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
184042016@qq.com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您的位置:首頁 > 浙江 > 金華 新聞詳情 A- A+
金華構建多維度數字化生態治理體系
發佈時間:2023-11-24 09:28:44    

   11月19日上午9時,一條紅色預警在浦江“水生態健康線上”平臺大螢幕上閃爍,該縣白馬鎮許家村杜塢水庫發現垃圾漂浮物。半小時後,白馬鎮環保所工作人員趕到現場,打撈出一個白色泡沫箱。

  浦江縣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隊三中隊副中隊長吳斌介紹,能及時發現水體垃圾,是安裝在水庫邊攝像頭的功勞。水面一有異常,它們就會通過大螢幕反映情況。目前,該縣已在山塘水庫和主要河道周邊、水下安裝了400多個攝像頭,再加上無人機巡查和衛星遙感技術,全方位盯牢河道水網。

  小環境一有變化,大數據就能“抓住”。像這樣“聰明”的平臺,在金華生態治理應用中有不少。它們既有治水的,也有治氣、治廢的,借助攝像頭、感測器等前端感知設施,通過大數據比對分析,對小環境的感知變得容易了。

  生態環境是“易碎品”,治理不易,鞏固提升更難。這些年,金華系統推進環境整治,生態環境改善顯著,地表水水質已連續7年100%達Ⅲ類水質以上,實現群眾對生態環境滿意度連續12年上升,並成功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

  為了實現更高水準的生態治理,金華市把數字化改革作為提升生態環境治理現代化水準的關鍵一招,推動形成整體智治、協同高效的工作格局。各縣(市、區)、各部門圍繞生態環境領域整體智治各顯神通、按需發力,構建起多維度的數字化治理體系。

  金華有産廢企業5.9萬家。工業固廢量大面廣,監管難度大,非法傾倒又極易導致二次污染。如何管住工業固廢,一直缺少好方法,直到該市生態環境、公安、交通等多個部門聯手打造的“固廢一件事”掌上平臺上線。

  “運輸車輛對不對、人對不對、時間對不對、區域對不對?‘固廢一件事’平臺都會預警,盯牢工業固廢到該去的地方。”金華市固體廢物管理中心一級主任科員王政介紹,該平臺上線以來,按照平臺發送的預警,已查實非法傾倒工業固廢案件11起。

  在武義,自從企業在雨水排放口裝上電導率設備後,再也不敢亂排污水了。“電導率不會説謊,而且所有數據都接入生態協同管理系統平臺,一查一個準。”當地一位企業主説。武義中小企業多,前些年水環境污染中,90%以上的案件涉及企業雨水口排污。為堵住這個漏洞,當地生態環境部門在企業雨水排放口安裝了電導率檢測設備,以雨水與污水的電導率差別分辨出偷排企業。

  “這個辦法很好用,不像以前那樣,群眾都反映河道被污染了,我們還找不到污染源,要一家家去翻窨井蓋。”武義縣生態環境保護行政執法隊負責人介紹,今年平臺也出現過多次預警,但多是企業水管或水箱漏水引發的異常,“平臺已幫助30多家企業發現管道破裂問題。”

來源: 浙江日報    | 撰稿:徐賢飛 陸欣 通訊員 倪晗 李增煒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微店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忠文創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