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
184042016@qq.com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您的位置:首頁 > 浙江 > 金華 新聞詳情 A- A+
聚焦山水人文or商業人氣,金華市區旅遊如何“破圈出彩”?
發佈時間:2023-11-07 09:52:39    

   旅遊業被譽為“無煙工業”“富民産業”“美麗産業”。近年來,位於“浙江之心”的金華一直著力推動全市旅遊高品質發展,讓景區旅遊熱度不斷攀升:今年中秋、國慶假期,金華全市接待遊客533萬人次,同比增速22.3%,增幅全省第一。

  對旅遊,金華壯志雄心不已。無論是東陽橫店影視城景區的人流如織,還是金華雙龍風景旅遊區的盛況空前,抑或是義烏小商品城的熙熙攘攘,都是金華旅遊的驕傲。但作為擁有三江六岸、古子城等豐富旅遊資源和深厚文化底蘊的金華市區,這幾年旅遊業卻顯得有點“不溫不火”,亟待一個能撬動全鏈條産業資源、在國內國際“一炮而響”的項目,來提振市區旅遊信心,乃至為整個城市的發展賦能增色。

  怎麼辦?是繼續溫文爾雅的姿態,還是重新出發,“敲鑼打鼓”大幹一場?是聚焦金華山水人文優勢,還是以開掘城市商業人氣為重點?是著力打造好細分領域的“引流項目”,還是多點開花、做大整個城市旅遊盤子?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近日,金華市政協圍繞“整合市區旅遊資源,打造旅遊目的地優選城市”開展專題“請你來協商”活動,邀請政協委員、行業代表、相關部門負責人齊聚一堂,為打造更具辨識度的“旅遊目的地優選城市”共商良策。

  一

  抓準自我定位,金華市區大力發展旅遊“有什麼優勢”?

  一個地方,要想發展好旅遊,首先要搞清楚“我有什麼?”

  放眼金華旅遊,“有”還是十分明顯。金華被稱為“小鄒魯”,素有“歷史文化之邦、名人薈萃之地、文風鼎盛之城、山清水秀之鄉”的美譽。論地理位置,金華地處兩浙要衝,“南扼括蒼,西控贛湘,北唇嚴杭,東屏杭紹”,是兵家必爭之地。金華市區自然景觀優美,區位交通便捷。距離市區不到20分鐘的車程,就有包括國家級風景名勝雙龍洞等一批景點。

  論歷史文化,金華是一座歷經2200多年曆史洗禮的古城,特色鮮明。市區古子城歷史文化街區保存完好,有南朝始建的八咏樓和全國現存太平天國時期建築規模最大、藝術品最豐富的太平天國侍王府,還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台灣義勇隊舊址,它們都標記著金華歷史的滄桑變遷。

  説到風土人情,金華人文薈萃、底蘊深厚。“金華鬥牛”是傳承千年的文化遺産。每年的元宵、中秋等傳統節慶,金華市婺城區的雅畈鬥牛等民間遊樂活動,都會吸引眾多市民和遊客前去“觀戰”。以大空間和大院落為特點的婺派建築,分佈城鄉,彰顯著儒家文化的居住特色。

  不僅有著悠久的歷史傳承,金華的物産也十分豐富。既有香氣濃郁、美味可口的金華火腿,“纖月風林玉樹歌”的金華酒,又有金黃誘人、外皮酥脆,果中珍品、一味清香的金華佛手,可吃可帶,十分方便。大街小巷隨處可見雅畈肉餅、湯溪餛飩等各類名小吃,也讓金華享有“美食城”的盛譽。

  此外,作為錢塘江上游城市,金華市區坐擁“三江六岸”景觀帶,擁有中國婺劇院、何氏三傑陳列館、剪紙博物館等眾多文化場館,鄉風文明淳樸、市民素質頗高。生活在這裡的人們,不僅在精神上追求神閒氣定、安居樂業的生活狀態。雲卷雲舒之間,整座城市也充滿著煙火氣和人情味。

  金華旅遊資源不可謂不豐富,相關政策、項目也在快馬加鞭謀劃中。去年8月27日,“金東發佈”題為《11個重點項目,總投資近60億元!金東“文旅大作”呼之欲出》的文章就提到,2022年金東全區謀劃了70個以上近中遠期文旅用地項目,助力文旅産業多元素、多方位“全面開花”。

  而根據《婺城區文化旅遊業發展“十四五”規劃(2021-2025 年)》,未來幾年,婺城區要發揮婺州古城、金華山雙龍風景旅遊區、仙源湖旅遊度假區的龍頭帶動效應,全面提升旅遊産品和服務品質,打造長三角生態文化旅遊首選地。到 2025年,婺城要爭創全域旅遊示範區,旅遊産業增加值佔GDP 比重 8.5%,年旅遊收入約 50 億元,並積極爭創國家5A級以上景區1個。

  二

  集思廣益探新路,市區旅遊想要“破圈出彩”還“缺點啥”?

  《舊唐書•魏徵傳》雲:“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對旅遊業來説,也是如此。

  這幾年,全國各地的新景區如雨後春筍般“出生”,但也常常因為“千篇一律”、雷同度高而受人詬病。有的景區“爆火一時”,卻又馬上偃旗息鼓;還有一些城市明明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卻“捧著金飯碗討飯吃”,硬是沒有將旅遊産業發展起來。

  曾到全國多個城市考察城市旅遊業態的金華市政協委員、浙師大地理與環境科學學院教授馬遠軍告訴記者,做旅遊,最怕跟在別人後頭“拾人牙慧”,一不小心就成了“東施效顰”。“做旅遊,要多走多看,多思多想。”在他看來,手握“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和“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等多塊金字招牌的金華,缺的不是“山、水、城、文、物”等旅遊資源,而是缺乏戰略性整合——讓金華眾多文化場館,發揮最佳的旅遊功能,改變公共文化服務場所“各自為政”現象,整合提升金華“三江六岸”休閒旅遊設施……

  “總體上,目前外地遊客對金華市區的印象還是傳統城市、傳統景區的概念。”馬遠軍認為,對照打造旅遊目的地優選城市目標,金華市區亟待引入具有特色化、年輕態,互動性、體驗性都強的新旅遊産品、新旅遊業態。

  知所從來,思所將往。金華市區旅遊接下去要如何發展不僅要看當下,還要分析未來旅遊業的發展趨勢。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定向把舵”不偏離。

  今年6月以來,金華市政協圍繞“整合市區旅遊資源,打造旅遊目的地優選城市”專題協商活動成立的調研組,在充分調研、座談、走訪和赴衢州等地學習考察基礎上形成了一份調研報告。報告顯示,當前旅遊業的整體發展趨勢呈現旅遊業的發展與現代技術融合不斷加深,旅遊産業的多業融合發展、商業模式不斷創新,文化和旅遊不斷相互滲透,旅遊發展參與主體呈現多樣化等四大特點。

  從市場端反饋的資訊來看,如今,人們對旅遊品質化需求趨勢日益明顯,旅遊方式也從以往的“觀光遊”“抱團遊”“購票遊”“經典遊”“線下游”等傳統樣式,逐步向“體驗遊”“自駕遊”“消費遊”“網紅遊”“智慧遊”轉變。

  關於金華市區旅遊“缺點啥”的問題?在金華市政協“請你來協商”會現場,金華市委副書記、市長邢志宏的一段話,從側面很好地回答了這一問題。他強調,接下去,金華要打造更有吸引力的旅遊産品,要塑造更有衝擊力的旅遊品牌,要培育更有競爭力的旅遊企業,要提供更有親和力的旅遊服務。

  三

  找準發力點,金華市區旅遊短板要“怎麼補長”?

  日均客流超10萬人次,總流量達82.33萬人次。這是橫店影視城在過去這個長假的客流。這樣的流量,放在哪都令人羨慕。但即使坐擁如此巨大的流量,“橫店旅遊”依然努力不止,四處推介。

  金華市區旅遊資源豐富,但其客流量與橫店等熱門區域相比,差距明顯。

  “缺什麼補什麼”,針對金華市區旅遊該如何補短板的問題,最近一段時間來,相關主管部門負責人、政協委員也從項目的招大引強、塑造強有力的旅遊品牌、不斷完善旅遊配套服務設施等方面積極建言獻策。

  “想發展好市區旅遊,我們要將有限的資源聚焦在核心方向上,單點突破,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産品優勢。”金華市政協常委、浙江師大人家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方志剛認為,可以圍繞“金華鬥牛”這一文化遺産,加強主題策劃,進行大膽創新,打造出一個“叫得響、叫得應”的文旅品牌,以此帶動金華整體旅遊産品的迭代升級、推動市區文旅行銷“出圈出彩”。

  金華市政協委員、金華職業技術學院旅遊學院教授劉根華則認為,應該從“暢通金華旅遊交通體系”入手,盤活現有資源,通過“金華人遊金華”“金華人消費在金華”等活動,增加市區的煙火氣。

  針對金華市區旅遊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和未來旅遊業發展趨勢分析,金華市政協調研報告對金華市區旅遊高品質發展,提出了聚力打造文化新高地、美食打卡地、潮玩集聚地、全球嗨購地、康養首選地“五個地”的建議。

  針對如何“補短板”問題,金華市政協相關負責人提出了五大對策、建議:一是抓大育小,進一步在引建重大項目上求突破;二是迭代升級,進一步在培育新業態新産品上求突破,做深融合文章,做精提升文章,做活植入文章,搶抓新消費“風口”,打造一批旅遊吃、住、購、娛“網紅産品”“網紅街(區)”;三是聚散促合,進一步在管理運作機制上求突破,鼓勵“金華人遊金華”;四是出圈裂變,進一步在推動旅遊行銷上求突破,充分利用金華特色文化資源,打造一批爆款旅遊産品;五是主客共用,進一步在優化旅遊服務水準上求突破,加強旅遊配套設施建設,打造舒心旅遊環境,引進、培育一批“懂旅遊、愛金華”的旅遊從業人才隊伍……

  到底是聚焦山水人文優勢還是開發商業人氣?金華市政協正積極探索,尋求破譯市區旅遊“破圈出彩”的“新密碼”。成效如何?讓我們拭目以待。

來源: 潮新聞    | 撰稿:策劃 石磊 記者 錢關鍵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微店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忠文創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