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4月26日),是第24個世界智慧財産權日。智慧財産權,是企業創新發展的“命脈”,加強智慧財産權法治保障,是德清縣營商環境優化提升的重要舉措之一。近日,湖州市德清縣公安局發佈了一批打擊侵犯智慧財産權犯罪的典型案例,針對當前侵犯智慧財産權類犯罪産業化、網路化、跨區域發展趨勢,德清縣正不斷加大對企業的智慧財産權司法保障力度,開展多方合作,護航企業發展。
以綠色家居産業為例,作為德清三大優勢産業之一,從兩大人造板“巨頭”,到數十家頗具實力的中小企業,德清縣形成了以木皮市場、鋼琴、地板、傢具等為核心的綠色家居産業集群。但近年來,一些企業品牌標識遭到抄襲和模倣,在維權上遇到了難題。
去年,德清縣公安局在推進智慧財産權保護矩陣工作中,通過縣內鏈主型企業走訪,得知某綠色家居企業長期被各地不法分子假冒註冊商標的侵權行為所困擾,其中發生在江蘇某地的一起板材封邊條生産廠家假冒“莫幹山”註冊商標的事件,維權問題久拖未決。德清縣公安局立即對該案立案偵查,一舉摧毀了以王某為首的制假窩點,當場繳獲假冒“莫幹山”註冊商標的板材封邊條17萬餘米,對主犯王某採取了刑事強制措施。
在德清,智慧財産權蓬勃發展,有效註冊商標達19965件,有效專利擁有量達17564余件。但在智慧財産權保護上,一些企業還存在法律意識薄弱,維權能力不強等問題。為此,德清縣持續拓展升級全縣智慧財産權保護聯盟,推動智慧財産權企業科學自主管理,不斷提升創造、運用和保護智慧財産權的能力。
結合辦案經驗和典型案例,德清縣公安局制定《侵犯智慧財産權刑事案件辦理工作指引》,開設全省首個生態警校,邀請浙江工業大學名師等專業人員開展專業知識授課培訓,讓智慧財産權企業學習上市公司在保護智慧財産權上的先進做法。保密合同怎麼寫,競業限制協議怎麼做……企業主們一條條學,“沒有花錢,就請來了有實戰經驗的法務。”一家生物醫藥企業的負責人説。
智慧財産權保護,需要“大合唱”,展開跨區域、跨部門合作。
侵犯商業秘密類案件,是當前侵犯智慧財産權類犯罪中危害大、辦理難的案件。如圖紙、配方、設計方案等商業秘密,大多涉及高新技術行業的關鍵環節。因工作便利有條件接觸涉案技術資訊,是否就意味著獲取方式具有正當性?竊取商業秘密産生的損失該如何衡量?這是辦好此類案件的必答題,也是智慧財産權保護司法實踐的新課題。
浙江某建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高新技術企業。曾任職該公司研發崗位的傅某在入職新公司後,擅自將該公司所有的“一種**的製備方法”技術以自己的名義申請專利使用並對外披露,造成該公司損失172余萬元。
“辦理該案的難點在於,如何證明該製備方法中的相關技術資訊在披露前具有非公知性,傅某申請該製備方法的發明專利與該建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製備方法中的相關技術資訊具有同一性。”德清縣公安局環境犯罪偵查大隊副大隊長丁濤濤告訴記者,為了給企業提供更加專業的司法保障,針對智慧財産權維權成本高週期長、行刑銜接不暢等現實問題,來自公安、法檢6個部門組成智慧財産權聯合執法中心,統籌開展侵權專業打擊。而針對德清本土在外地拓展業務的企業,德清縣公安局已著手成立“知産跑團”,搭建貫通在外德企與當地公安溝通渠道。
在智慧財産權聯合執法中心,有1名省級、15名縣級智慧財産權警務聯絡官,除公安外,還吸納檢察院、法院、市場監管局等部門6名行業專家能手,進駐中心協同開展案件研判、專業打擊等工作。同時,中心全量匯聚智慧財産權重點單位資訊數據,建立了企業智慧財産權名錄庫、涉密人員名單庫、售後服務資訊庫等數據庫,通過賦分預警模型自動分析比對,為精準預警打擊提供硬核支撐。“在這樣的背景支撐下,我們才能建立健全‘發現—受理—移交—打擊—挽損—反饋’全流程閉環處置機制,高效開展全鏈條、全網路、全要素集約打擊。”丁濤濤説。
截至目前,德清縣公安局已破獲涉智慧財産權刑事案件27起,搗毀制售假窩點25個,涉案金額1687.6萬元,依法採取刑事強制措施48人,追贓挽損1000余萬元,成功偵破全國首起侵犯杭州亞運會著作權、全市首起侵犯商業秘密等案件。
做強智慧財産權,難度不小,難題不少。“下一步,我們將不斷完善智慧財産權保護機制,通過數字化改革等手段,以更大力度服務智慧財産權建設,不斷推動德清智慧財産權法治化保護向破解企業、行業面臨的整體性難題轉變。”德清縣公安局黨委委員、副政委陳月忠説。
來源: 中國網 | 撰稿:通訊員 徐晟昱 王琪 | 責編:張逸彬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