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9日,麗水市五屆人大四次會議勝利閉幕,在今年兩會上,一組數字引發熱議:2023年麗水首次實現了村級集體經濟總收入、經營性收入和農民收入、低收入農戶收入“四項收入”增速均位居全省第一,農民收入增速實現全省15連冠,低收入農戶收入增速實現全省8連冠。
巍巍括蒼,潺潺甌江,位於浙西南的麗水市,八成以上的土地是鄉村,七成以上是農民,鄉村能否振興,直接影響了麗水高品質發展和共同富裕的成色。人們最期待看到的“綠色趕超”下,奇跡是如何實現的?譚主走進兩會現場,解析麗水的破局路徑,窺見其增收密碼。
一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産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産力。”在麗水市兩會的“代表通道”採訪中,市人大代表、雲和縣山農黑木耳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陳志偉如是説道。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正如陳志偉所説,農民增收的關鍵自然離不開産業的基礎。麗水借助良好生態稟賦,培育形成了一批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優勢産業,帶動農民穩步增收。
在松陽縣新興鎮下源口村,茶農們忙著採摘頭茬春茶“烏牛早”。據了解,松陽現有茶園15.32萬畝,為了讓“綠葉子”化身為更多的“金葉子”,2023年,松陽縣出臺相關“扶持辦法”,設定新增茶園面積50畝以上的每畝獎補2000元等規定以及獎勵,全面推進茶産業發展。
茶産業已經成為麗水最具成長性的農業特色優勢産業。麗水九個縣(市、區)推出的茶葉品牌各具特色,松陽銀猴、景寧金獎惠明茶、縉雲黃茶、遂昌龍谷茶、蓮城霧峰、龍泉紅、慶元荒野茶、青田禦茶、雲和仙宮雪毫皆方興未艾、發展迅猛。
今年的市兩會上,陳志偉代表還帶來了關於“推進麗水特色食用菌産業高品質發展”的建議。他建議,要進一步發揮麗水市傳統農業産業優勢,提高特色食用菌的科技支撐,推動食用菌精深加工,通過農業産業轉型升級。
生態農業一直是麗水的發展優勢,但僅向“傳統方式”要效益是遠遠不夠的。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麗水要因地制宜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把産業振興作為鄉村振興的基礎和核心,一體推進農業現代化與農村現代化。
因此,麗水強化“跨山統籌”理念,以産業鏈思路做強做優生態農業,印發《麗水市品質農業全産業鏈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打破部門界限和行政區劃,選擇茶葉、食用菌、畜牧、中藥材、筍竹、油料六條産業先行推進全産業鏈建設,全面延伸農業産業鏈、價值鏈。
如食用菌産業,位於慶元縣的百興菇業等公司“逐鹿”預製菜江湖,將菌菇融入方便食品、休閒食品等産品中。除了走進千家萬戶的餐桌,菌菇還是重要的中藥材原料,灰樹花膠囊、破壁靈芝孢子粉、灰樹花牙膏……“一縣一業、一業一鏈、一鏈一策”全産業鏈建設體系也被一步步具象化。
2023年,麗水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産值177.85億元,同比增長4.9%;品質農業全産業鏈産值預計達634.34億元,同比增長10.04%。
二
今年,麗水首次實現了村級集體經濟總收入增幅、經營性收入增幅、經營性收入50萬元以上集體經濟強村數佔比增幅全省“三個第一”。如何利用秀美山水的優勢資源讓村集體經濟更“壯”一點?麗水打開了思路。
松陽縣四都鄉陳家鋪村,山高路遠,景色優美,村內一座座老屋保存良好,高低錯落。可是一直以來這裡卻是“山高路遠人煙無”。近些年,村子依託傳統村落等資源優勢,盤活農房,發展了雲夕MO+等12家民宿。2023年,陳家鋪鄉村旅遊帶動鄉村人口回流增加120人,該村50周歲以上阿姨全部實現在村就業,在村農民每人平均收入較2020年增長約2萬元,使昔日的懸崖空心村變成了“網紅”村。
不止松陽,近幾年,麗水全域推進傳統村落活態利用,不斷拓寬“古村發展型”+“農旅收益型”的路子,流轉了300多幢老屋,吸引近10億元的投資,形成了一批傳統村落保護利用和鄉村活化典型。然而,麗水還要“更進一步”,打算新盤活利用閒置農房1000棟以上,激活居民穩定增收的新動能。
如何再做大村集體經濟“蛋糕”,打通鄉村振興的“任督二脈”?麗水在全省首創強村公司模式,按照“産權清晰、收益歸村”原則,以全資、控股、參股和多村抱團等多種形式組建縣級強村公司9家、鄉鎮強村公司173家,實現村(社)全覆蓋,並形成了股東利益共用和風險共擔機制,如麗水市縉雲縣南部的石筧鄉,成立強村公司後的第一個項目,瞄準了鄉里的1.8萬畝油茶林,5個村抱團入股,將鄉里原來的小型民辦油茶加工作坊改造成符合現代化標準的油茶加工廠,還配有油品檢測室、油茶文化展館等,形成集加工、銷售、展示于一體的油茶産業鏈,讓村村成股東,村村有分紅。
政府工作報告中還指出,麗水要統籌鄉村平臺設計、業態植入、經營模式創新,推動鄉村建設向鄉村經營轉變,深度挖掘傳統村落經濟、生態、社會、文化等多元價值。
麗水的鄉村振興,絕不僅僅是“賣風景”,通過農旅融合,讓客人吃好、住好、玩好,把農産品賣出更好的價格,這是多贏的增收路徑,更是麗水農民點綠成金的新方式。
在剛剛過去不久的春節假期,正式晉級國家5A級旅遊景區行列的雲和梯田景區累計接待遊客8.9萬人次,同比增長93.62%;門票等收入350萬元以上,同比增長42.22%;帶動旅遊消費1300余萬元,同比增長45.40%。
景區的一步步“躍升”,也帶動農家樂、民宿、農産品購銷等如雨後春筍般發展。目前,景區周邊共有農家樂民宿180余家,擁有床位2620張,5000多位農民在家門口輕鬆創業,戶均年營業額超過20萬元,景區村民房租金比縣城高出2倍;依託“稻+”生態梯田鄉村振興綜合試點項目,畝均增收7000余元。
三
“我是一位農創客,鄉村振興的‘關鍵密碼’是人才,我的建議是更好地助力農創客發展,讓農創客在秀山麗水中大顯身手,助推鄉村振興。”在兩會現場,麗水市政協委員吳麗芳向譚主介紹了她的提案。
品質農業的最終落腳點是農民能否增收致富,麗水也始終把“人”的因素放在重要位置。“深入開展技能人才共富能力提升、農民素質提升促共富等行動,引進和培育有情懷、愛農業、善經營的農創客1000名以上。”是麗水下一步計劃。
如何實現?答案就是讓農民學技術,幫農民成才,助力農民走上致富路。對此,麗水實施“百萬農民大培訓促共富”和技能人才共富能力提升計劃,全年培訓高素質農民和實用人才培訓,並進行農民普及性培訓。
2023年,麗水完成百萬農民大培訓25.4萬餘人次、“農三師”等共富能力提升培訓4.8萬餘人次。涌現出一批又一批雲和師傅、青田西餐師傅、縉雲燒餅師傅、松陽茶師、菇鄉師傅等品牌傳承人。
“縉雲燒餅看起來普通,但每一味食材,乃至每一道工序都很講究。”縉雲燒餅師傅趙一均教過的徒弟已有近萬人。燒餅師傅們把縉雲特色帶往全國各省(區、市)和歐美、東南亞的16個國家和地區,平均年收入超過15萬元。縉雲燒餅的年産值從2013年的2.3億元增長至現在的34.8億。
當然,在麗水,有想法、有衝勁的年輕創業群體已成為“三農”發展的“新鮮血液”。他們將新思路、新技術、新業態帶入鄉村,讓古老鄉村成為有奔頭的地方,讓農村發展擁有了更多朝氣與可能性。
“螞蟻雖小,可力量不容小覷。”在麗水遂昌縣高棠村,周功斌放棄了公務員的工作,賣掉婚房投資創業,在大山裏組建了“螞蟻探路”團隊,把城裏人的新愛好與山村裏的好資源相結合,以品牌造線路,以線路活經濟,串聯起沿線山村的人氣、財氣,帶動偏遠山區百姓走上致富路,實現“人進來、貨出去、心留下”。
村村顯特色,村村有産業,處處好風景。一幅生態美、産業興、農民富的鄉村振興畫卷已經在處州大地徐徐展開。新的一年,麗水的目標再次設下:“農民收入增速快於城鎮居民收入。”麗水市農業農村系統也將攥指成拳,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讓麗水農民的口袋再“飽”些。
來源: 潮新聞 | 撰稿: 朱亮羽 通訊員 張靚 黃曉俊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