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數字化,不僅助力了亞運,更將發力未來
發佈時間 | 2023-11-03 09:09:11    

   毋庸置疑,杭州亞運既是一次體育盛會,也是一場科技盛宴——從賽會管理到賽場運營,從火炬傳遞到機器狗擔負起器材運輸任務,從數字人點火到超億人數字化參與其中的雲端服務……透過這樣一屆“智慧亞運”,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數字科技企業的算力加持,更是一座城市乃至區域化數字化發展的全力以赴。智慧技術與競技體育交相輝映,數字經濟和區域發展有機融合,持續放大“亞運效應”賦能未來的數字生活,是一個不會變更的新方向。

  “智慧亞運”,浸潤城市生活

  象徵著1億“數字火炬手”的巨型數字人閃爍著金光,一路奔跑向前,與火炬手汪順一起,點燃了名為“潮涌”的主火炬塔……至今,再回想起杭州亞運會開幕式裏的這一幕,仍讓人內心熱烈澎湃。彼時,點燃聖火的這份榮光不僅屬於火炬手,也屬於萬千大眾,杭州亞運會首創的“數字火炬”,讓亞運精神在網際網路時空裏薪火相傳。

  如果説江南水鄉、千年古城的文化底蘊是杭州亞運會、杭州亞殘運會開閉幕式的核心線索,那麼“智慧”就是貫穿全程的深刻底色。

  “點點手機就能享受各種服務,真的太智慧方便了!我最常用的就是健身房預約功能,不用再去現場排隊了。”在杭州亞運村,新加坡體操運動員傅紫暄不禁感嘆,通過使用杭州亞運村“雲上通”小程式,就像預約酒店一樣,可以實時看到健身房裏每一層健身位的剩餘量,以及提供的服務功能,運動員們可以按照需求提前預約併合理安排使用時間。

  馬來西亞代表團也熟練地玩起“雲上通”,在看到小程式上提供的生日餐預約通道後,立馬就給當天生日的運動員安排上了。工作人員為他們準備了蛋糕、汽水和面具,大家歡聚於此,度過了一個儀式感滿滿的亞運生日。

  “杭州給我的整體感覺是有‘家’的感覺,亞運村的設施和設備非常齊全,讓我們可以安心備戰。”中國代表團體操運動員張博恒曾這樣描述。

  而這種“家的感覺”,離不開每一個策劃者和執行者無微不至的人文關懷,更離不開科技本身的加持——實現亞運村智慧化升級的同時,也為亞運村村民提供便捷週到賓至如歸的服務、豐富多彩的村內生活體驗。

  同時,“亞運智慧”正綿延至賽事之外,浸潤于城市運營與百姓生活——在杭州拱墅運河體育公園體育館,智慧服務機器人可以充當“導遊”,進行場館導覽、賽事講解、問題解答;在錢塘江邊,長椅“升級”了無線充電功能,人們坐在江邊吹風賞景時,手機就能“滿血復活”;在杭州武林商圈,既會“説話”還會“轉頭”的指引路牌,為遊客提供更準確、便捷的導航服務……

  “智慧亞運”已悄然融入城市生活肌理。

  借亞運之帆,助力數字經濟發展

  事實上,自2021年起,杭州數字經濟就逐漸進入發展壯大階段。杭州政府快速推進數字研發平臺、數字産學研用一體化建設,阿里巴巴等一批數字企業快速壯大,國際影響力倍增。

  亞運會、亞殘運會既是杭州交出的高分答卷,也是杭州數字經濟的有力助推器。

  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張永平在接受潮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通過亞運會大考後,杭州承辦賽事的設施、管理和服務等水準都達到了國際一流標準,可以趁勢發展數字體育産業,爭取在2035年之前再舉辦一次高級別的綜合性賽事,“這對杭州體育氛圍培育、體育人才培養、數字體育産業發展有所幫助,而體育能夠拉動經濟發展。”

  同時,一批科技企業在亞運會實踐演練,做出成績,以後也能舉著杭州亞運、杭州亞殘運會的“金簡歷”向外拓展市場,讓品牌更好地走出去——小遠機器人和濱江區公安分局聯合打造的警務機器人“濱sir”在杭州街頭為來往遊客提供安全宣傳、安防監控、資訊諮詢等多種功能;商湯科技的AR智慧巴士給乘客帶來虛實融合的新奇體驗;海康威視打造的杭州亞運交通指揮調度平臺和杭州亞運會賽事總指揮部(MOC)更是大顯身手,切實為亞運會提供保障……

  “阿里巴巴、海康威視等一批先進科技企業在亞運會的深度合作,能帶動數字産業的整體發展。”張永平説,在服務亞運過程中,企業需要大量招募人才,由此也形成數字人才聚集,進一步助推數字産業發展。

  “一些小規模企業也會受到激勵,投身到數字産業建設發展中。”華東師範大學城市發展研究院院長、終身教授曾剛向潮新聞記者補充道:“更重要的是,亞運會為杭州提升數字經濟對外輻射力、影響力提供了很好的渠道。”

  杭州亞運會還直觀展現了數字科技的普惠性,再高新的“黑科技”最終都落點於人和生活——可無線充電的公共座椅、“5G+WiFi”網路全覆蓋的智慧動車組、自動駕駛巴士……曾剛感慨,數字技術最終是面向“人”,當人人都能感受到科技帶來的好處,在不斷擴展數字産業市場的同時,無疑也提升了杭州市民共建數字之城的積極性。

  《中國城市數字治理報告》顯示,杭州的數字治理指數已超越北上廣深四大傳統一線城市,位列全國第一。杭州已實現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等領域的數字化轉型,亞運會的智慧調度指揮系統更讓人看到數字技術服務社會治理的無限可能。後亞運時代,數字技術除了發揮經濟效益,還能為城市治理再賦能。屆時,經濟發展、社會治理、全民共建共用,將形成全方位的良性迴圈,推動數字之城進度再向前邁一大步。

  數字,還會如何發力

  數字經濟如同朝陽在杭城熠熠生輝。未來,數字之城還能如何發力?

  曾剛告訴潮新聞記者,杭州亞運會、杭州亞殘運會後,杭州在建設數字+、數字産業化方面還大有可為。除了應用於體育賽事,未來方向是思考如何讓民營經濟乘上數字技術的東風。傳統加工製造業、創意設計、生態保護、傳媒等領域,都可以考慮引入數字技術。

  長久以來,杭州數字經濟側重網際網路,製造業等傳統行業相較寧波、蘇州等城市較弱。張永平指出,杭州可以大力發展“數字+”,帶動其他産業全面發展。同時,在高校開設相關專業,完善數字人才培養體系,為數字經濟發展提供後備力量。

  多家科技企業在亞運期間通力合作,未來,深化企業合作、加強數字平臺化建設將使數字經濟潛力無限。曾剛暢想,加強杭州市內、浙江省內乃至長三角地區的數字化合作,為“一帶一路”等重大國家戰略服務,將能進一步夯實中國在全球數字領域的領先地位。

  在暢想技術發展之前,還需解決資訊安全問題、彌合數字鴻溝,加強普通人的互動感和參與感,實現共建、共用。曾剛表示,未來數字化的發展,也許將從企業到産業,最終惠及社會生活末端的普通個人。建設數字城市還能拓寬人們就業創業的思路,使之積極投身數字産業藍海,也能以數字技術為核心,串聯起多個行業、産業的系統化合作。

  “我認為數字城市建設是一個不斷完善的可持續過程,不太會出現一個確切的完成態。相反,過程中會不斷涌現出新技術、新變化。市民生活愈發便捷高效是肯定的。”張永平則認為,數字城市建設的深入、推進,將使得數字不斷融入人們的生産、生活等各方面,並實現相互促進,良性發展。

  杭州的城市傳播力、影響力,對人才和投資的吸引力,自身的城市地位和城市能級也將在此過程中得以不斷提升。

  2023杭州·雲棲大會開幕式上,浙江省委副書記、杭州市委書記劉捷表示,杭州將更主動地擁抱數字時代,充分釋放智慧亞運數字紅利,深入實施數字經濟創新提質“一號發展工程”,著力強化數字經濟關鍵核心技術策源,打造數字經濟標誌性産業集群,推動公共服務和社會治理全面數字化轉型,服務參與全球數字貿易,構建最優數字經濟發展生態,全力重塑更具産業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的“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

  “上海世博會曾打出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口號,那麼未來的杭州就可能是,數字讓生活更美好。”曾剛總結道。

來源:潮新聞    | 撰稿:王晶 肖暖暖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