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捐建“寧波橋”已經10年了,這兩天寧波晚報開通熱線,誠邀當年的愛心人士,一起講講那個溫暖的故事。
“當年報道‘寧波橋’通車的報紙,我一直珍藏著呢!”1月16日下午,記者接到寧波老人王幼雯的電話,她有些激動,“我一直想去一趟貴州,看看阿拉寧波人捐建的‘寧波橋’現在怎麼樣了,那裏的孩子都好嗎?”
老人珍藏9年的《東南商報》
那份《東南商報》,她珍藏了9年
王幼雯今年78歲,是2014年參與捐建“寧波橋”的愛心人士之一。
她也是寧波晚報熱心讀者,每天雷打不動要讀書看報。以前看《東南商報》,現在看《寧波晚報》。當年捐建“寧波橋”的消息,她就是從報紙上得知的。
“貴州從江縣加榜鄉的這些孩子太不容易了,上學竟然要蹚水過河,看著那張照片都讓人心疼。”2014年8月,在《東南商報》上讀到這篇新聞時,王幼雯已經退休了,就想著力所能及幫幫這群孩子。她捐了1000元,算是一份小小心意。那段時間,她每天都會翻看報紙,了解捐款的進度。
“真沒想到,7天裏就捐款了70多萬元。”老人説,建設這座橋只用了4個多月時間,那份報道“寧波橋”通車的報紙,她特意留了下來,這些年一直珍藏著。
老人珍藏的那份報紙就是2015年1月19日的《東南商報》,頭版頭條刊登了《寧波橋通車啦》的報道。報道中説,苗寨的男子吹起蘆笙,婦女和孩子穿上了艷麗的民族服飾,如同過年一般。大幅照片裏,孩子們的笑容如此燦爛,他們終於告別蹚水過河的日子了。
“一直惦記著那裏的孩子,想去貴州看看!”前陣子,王幼雯還無意間和朋友提及,有機會想去貴州走一走。
這幾天,我們陸續聽到很多親歷者講述“寧波橋”的故事。當年有人拿出錢,匆匆轉身離開,説什麼都不願留下姓名。當年有位老人找到報社,摸出有零有整的300元現金,一定要交給記者。當年有一個老先生被記者稱為“兜底先生”,他説:“如果捐款不夠,我願意把剩餘部分補足,確保‘寧波橋’能造起來。”
76歲的朱成康昨天打進熱線,他是小港街道衙前村人,當年捐了3300元,剛好是他兩個月的退休金,“孩子們太苦了,我們都應該出一份力!”他説。
潘桃香(左)和趙傑的合影。
“我是寧波人‘養’大的孩子”
“我今天在縣中心幼兒園彙報年度工作,明天先到貴陽,晚上就可以到寧波了。想著能見到寧波的親人,很激動!”1月16日下午,身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從江縣的潘桃香正忙著出行前的準備。她將作為從江縣村民代表來到寧波,參加由寧波市江北區壹行人公益發起的慈善盛典。
“我和寧波的緣分不僅僅是從‘寧波橋’開始的,我還是寧波人‘養’大的孩子。”講起與寧波的緣分,潘桃香頗有感觸。2006年,寧波舉辦“甬黔攜手·萬人助學”活動,潘桃香就是其中的一名受助者。“讀小學的時候家裏特別苦,就想輟學外出打工,是寧波的一位姐姐資助了我,讓我可以完成學業。如果沒有寧波愛心人士的幫助,我可能跟同齡的姐妹們一樣,正在外面辛苦打工掙錢養孩子。”回想當年,潘桃香無比慶倖。從小學開始到畢業,她一直在寧波人的呵護下長大。
“2017年我從學前教育專業畢業後,回到大山,成為一名幼兒教師。但我和寧波的緣分還在繼續,這些年,我們幼兒園年年都會收到來自寧波的愛心包裹,從圍巾、襪子到羽絨服、鞋子,孩子們一直在愛心和呵護中長大,‘寧波’應該是除了家鄉,他們最熟悉的名字。”潘桃香説。
她還表示,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寧波”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加榜鄉的‘寧波橋’,我因為工作走過很多次,孩子上學、我們上班、村民往來都特別方便。每次從橋上經過,心裏都感覺暖暖的!”潘桃香透露,她這次還準備了錦旗,打算送給寧波市壹行人公益機構和高新區實驗幼兒園,感謝他們的關心和幫助。
“明天,被寧波人呵護長大的女孩要去寧波啦!很期待,又緊張!”潘桃香説。
來源: 中國寧波網 | 撰稿:記者 薜曹盛 張海玉 | 責編:周宣印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