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
184042016@qq.com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您的位置:首頁 > 浙江 > 杭州 新聞詳情 A- A+
余杭中泰街道“減+建+解”垃圾分類處理模式解難題
發佈時間:2022-12-13 20:40:59    

   “中橋村為啥能成排頭兵,秘訣就在這裡。”剛到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的中泰街道,記者提出想看“高顏值”的美麗鄉村,街道城管中心工作人員楊俊便建議就看中橋村的垃圾分類。這裡雖毗鄰都市,但畢竟仍是農村,城裏頭對垃圾分類很多時候尚且一籌莫展,農村為啥能做到、做好?

  驅車抵達中橋村,黨委書記王曉晨已在村口等候。原來,早在三年前,村裏就以基層網格化治理為抓手,創造了“減+建+解”的垃圾分類處理模式,三字訣化繁為簡。王曉晨熟稔於心,講起來如數家珍。

  先説“減”。中橋村有個再生資源回收房,引導村民將可回收物定期拿來兌換積分和相應物資。這天,正是兌換日,站點前排起隊。“兌換人氣王就是洗潔精、醬油和毛巾等這些日用品,分類得實惠,家家用得著。”村務工作者小宋忙活著説。去年一整年,通過兌換物資,村裏減量了60余噸垃圾。

  再説“建”,可不是建房修路,而是建隊伍:垃圾分類督導志願者隊和考核隊。別看兩支隊伍人數不多,但“戰鬥力”極強:前者主要由退職老幹部和退休黨員帶頭組成,負責宣傳、示範和引領;後者個個能説會道、公平公正,每天不定時檢查,月月張貼“紅黑榜”。哪家榜樣,哪家落後,張榜明瞭,誰都好面子,自然都較真。

  最有意思的就是“解”。簡單説,將易腐垃圾進行堆肥,生成有機肥後可用於種花種菜。現在,大部分農戶的易腐垃圾都是自行處理,個個都是“垃圾改造”的好把式。同樣,田裏頭的秸稈也是堆肥還田。一個秋收季,每月可粉碎處理農作物秸稈、園林垃圾等廢棄物超10噸,減少垃圾堆放量85%以上。

  董水土今年62歲,負責秸稈的粉碎、堆肥和還田。這幾天,正忙著將蠶豆、豌豆等秸稈處置。最忙時,一個小時,光鮮玉米稈就能粉碎約一噸。有了身旁的這臺粉碎機,最大直徑8釐米的樹枝雜物都能處理到半個小拇指大小,直接堆放到田裏,不到一禮拜就降解沒。

  數據顯示,每年通過“解”,能夠産生100多噸有機肥。如何種養結合?田園菜園裏,村民們開著秸稈打捆機正收集處理新鮮秸稈,有玉米稈、老南瓜藤、黃豆稈、園林垃圾等。僅需10分鐘,所有秸稈便全部被打碎整理好,變成了200多公斤的“飼料”。這些“飼料”將用於覆蓋雷筍或直接還田作為天然肥料,還可餵養牲畜。

  “硬體”過硬,“軟體”也不賴。值得一提的是,中橋村還專門打造了“智慧小腦”平臺,既能線上預警,村民隨手拍、隨時報,及時處置反饋,還能手機掃取二維碼,查看怎麼來分類。現在,垃圾“來去有路”成了一種新風尚。

來源: 中國網    | 撰稿:通訊員 朱海洋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微店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忠文創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