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誕生地,近年來,湖州對“綠色”有著更立體和精細的表達——在全國率先推出“綠色低碳生活指數”,對生産、生活方式的綠色低碳轉型進行全方位量化評價。
2021年,湖州市文明辦聯合研究機構共同研究制定全國首個綠色低碳生活指數。這個指數由專業團隊開展實地測評,圍繞衣、食、住、行、遊等5個維度,梳理綠色家居、綠色出行、綠色餐飲、綠色購物、綠色休閒、綠色素養等6個類別、共43個測評指標,併發布了全國首個綠色低碳生活指數報告。
走過三年,這一指數評價機制有了新的升級,延伸出“一碼一艙”數字化應用。
在湖州,許多市民都申領了“綠色文明生活碼”。這個碼,最實在的功能莫過於綁定的個人碳賬戶能實現積分兌換,如日常生活中,垃圾分類“掃碼開箱”、乘坐公交“掃碼支付”等場景都能獲取積分。家住吳興區的張女士告訴記者,自己已經養成了習慣,在南太湖號App上通過踐行低碳生活方式打卡獲得積分。這些積分除了可以享受合作商家消費抵扣外,還可直接兌換成數幣錢包餘額。這樣的積分兌換模式激發了許多市民的使用熱情。目前,“綠色文明生活碼”已累計註冊32萬多人,總使用量達388萬人次。
作為綠色低碳生活指數評價機制的另一頭,“治理端”也形成了垃圾分類、綠色出行、“光碟行動”等具體行動載體。比如在2023年新增的指標中,“‘電樁下鄉’鄉鎮覆蓋率”考量的是面對新能源車主鄉村休閒度假充電需求,配套服務的完善情況;“全市行政村公交電子站牌覆蓋率”的指標,考量的是在便捷百姓綠色出行上,城鄉是否均衡;“無痕露營營地數量”的指標,考量的是如何引導新生的休閒方式綠色化、低碳化。
湖州市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介紹,為此,他們打造了一個“綠色生活駕駛艙”。“這是一個日常動態自動監測的公共數據平臺。”該負責人告訴記者,綠色低碳生活指數報告裏的指標共涉及包括市交通運輸局、市市場監管局、市教育局等15個部門的45項數據,“駕駛艙”能打通這些部門的數據,並對各區縣及全市數據進行監測。
“綠色低碳生活指數”是精神文明建設與生態文明建設深度融合的重要載體。一頭串聯服務,一頭牽引治理,連續三年的上升數據,見證著湖州市民踐行低碳生活的點滴印記和這座城市“向綠而行”的發展軌跡。
來源: 浙江日報 | 撰稿:林曉暉 葉詩蕾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