰的情況下,依然實現了7.9萬的人口增量,也充分説明瞭寧波的“人財”效應。

來源: 潮新聞    | 撰稿:李華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微店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忠文創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