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這個數據衝到全國第一 浙江在發生什麼變化?
發佈時間 | 2023-11-21 08:30:11    

   近日,央行發佈2023年前三季度地區社會融資(下稱“社融”)規模增量統計表。涌金君注意到,浙江、江蘇、廣東排名前列,其中,浙江社融規模增量為33505億元,位居全國第一。

  為實體經濟“輸血”,是金融的重要功能,而社融規模恰恰反映了“輸血量”的多少。在各地推動經濟運作好轉的當下,這33505億元對浙江意味著什麼?涌金君為此採訪了相關專家和業內人士。

  復蘇進程正在加快

  從結構看,社融規模增量有八大指標,不過從分量看,支撐起社融增量的,主要是人民幣貸款、企業債券和政府債券這三項指標。

  前三季度,浙江這三項指標表現不俗,分別增長了24191億元、3873億元和2587億元,較去年提高14%、19.3%和10.6%。

1726582271785451520_720px.png

  圖源:中國人民銀行

  多位分析人士告訴涌金君,這意味著在浙江,企業和個人融資需求相對旺盛,反映出生産經營預期得到改善,經濟復蘇進程正在加快。

  浙江一直身處社融增量的第一梯隊。2021至2022年,前三季度社融增量分別為26897億元、30321億元,位居全國第三、第二位。三年下來,儘管經濟發展面臨不少挑戰,但浙江旺盛的融資需求依然不減。

  “一方面,浙江的穩增長工作成效較為顯著,帶動了信貸需求;另一方面,浙江金融服務業發達,對實體經濟的支援力度也在加大。”招聯首席研究員、復旦大學金融研究院兼職研究員董希淼分析説。

  經濟好金融才會好,金融穩定經濟才能穩健。今年以來,浙江推進“千項萬億”工程,大做投資文章;開展數字經濟創新提質“一號發展工程”,打造增長新動能;面向縣城,還推進縣域商業體系建設,讓縣域消費潛力充分釋放……一把把“火”,點燃了經濟復蘇的號角。今年前三季度,浙江GDP同比增長6.3%,經濟發展勢頭回穩向好。

  社融增量三大指標中,企業債券最能精準體現市場參與者的內生動力。不難理解,當企業大幅加大杠桿投資時,説明看好當下經濟,開足馬力生産。

  從這個角度看,浙江企業家信心滿滿。前三季度浙江企業債券增長3873億元,是全國平均水準的7.44倍。

  “浙江經濟活躍度較高,企業對市場變化更加敏感,近4億元的企業債券,是浙江企業家‘用腳投票’的結果。”某銀行相關人士如此評價。

  支撐企業家信心的,除了正在復蘇的市場,還有不斷完善的營商環境。

  今年,面向各類市場經濟,特別是民營經濟的發展,浙江打出一套政策組合拳:針對預期不穩、信心不足的問題,浙江謀劃提出了“3個70%”的要素保障機制;針對“不能投”“不敢投”“不願投”現象,浙江提出支援民營企業科技創新、創業投資、政府採購傾斜等措施。此外,在吸引民資方面,浙江還提出向民營企業推介“三張項目清單”。

  今年8月10日,浙江市場經營主體總量破千萬,其中97%是個私經營主體,每千人擁有經營主體152戶。正是這些群體,成為撐起浙江社融增量的重要力量。

  財政政策持續發力

  33505億元的社融增量表現亮眼,但仔細觀察不難發現,部分指標正發生變化。這背後,是經濟環境和經濟政策的某些趨勢。

  首先是政府債券規模的擴大。前三季度,浙江政府債券增量達2587億元,同比增長10%。同期江蘇、山東和廣東三地分別為1638億元、3287億元和4638億元。

  “政府債券不是想發多少就可以發多少的,關鍵還要看市場能否買單。”上述銀行人士認為,沿海四省政府債券規模較大,側面説明這些地區“家底厚實”,經濟發展預期增強,債券産品受到市場認可。

  “低利率時代,政府債券更有優勢。它不僅能夠發揮好財政投資的逆週期調節作用,同時還有助於將財政投融資的成本控制在相對較低的合理水準。”該人士分析説。

  談及政府債券的前景,董希淼表示,今年以來,從中央到地方密集釋放的穩經濟新舉措,隨著特殊再融資債和再融資債的發行,在未來一段時間,包括浙江在內的部分地區政府債券比重還將進一步加大。

  第二個變化,則是增量轉負的外幣貸款。前三季度浙江外幣貸款增量為-96億元,據統計,全國共有21個省市該數據為負。

  貸款成本變高是重要原因。業內人普遍認為,當前美國和歐洲等發達經濟體逐步加息,外幣貸款的利率水準不斷上升;而一些國家在某些領域實施與中國脫鉤斷鏈政策,使得全國進口規模受到了影響,導致外幣貸款需求下降,浙江也不例外。

  不過有失必有得。有分析人士指出,隨著中國國內市場的不斷擴大和國內製造業競爭力的不斷提升,中國對外部經濟的依賴程度也在逐步降低,這也弱化了中國外貿企業的外幣貸款需求。

來源:潮新聞    | 撰稿:吉文磊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