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
184042016@qq.com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您的位置:首頁 > 浙江 > 麗水 新聞詳情 A- A+
英偉達到浙江,選了西南山區
發佈時間:2024-01-15 14:01:23    

   提及“元宇宙”,你會想到什麼?

  美國科幻作家尼爾·斯蒂芬森在小説中這麼描繪:人們通過耳機、目鏡等可穿戴設備,以虛擬分身進入另一個虛擬世界……從科幻小説到現實,“元宇宙”概念正邁步來到臺前。

  想不到的是,浙江西南山區,元宇宙在紮根。潮新聞了解到,不久前,麗水青田縣發佈了《關於加快元宇宙産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成為全國首個發佈縣級元宇宙政策的城市。

  一個山區縣,膽量哪來?

  找準對象

  在浙江90個縣(市、區)中,青田屬面積大縣、生態大縣,卻是經濟小縣。受山區地形地貌制約以及技術、人才等先天要素限制,轉型升級步伐相對滯後,産業突圍成為一道課題。

  “山區縣也能搞創新,元宇宙是換道超車的一個路徑。”去年11月,第二屆中國青田元宇宙産業發展高峰論壇上,青田縣委主要負責人堅信,元宇宙産業大有可為。

  實際上,早在2022年11月,這座山區小縣發佈了全國首個縣級元宇宙産業發展規劃——《青田元宇宙産業發展規劃》,著手對元宇宙産業進行謀篇佈局。

  兩個月後,青田與英偉達成為合作夥伴,引進創新賦能中心。這看似普通的一則本地新聞,背後資訊量龐大。

  首先,為什麼是英偉達?有業內人士説,晶片企業英偉達是最早佈局元宇宙的國際科技巨頭,旨在成為元宇宙的基礎服務商,旗下發佈了一系列元宇宙相關産品和技術。這意味著,誰與英偉達合作,等於半隻腳跨進了元宇宙。

  其次,青田為什麼能?當地基層幹部透露了一個關鍵資訊:依託全球華僑及高端人才優勢。英偉達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黃仁勳,出生於中國台灣,祖籍是浙江青田。作為全國著名的僑鄉,300多年的華僑歷史為青田積澱了豐富的華僑資源,讓這個山區縣抓住了機會。

  第三,什麼是創新賦能中心?該中心採用全球領先的NVIDIA智算架構,將成為國內首個算力、演算法、開發平臺一體化的新型元宇宙基礎設施,打造涵蓋元宇宙協同設計、物理倣真、實時渲染、智慧交互全流程的元宇宙數字資産創建平臺。可以看出,這個平臺是開放式的,讓一家企業變成一條産業鏈成為可能。

  又過了九個月,青田成功招引到谷梵科技、智競雲谷、繁星科技等元宇宙生態企業30余家,同時青田創新賦能中心與網易、達闥、浙大全國重點實驗室、佳創視訊等29家單位建立算力合作,與河南衛視建立戰略合作關係,算力使用率穩定在60%左右。

  如今看來,青田的元宇宙産業也算是嶄露頭角。

  正是有了産業基礎,青田開始面向全國發佈縣級元宇宙政策,從租金支援、算力合作、項目引進、創業安居、技術創新、金融支援到應用場景等方方面面擺出“誠意”,邀請各方共同參與青田的元宇宙産業生態建設。

  算力優勢

  山區縣發展元宇宙,固然需要“一腔熱血”,但企業最終還是會“用腳投票”。

  在青田華僑總部經濟大樓,前不久來了一批“新朋友”:卓世科技、卡特加特等一批高成長性的元宇宙産業項目選擇落戶青田。

  作為一家專注于家庭與個人數字化的人工智慧企業,卡特加特研發出了全球首個家庭人工智慧系統,是行業首個發佈家庭AI大模型的人工智慧品牌,擁有40余項核心專利、近200項商標與著作權。

  “未來5年,卡特加特將在青田投資1億元,總營收將達到10億元,納稅1億元以上。”卡特加特CEO廖翌棋介紹,他們將在青田設立華東運營總部、國際貿易總部、青田生産總部基地等。

  無獨有偶。卓世科技有限公司是因為創新賦能中心的算力,決心選擇投資青田。

  “通過一段時間的試用,我們發現青田創新賦能中心可以為企業提供超強算力,不僅比我們現在友商的算力價格便宜一半,性能也更好。”卓世科技CEO屠靜説,企業已與青田創新賦能中心正式簽訂合同,目前已將其中的一個微調模型佈局到了青田。

  某種程度上來説,這些企業是衝著英偉達而來,也就是常説的“鏈主”帶動效應。比如,卡特加特本身就是英特爾在中國唯一的數字家庭領域的人工智慧戰略合作夥伴。

  那麼,這種吸引力是否具有可持續性?青田縣元宇宙專班負責人戴華森給出了一個肯定的答案。在他看來,青田作為一個山區縣,人才、平臺等要素資源相對緊缺,但元宇宙的一個天然特性是空間的無限性,可以彌補地理區域的不足。

  “構建元宇宙,是一個認知世界、再現世界的過程,需要將物理世界的人、物、事向虛擬世界進行數字化投射。這一過程涉及多個環節,也需要大量不同的算力進行支撐。”戴華森説,支撐這些各不相同的算力需求,不僅僅需要高性能、低延遲、易擴展的硬體平臺,還需要有生態豐富、高易用的軟體棧,為元宇宙應用的開發者和運營者提供高效開發工具。

  青田的算力優勢,正是來自創新賦能中心,建成後每秒算力性能將超過10億億次/秒,每秒計算速度相當於全球72億人同時用計算器不間斷計算32年。

  戴華森認為,通過該平臺集聚一批設計、數字孿生、倣真等數字經濟企業,不僅可以為青田傳統企業的數字化提供便捷服務,進而推動青田整個産業的轉型升級。

  彌補短板

  政策體系日趨完善、産業生態初具雛形、場景應用不斷豐富……青田元宇宙産業蓬勃發展的背後,同樣存在著不少肉眼可見和不易發現的短板。

  “如果説傳統産業轉型升級是一道代數題,包括元宇宙産業在內的未來産業的發展就是一道幾何題,需要我們多維度理解破題。”戴華森説,雖然目前已經構建起了青田元宇宙産業發展的“四梁八柱”,但能否打通産業發展的“任督二脈”,還需要用時間來證明。

  比如,産業鏈生態的構建,還不夠完善。除了英偉達,以及相關朋友圈外,青田在元宇宙領域的“呼朋喚友”能力還不強。採訪中,有企業認為,青田招引的元宇宙企業數量還不夠多,尤其缺少高新科技企業和規上企業,能級相對偏弱。

  再如,發展數字經濟的基礎設施條件相對較差。對於元宇宙産業而言,基礎設施方面最大的需求是網路和電力,但這兩方面恰恰是青田短板。

  一方面,電力設施在供電穩定性和結構上距離建設算力中心要求存在不小差距;另外一方面,網路設施方面受地形特點、建設滯後等影響,目前還不具備承載新建智算中心的能力。

  還有,作為未來産業,元宇宙需要大量科創力量支撐。一位浙大教授説,青田當地政府也關注到了這個問題,專門組建了青田元宇宙産業專家智庫,但這種合作還在初級階段,模式尚待探索,再加上囿于縣域範圍內的元宇宙産業生態還在構建中,高端人才不匹配等現象還未完全顯現,但這些問題已近在眼前。

  當然,我們相信辦法總比問題多。對於一個山區縣而言,有勇氣發展元宇宙産業去換道超車,本身就值得鼓勵和讚許。

  至於,宇宙産業在這片土地上究竟會走向何方,當地人是這麼描述的——這是一場“詩和遠方”的探索。

來源: 潮新聞    | 撰稿:金梁 葉錦霞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微店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忠文創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