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商貿城二區,朱悅來正與一位設計師探討新産品配色方案。對他來説,實現經營突圍的重點在産品創新。
在義烏國際陸港電商城,80後創業者岳顯又一次迎來尋求合作的客商。他篤定,在消費模式不斷迭代的當下,堅持“技術創新”才能讓企業永葆活力。
作為一家跨境供應鏈公司總經理,陳旦煒直言,只有全面優化貿工産業之“鏈”,才能牢牢把握全球貿易之“脈”,供應鏈的創新和穩定,是義烏貨通天下的堅實基礎。
近年來,一場全産業鏈奮力向“新”奔跑的探索和變革,正以“螞蟻雄兵”的姿態在義烏精彩上演。與此同時,義烏科技體制機制改革不斷向縱深推進,多個高能級科研平臺接連落地,一大批科技成果實現對接轉化,科技創新生態日益走向開放、共用、共贏新局面。
現象背後的深層邏輯,既是産業鏈與創新鏈的雙向奔赴,也是有效市場與有為政府的雙輪驅動。
全球“爆款”是怎樣煉成的
第33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即將在法國巴黎舉行。朱悅來卻早早地在“奧運經濟”的競賽中勝出,他設計的一款太陽能LED羅馬傘將出現在巴黎奧運場館檢票口。
從事戶外用品行業10餘年,朱悅來憑藉特有的市場敏感和産品理念,在國際國內貿易中打造過諸多“爆款”。在“悅來客棧”品牌店,一張看似普通的戶外躺椅批發單價是80多元,幾乎是其他同類産品的一倍。每當海外採購商因價高不願採購,朱悅來總能以一句話贏得訂單“Please sleeping”。他熱情邀請採購商在躺椅上小憩,體驗完産品的舒適度和功能性,許多客商便不再糾結價格。
“別小看這把椅子,它是我研究了人體工程學和客戶需求後研製出來的,在各大電商平臺它賣得很‘瘋’。”朱悅來説。在市場競爭中摸爬滾打,朱悅來很早就形成“産品為王”的信念。和很多打造過行業“爆款”的義烏老闆一樣,他不斷更新自己及團隊的産品理念和研發能力。這幾年,他攻讀市場行銷碩士,考出工藝美術品設計師一級資質,還組建研發團隊,成功申請了十幾種專利,産品附加值不斷提升。
如果説,此前的新品研發更多依賴個人能力、注重産品功能,那麼如今的“悅來客棧”已進入擁抱新材料、新技術的産學研發展階段。
在一場由政府主導的國際小商品創意設計大賽上,朱悅來對接到一種由重慶大學專家團隊研製的新型光伏織物。這種織物可通過光照和聲音發電從而驅動電子設備。“我計劃用3到5年,用這款新材料打造出戶外用品的新‘爆款’。”他説。
銷售秘訣是擁抱新技術
如何依託義烏市場豐富的商品資源和完善的貿易服務體系,通過資訊技術和數字化創新銷售模式將産品更好地賣出去,是另一個充滿機遇與挑戰的重點創業方向。
為此,80後創業者岳顯曾多次轉換賽道,探尋創業風口。2005年,他開辦飾品工廠。2012年,看到跨境電商一個月的銷售額抵得上工廠一年産值,他決心投身跨境電商。2020年,他轉做國內市場,幹起直播電商。這一次,他的公司終於乘風而起,成長為一家年銷售額數億元的綜合性電商企業。
岳顯的創業履歷,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義烏電商發展迭代的歷程。從早先的淘寶電商到跨境電商,再到此後涌現的微商、直播電商,每一次資訊技術的變革,都深刻改變著義烏小商品的行銷模式。
如今,義烏電商産業已形成傳統優勢和新興業態齊頭並進、協同創新的發展新格局。2023年,義烏實現網路零售額2715.9億元,居全省各縣(市、區)第一。
在10餘年的電商創業實踐中,岳顯敏銳地發現了一個行業“底層邏輯”:“不管電商模式怎麼變,通過新技術獲取銷售流量的思維模式未曾改變。”
岳顯創辦的大岳網路有限公司銷售額節節攀升的關鍵秘訣,就在一款自主開發的大數據軟體上。該軟體可通過大數據分析為産品精準匹配網路消費者。借此,大岳網路搭建起供需對接的高效平臺和多元合作的商業模式,市場規模不斷增長。
一塊晶片穩住跨境供應鏈
生産與銷售之外,要將小商品與世界更為緊密地聯結,還需依靠一種推動物流、商流、資訊流、資金流高速運轉的基礎設施——供應鏈。
主打北美市場的浙江赤道供應鏈有限公司,通過豐富和優化貨運航線以及在美東、美西、美中佈局多個海外倉等舉措,強化供應鏈穩定性。同時,他們還借助技術創新,為跨境電商、製造企業打造全程可視化的供應鏈閉環式綜合服務體系,贏得市場廣泛認可。
“我們創新應用射頻識別技術,在每一箱貨物的箱嘜上植入一種晶片,讓客戶實時掌握貨物運輸動態軌跡。”公司總經理陳旦煒説,這不僅實現了物流的跟蹤與追溯,還提高供應鏈的可見性、協同性、穩定性。
值得一提的是,為適應國際貿易新趨勢,赤道供應鏈旗下還設立高新科技研發公司,研製適用於海外倉一件代發業務“智賣雲商”軟體。借此,他們將幫助更多跨境電商搭建更為完善的海外供應鏈體系。
“兩隻手”共促“雙鏈融合”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末,義烏擁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419家,省科技型中小企業1660家,省級企業研發中心81家,省級企業研究院16家……
在全産業鏈創新的“星星之火”背後,多措並舉鼓勵和幫助企業實現技術升級、科研攻關,有著一系列制度安排和前瞻佈局。
在鼓勵企業創新方面,義烏深入實施科技主體培育倍增行動,建立完善科技型中小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創新型領軍企業梯度培育體系,科技創新根基不斷夯實。2023年,義烏向符合條件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省級科技小巨人、省級高新技術企業研發中心等發放獎勵4140萬元,針對科技型企業發放加計扣除研發費用獎勵超2200萬元。
在打造高能級科研平臺方面,義烏陸續引入中國計量大學現代科技學院、浙江大學“一帶一路”國際醫學院等高等院校,共建浙江大學國際健康醫學研究院、復旦大學義烏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學義烏雷達技術聯合實驗室及科研産業基地等科研機構,設立技術轉移中心7家。同時,廣邀海內外專業人才,已有約1700位外國專家在義持證工作,全球科技資源和創新要素不斷集聚。
在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方面,義烏常態化開展“揭榜挂帥”、産學研合作等科技對接活動,深化網上技術市場3.0,去年攻克技術難題32個,涉及榜金超3090萬元,促成技術交易額57.2億元。同時,推進科技成果“先用後轉”改革,如進一步拓寬創新券支援對象,增加“科技成果‘先用後轉’保險保費補償”項目,有效破解科技成果轉化隱性成本高等問題。
圍繞産業鏈佈局創新鏈、圍繞創新鏈佈局産業鏈,“雙鏈融合”在義烏不斷結出碩果。愛旭科技全球光伏聯合創新中心成功創建省重點企業研究院;華燦光電省第三代半導體材料與器件重點實驗室通過驗收;浙江斯坦格運動護具科技有限公司攜手東華大學成功突破“混紡紗線抗靜電技術的提升”難題……
值得一提的是,義烏科技體制機制改革不斷向縱深推進。隨著小商品數字貿易供應鏈、海外服務驛站、“義烏i人才”等數字化整合創新改革的落地見效,義烏科技創新體系進一步系統重塑,科技創新生態持續優化,全域創新格局正加速成型。
記者手記:
切實推動“雙鏈融合”,是牽引新質生産力加快發展的關鍵抓手,是破解發展難題、加快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的有效手段。深化“雙鏈融合”的關鍵,是高效配置科技力量和創新資源。義烏獨特的市場優勢,是各類市場主體主動與新平臺、新技術融合的強大動力和堅實基礎。政府科學統籌、戰略謀劃和系統佈局,又為“雙鏈融合”提供了政策保障、集聚了資源要素、搭建了轉化平臺。義烏以“雙鏈融合”開闢市場産業集群發展新境界的實踐表明,唯有有效市場與有為政府雙輪驅動,産業鏈與創新鏈才能像DNA雙螺旋結構般交融依存、共同演進,塑造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的新基因、新活力、新動能。
來源: 金華日報 | 撰稿:陶後夫 | 責編:汪傑菲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