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以“支教”為名的旅遊團十分火爆。這些旅行團行程大多為一週左右,報名費千元至萬元不等,地點既有國外度假熱門區域,如泰國、巴厘島等,也有國內落後山區,形式大多以公益助學、保護動物、保護環境等志願服務展開。記者調研發現,這樣的旅遊支教目前已演變為成熟的産業鏈。一些針對貧困地區的支教項目,不僅規劃好每天活動的時間地點,遊玩體驗時間甚至長于教學時間,密集的行程單和旅行社出團通知格式如出一轍;組織方名為“義工組織”,本質是商業化公司;宣稱能夠為參與者申請國內外名牌高校“提升背景”,含金量卻模糊不清。
在大家的一般印象中,到貧困地區進行支教,是一種純粹的公益行為。要花錢“報團”參加,甚至將它當作一種旅遊方式,這多少與支教的公益內涵形成了偏離。從現實看,報名這些需要支付數千到上萬元不等的短期“支教團”,一些人還不僅僅是為了體驗不同生活方式,而更是將之當作一條為自己簡歷鍍金的“捷徑”。對這樣的夾雜著太多的功利與算計乃至“作秀”意味的“支教”行為,社會確實需要多一些審慎。
客觀説,有些孩子和年輕人有能力和興趣,希望體驗不同的生活,願意花錢參加支教;同時有人看到了這裡面的“商機”,給他們提供相應的服務,如此“生意”其實並不是不可以。嚴格意義上,這樣的“旅遊式支教”,本質上已屬於一種新的旅遊類型。儘管在這個過程中,參與者所扮演的角色更接近於遊客而非志願者,但並不能説毫無意義。一方面,這種方式可以讓參與者對某個地方的文化與生活增進了解;另一方面,他們作為“外來者”,在與“支教”對象的互動中,也可以給後者帶去一些新的資訊,甚至是一定的幫助,這實際上也就是在發揮一定的公益價值。
不過,這樣的方式容易引發爭議,確實是因為其中存在著太多需要厘清的邊界。比如,由於這類“支教”多由商業化的公司來運營,可能缺乏專業化的公益視角,若操作不當便可能給真正的公益行動帶來干擾,給被支教地區的孩子們造成麻煩。甚至説,當“遊客”花高價去“支教”時,那些被支教的地區和孩子,又扮演著怎樣的角色?他們有知情權嗎?即便“旅遊式支教”有其市場需求,也應該把握好度,防止造成不必要的負面影響。
其實,這樣一種“生意”的繁榮,或也提醒專業化的公益組織,可以通過強化資訊對接、豐富公益形式等,讓更多有心力和興趣,但未必是真正的志願者也有機會參與到支教等公益行動中去。要知道,個人“體驗”需要的滿足與公益價值的實現,並非完全對立的,只要處理得好完全可以相容。需要厘清的一個誤區是,公益慈善不該簡單地認為是“利他”,而實際是利他與利己的統一,因為多數情況下,行善的一方在幫助受益對象時,自身也能夠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因此,面對這類逐步興起的“旅遊式支教”,專業化的公益組織,或許也應該要有所啟發。
當然,社會真正反感的或許並不是一些人把支教當作了旅遊體驗,而是那些出於更功利的目的,甚至扭曲公益價值的行為。如純粹是為了給個人簡歷鍍金,乃至通過刻意誇大公益貢獻的方式去謀求一種“變現”。對此,家長和學校還是應該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在“功利與情懷之間,商業與公益之間”引導孩子作出理性的選擇。畢竟,公益不是人生附加的光環,不是升學的捷徑,更不是只在遙遠的“大涼山”才能實現,豐富人生體驗也未必一定要選擇“公益”的方式。
來源: 金華新聞網 | 撰稿:辛文 | 責編:周宣印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