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
184042016@qq.com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您的位置:首頁 > 浙江 > 麗水 新聞詳情 A- A+
縉雲:黃帝文化在中國南方的千年傳承
發佈時間:2023-02-12 12:49:41    

   翻開浙江地圖,在群山環抱的浙西南山區有個千年古縣——縉雲,它是全國唯一以軒轅黃帝名號命名的縣,也是中國南方黃帝祭祀中心和中國南方黃帝文化輻射中心、研究中心、展示中心。從東晉開始祭祀黃帝至今,已綿延1600多年的歷史。無論斗轉星移、滄海桑田,黃帝文化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始終閃耀著亙古不滅的光輝。

1111.jpg

黃帝祠宇大景

  (一)

  西元423年,山水詩鼻祖謝靈運從永嘉辭官歸鄉,途經縉雲山,停舟上岸,遊山水,訪野老。他在《名山記》中寫道:“縉雲山旁有孤石,屹然幹雲,高二百丈,三面臨水,周圍一百六十丈;頂有湖,生蓮花。”謝靈運用他的妙筆為鼎湖峰和黃帝文化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縉雲山因此聲名鵲起。黃帝的文治武功、一統天下足以讓東晉渡江南下的士大夫們頂禮膜拜,寄託他們期望收復半壁山河的夢想。更兼有這樣一個山清水秀、仙氣縹緲的自然環境,也是療愈他們心靈的絕佳所在。

2222.jpg.png

鼎湖峰

  又過了幾百年,時間的長河流淌到唐朝,武則天對遠在南方的黃帝文化心馳神往。西元696年,武則天封禪嵩山,改年號為“萬歲登封”,同時在縉雲山所在地置一新縣,把黃帝的名號賜為縣名,曰“縉雲”。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鼎湖峰下,溪水環繞,鐘靈毓秀。唐玄宗李隆基敕封“縉雲山”為“仙都山”,“縉雲堂”為“黃帝祠宇”,還頒布詔令,周圍三百里內禁止砍柴打獵捕魚。從此,黃帝文化“北陵南祠”格局開始形成。

  宋朝特別感念黃帝“振神威而大定,神明德而致太平”,對黃帝祭祀更為奉崇。為了表達祈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的美好願望,西元1020年,宋真宗派大臣到仙都祭拜黃帝,並把信物“金龍玉簡”投放到金龍洞。西元1039年,宋仁宗派兩浙轉運使葉清臣專程到縉雲祭祀黃帝。

3333.png

小金龍

  1997年,步虛山上金龍洞中出土了兩條鎏金銅龍和木簡,2022年,又出土金龍一枚,印證了歷史。

  (二)

  《史記·正義》載:“黃帝有熊國君,乃少典國君之次子,號曰有熊氏,又曰縉雲氏。”

  縉雲的黃帝文化源起何時?這個問題謝靈運也無法探究明白,只是説“古老雲”。他的年代尚且“古老”,更別説更為久遠的所雲了。沿著歷史的長河溯源而上,我們發現曾經有縉雲氏的記載,“縉雲”為黃帝的名號,又為黃帝時官名,總之,是黃帝的一支,這一支輾轉來到縉雲這片土地上,定居於此,見有孤石(鼎湖峰)高聳,遂作為始祖軒轅黃帝祭拜,歷夏、商、週三代,這一傳統固定保持下來。同時,關於黃帝的故事口耳相傳,流傳至今。

4444.jpg

黃帝南巡雕塑

  歷史上的三次“衣冠南渡”,又把北方文化帶至江南,文化,猶如蒲公英的種子,隨風傳播,落地生根,最終,層層累積,形成南方黃帝文化。

  文化如水,浸潤著一方水土。縉雲古民居多為四合院,有前廳、後房,中間是方形天井,門外有天燈。前廳和天井是日常家祭場所,天燈象徵歷代祖神的祥光,表達惠及子子孫孫的意願,軒轅黃帝所居之地稱為明堂,這也是縉雲古人祭祀始祖軒轅黃帝的遺跡。從祭祀黃帝習俗中,縉雲人保留的不僅是建築的印記,更重要的是良好的祭祖傳統。除夕、清明、重陽、冬至等,家家戶戶都要在家中祭祖(俗稱做齋飯),“請上高高之祖,入位用齋……”“高高之祖”即為共同的祖先——軒轅黃帝這位始祖之神。

  縉雲人在敬祖追遠中深深地汲取了黃帝的創新創業精神。在時代的潮流中,敢闖敢幹敢為天下先,把許多“不可能”變成了“可能”:形成了吃苦耐勞的“梅幹菜”精神,創造出了“四萬鴨農闖天下”“一隻燒餅走遍世界”的創業故事,還吸引了全球頂級企業德國肖特落戶縉雲,創成麗水市首個國家級5A景區,捧回浙江山區26縣首個省“科技創新鼎”等等。

5555.png

縉雲燒餅

  縉雲黃帝文化博大精深,歷代文人墨客、名士高人、達官顯貴在這座文化寶庫中紛紛留下自己的印記。

  在文人墨客圈中,謝靈運是首位,繼他的足跡之後,歷朝歷代的文人紛至遝來。李白寫下《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並序》,感嘆“縉雲川谷難,石門最可觀”。白居易有《咏鼎湖峰》:“黃帝旌旗去不回,片雲孤石獨崔嵬。有時風激鼎湖浪,散作晴天雨點來。”超然豪邁,意境高遠。王十朋讚譽“皇都歸客過仙都,厭看西湖看鼎湖”。

  他們之外,還有王羲之、杜光庭、李陽冰、沈括、朱熹、樓鑰、趙孟頫、徐霞客、湯顯祖、朱彝尊、袁枚等一眾文宗巨匠,燦若群星,不僅給仙都留下了詩文,還有眾多的摩崖石刻。

  歷朝歷代,共有400多位詩人留下1000多首詩詞,以《咏孤石》《鼎湖》《題黃帝祠宇》《咏玉虛宮》等為題的詩屢次出現,遊記、送友人、遊仙都等不可勝記,每一首都是一幅唯美的山水畫,畫中人各有各的心緒情懷。一首首經典仙都山水詩築就了一條盪氣迴腸的古詩之路,成為閃爍在浙江詩路文化帶上的一顆耀眼明珠。

6666.png

朱潭山

  來到仙都,你還可以看到120余處摩崖石刻,匯聚成半部書法史。李陽冰篆額題寫的“黃帝祠宇”四個字尤為珍貴,他為唐朝縉雲縣令,又是著名書法家,被譽為“篆聖”。為了紀念他,縉雲縣城的城市書房名為“陽冰書房”,還有“李陽冰小學”,學生以習小篆為特色,更有“李陽冰杯”全國書法篆刻大展。

7777.png

李陽冰題寫的“黃帝祠宇”四字(拓片)

  文化,總是刻骨銘心被一代代人記憶著。

  (三)

  2004年,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到仙都考察,參觀黃帝祠宇,並對黃帝文化給予了高度評價。一直以來,縉雲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託,不斷傳承、弘揚黃帝文化,把這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源泉傳播開去,展示出來,努力走出一條文化賦能跨越式高品質發展的特色之路。

  1998年,縉雲重建了盛唐風貌的黃帝祠宇,並恢復祭典,已連續舉辦了20多年。每年除了重陽公祭,還有清明民祭,一年兩祭,弦歌不輟。臺胞、僑胞等海內外中華兒女同心祭始祖,詮釋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凝聚炎黃子孫大團結的主題。

8888.jpg

  黃帝祠宇大景

  2021年,仙都黃帝祭典變更為由浙江省人民政府主辦,這標誌著浙江縉雲與陜西黃陵、河南新鄭正式形成了“三地共祭、層次相當”的全國軒轅黃帝祭祀格局。2021年10月14日,重陽節,仙都黃帝祭典成功舉行,整個祭典“厚重、典雅、大氣,極具震撼力”。2022年,黃帝文化首次被寫入浙江省第十五次黨代會報告,首次列入浙江省文化標識十大創新培育項目和浙江省示範級文化和旅遊IP名單。這一年,仙都黃帝祭典實現了“更為成功、更為精彩”的目標,書寫了多個“第一”:第一個數字化應用平臺——“祭典線上”上線等。

999.jpg

  壬寅(2022)年中國仙都祭祀軒轅黃帝大典

  依託黃帝文化,縉雲先後創成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浙江省國際人文交流基地、仙都“信仰之問”調研基地等四大國際性、全國性基地,極大提升了浙江在兩岸三地乃至全球華人精神世界中的地位。

  新時代,我們積極推動黃帝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以祭典帶動地方的發展,創作出《軒轅頌》《軒轅讚》《軒轅飛天》等文藝精品,開發系列文創産品,推出黃帝文化養生餐,謀劃建設黃帝文化園,謀劃成立省級黃帝文化學術委員會,開發黃帝文化機器人數字化産品等,全方位傳承、弘揚黃帝文化的“八項工程”正在一步一個腳印實施中。未來的路,我們將走得更遠更寬廣。

來源: 中國網    | 撰稿:王正飛    | 責編:盧橋輝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微店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忠文創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